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代苗族的文字為何失傳?失傳文字後靠什麽傳承歷史文化?

2024-10-20文化

苗族傳說和苗族古歌裏都說苗族有文字,但是現代存世的只有在湖南城步發現有些苗文碑,只是零零散散,已經無法作為系統的語言文字。建國後,國家用拉丁字母為苗族制定了四套拼音文字,加上國外苗族的國際苗文,現代一共有五套拼音苗文通行。

傳說苗族古代曾有文字,與漢字可能同源,後來失傳,這些傳說如今已難以考證。20世紀初,一些苗族知識分子為發展苗族文化教育,創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 石板塘 創制的方塊苗文、 石啟貴 創制的速記苗文,貴州 松桃 龍紹華運用 國際音標 編制的苗文課本等等。一些外國 傳教士 為了傳教的需要也創制了一些苗文。但是這些苗文因種種條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眾中推行。

【 苗族古歌 】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與民族文化遷徙秘密等易暴露於敵人,不得不將文字焚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遺失,留下的只有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20世紀50年代後期苗族又開始創制了 拉丁化 拼音文字。現今大部份人通用漢文。苗族的音樂舞蹈歷史悠久,群眾喜愛的 蘆笙舞 ,技藝很高。

在黔西北 威寧 石門坎地區傳教的英國人坡拉德同苗、漢族知識分子楊雅各、張武、李斯提文等人配合使用部份拉丁文字母和一些記單符號,以石門坎苗族的語音為標準音,創造了一個拼音文字,稱為「坡拉丁文字母苗文」(俗稱「 老苗文 」),用以轉譯 基督教聖經 ,編寫課本,記錄苗族民間故事、詩歌以及記事等。40年代,操川黔滇方言東北次方言的部份苗族遷徙並定居在今洗鴨河鄉新池村,將「坡拉字母苗文」傳入 紫雲 ,現仍在通用,而且新池小學用該文字及漢文字進行雙語教學。5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培養了大批包括苗族學者在內的語言學家,對全國苗族語言進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創制了東部、西部、中部三種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但由於苗族內部支系復雜,語言差異很大,極難統一。

在苗族古文字失傳的情況下,苗族文化依然在傳承和發展,有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傳承文化和記載歷史。

1、依據其他文字記載,比如在漢字古籍中保存有大量關於苗族的文化資訊。

2、苗族分布在互相隔絕的一些山區,不同地區在長時間發展中,在古苗文失傳後,再度發明了替代文字。如清朝【洞溪纖誌】中說:「苗人有書,非鼎種,亦非蝌蚪,作者為誰,不可考也。」有的借用漢字偏旁,創造了方塊字形的苗文。有的用阿拉伯字母創造拼音文字。

3、苗族有豐富的口頭文化,透過口傳記述了苗族遷徙變化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