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專訪馬知遙:三明的文化傳承讓我心潮澎湃,客家精神千年不斷

2024-06-20文化

【訪談摘要】

·就如「中國百家姓,北看山西洪洞,南看三明石壁」所說,可見三明在天下客家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三明,我們看到了豐富的非遺專案,並欣喜於它們仍在活態傳承。我明顯感受到了當地人對自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這種全民認可度,實屬難得。

·這幾乎是史籍中記載的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夜不閉戶,這種深厚的信任與和諧,正需要我們的傳承和發揚。

·如果僅對客家文化中的單獨一門手藝進行保護,那這種方式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非遺技藝賴以生存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進行整體保護,這樣非遺才能擁有自我造血功能。

·非遺傳承人的存在,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他們的作品,勝過眾多書籍與課堂教化。

·當今,中國缺乏既深刻理解非遺內涵,又具備市場運作經驗的「非遺經紀人隊伍」。既然有明星經紀公司、文化經紀公司,為何不能存在非遺經紀公司?

「一枝散五葉,一枝播五洲。」這是客家民系緣起的真實寫照。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底蘊深厚,這裏是客家先民南遷的重要中轉站,也是客家人形成並繁衍生息的重要居住地,被海內外譽為「客家祖地」。

歷史上,客家先民以位於三明的寧化縣石壁村為起點,八方拓展,逐漸繁衍到世界各地。如今,客家後裔已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達1.2億人,全球客家人中80%以上與寧化有著淵源關系。

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準三明市設立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其建立核心縣為明溪、清流、寧化縣。

7年過去,三明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效?

6月13日至16日,由三明市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三明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澎湃新聞承辦的「客從何處來——三明市建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探訪行」活動成功舉行。記者與客家文化的研究專家們一同走進明溪、清流、寧化,調研三明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現狀和規劃,探索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我們看到了豐富的非遺專案,並欣喜於它們仍在活態傳承。」天津大學教授、建築文化遺產傳承資訊科技文旅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首席專家馬知遙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表示,在調研過程中,他感受到當地客家人對文化的自豪感與認同感,「這種全民性認可度,實屬難得。」

調研團一行在明溪微雕傳承所,(右一)為馬知遙教授。本文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攝

活動期間,調研團一行走進了微雕、寶劍鍛造、玉扣紙制作、木活字印刷等非遺傳承所,調研非遺傳承和保護工作。馬知遙表示,非遺傳承人的存在,是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活態傳承的關鍵所在。

在馬知遙看來,僅針對一門手藝進行保護,如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當這種手藝所依存的古村落、族群、語言環境面臨消亡時,這門手藝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建設三明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從宏觀角度來說,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同時,馬知遙還提到了三明政府部門對文化保護的堅定決心與持續努力,「三明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和諧共生,為非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土壤。」

對於當下中國部份非遺技藝正面臨失傳的局面,馬知遙認為,非遺保護應首先遵循「瀕危優先」的原則。他呼籲各地應重視非遺在年輕一代人中的推廣和傳承,同時建立專業的非遺經紀團隊,為非遺註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以下為專訪全文】

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澎湃新聞:在客家文化體系中,三明占據了怎樣的地位?

馬知遙: 從歷史角度來說,客家文化實際上是中原文化的大遷移。西晉永嘉之後,由於「八王之亂」、「五胡之亂」、「永嘉之亂」等內外諸多變亂,中原漢民為躲避戰亂五次大舉南遷。客家先民由北向南遷移,走進了贛江、汀江、梅江三江流域的山區,與土著山民共同耕作、生活,在互相滲透、影響下,孕育出了客家文化,因此閩粵贛三地區成為了「客家大本營」。

在大遷徙中,三明的寧化石壁鎮是最早遷入的地區之一,客家先民以此地為起點,八方拓展,四海紮根,逐漸繁衍到世界各地,所以,三明也被稱之為「客家祖地」,是天下客家人向往之地、鄉愁所向之地。

就如「中國百家姓,北看山西洪洞,南看三明石壁」所說,可見三明在天下客家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盡管客家民系的緣起因戰亂帶著悲壯的色彩,但我們仍然能看到樂觀、勇敢與吃苦耐勞的精神。面對遷入之地的蠻荒與未知,客家先民透過辛勤的開墾,將荒蕪之地變為繁華之鄉,並形成獨特的地方特色。例如,面對南方無法種植麥子、無法使用面粉制作餃子的困境時,他們選擇就地取材,以豆腐皮或米皮包裹肉類,當成餃子來煮,既滿足了對餃子的向往,又解了鄉愁。

一個民族能夠脫離本土,遷徙至遙遠的異鄉,並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自力更生、討口糧,這本身就是民族勇敢與堅韌的體現,這足以令人敬佩。

在這五次遷徙中,也涉及向海外遷徙,因此在海外也有大量的客家人群體。從這些遠離故土的客家人再回到故鄉三明,尋找自己的姓氏根源,重修族譜等舉動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對尋根問祖的一種覺悟、理念和決心,也看到了一種強大的、與生俱來的凝聚力。

三明有「客家祖地」之稱。視覺中國 圖

澎湃新聞:您如何看待建設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的意義與價值?

馬知遙: 首先,我認為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實驗區設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價值觀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客家文化作為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它以獨特的文化特色和生態生存,在閩粵贛土地上,客家先民與當地少數民族共同生活、互相影響的過程,本就是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

中華民族是我們共同的母文化,客家文化是子文化之一,它並非完全獨立,而是母體的一部份。原文化部批準設立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對文化生態進行整體性保護,實則是一種既客觀,又科學的保護之法。

假設,僅對客家文化中的單獨一門手藝進行保護,那麽這一種文化保護方式則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當其賴以生存的古村落、族群、語言環境面臨消亡時,那麽這門手藝也將隨之消逝。

因此將非遺賴以生存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進行整體保護,也就是保護了欣賞它的環境、鄉民,這樣非遺擁有了自我造血功能,便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

從宏觀角度來講,建設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實則也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護。

傳統文化深藏基層和鄉村

澎湃新聞:在此次調研中,您認為哪些關於客家文化保護傳承的舉措,是其他地方可以借鑒並套用的?

馬知遙: 在明溪,我們調研了以微雕、寶劍鍛造為代表的傳承所,這些大師級的民間高人正在堅守著最傳統的工藝,將中國最古老的技藝傳承至今。

古劍,作為劍道文化的載體。在古代,文人墨客亦需掌握劍術,這不僅是武藝的展現,更是文人氣節與俠義精神的結合,孔子作為一代大儒,亦精通劍術。再者,金庸小說之所以廣受歡迎,無論是海外華人還是中國本土讀者,皆因其深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其中,「行健、行俠」的理念貫穿始終,這種精神被形象地稱為「仗劍走天涯」,這種俠義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寶劍鍛造非遺傳承人用古老的方式復活了這種追求,不僅能延續大家的寶貴記憶,更是對中國人崇尚的俠義精神的喚醒。

寶劍鍛造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賴慶發。

而微雕技藝能在米粒、火柴頭般大小的方寸之地,雕刻出二百余個漢字,或詩賦,或名人故事,這些全部都圍繞傳統文化,借著這樣精微的技藝,讓我們得以在方寸間與傳統文化再次相遇。

在清流,古村落、古井、古樹、古宅子、古戲台比比皆是。非遺文化正是植根於這些古村落之中,構成當地的精神內核。寧化的木活字、玉扣紙等傳統技藝,也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底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然而,這些珍貴的非遺技藝正瀕臨消亡,幸而仍有一群執著於文化傳承的有識之士,在默默守護著。

這些非遺傳承人的存在,正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他們的作品,勝過了千言萬語的書籍與課堂教化。當我們親身走近他們,能感受到大國工匠的專註與勤奮,更能體會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非遺保護工作,也是為了挖掘和傳承這些被遺忘的民間技藝與人才,讓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得以傳承與發揚。

三明有一批青壯年,甚至包括舍棄穩定職業的大學教師,投身到了非遺事業中。盡管有些傳承者的生活條件並不優渥,但他們憑借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責任感,正在致力於技藝的保護與傳承。

更令人感動的是,他們不僅努力維系著這些技藝的原貌,還在積極探索創新與市場結合的可能性,以期為非遺註入新的生命力,這讓我們看到了非遺保護道路上的曙光。

馬知遙教授體驗用寧化玉扣紙影印書法作品。

在三明,我們還看到了非遺技藝潛在的市場價值。一旦這些技藝得到革新與推廣,它們將有可能在市場上大放異彩。以玉扣紙為例,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關註,筆墨紙硯等文化用品也將逐漸回歸人們的日常生活。

中國文旅故事從哪裏來?我認為,這些故事往往就蘊藏在古老的村落與宅院之中。

在清流的古村落中,如賴坊,我們領略到了古建築與雕刻藝術的魅力,這些雕刻作品不僅技藝精湛,更蘊含著豐富的家庭教育功能,無論是忠孝節義、倫理教化還是敦厚為人等理念,都透過字畫、磚雕、木雕等形式得以生動展現,中國傳統典故在這裏無處不在。而若研究曾經居住在古宅中的人,他們或是讀書人,抑或是懸壺濟世的名醫,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又將是一系列的鮮活故事,例如,「一門三進士」的傳奇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古代人對教育的深厚重視,這種精神內核跨越百年,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生活在古村落的村民們。

其次,這些村落中孕育出了眾多民俗活動,例如,撥龍民俗原本只在正月十五舉行,如今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已提前至正月初五、初六舉行。這一習俗參與度高,少則百人,其中大部份還都是年輕人。即使「拔龍」過程中龍斷了,人們也會視其為好運的象征,扛著「斷龍」回家,寓意著將好運帶回家中,這種淳樸的民俗信仰,是人們在精神層面上的寄托和追求。

再如,三明的「擺五方」民俗,每年農歷九月會舉行三日兩晚的太平清蘸活動。當天,村民會在村中古戲台前的大坪,按東西南北五個方位擺起桌子,村中五個房族的保管者會拿出珍藏的古董分別擺放,村民們會上前欣賞檢驗,但沒有人會「偷走」它們。我們不禁感嘆,這幾乎是史籍中記載的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文化——夜不閉戶,這種深厚的信任與和諧,正需要我們的傳承和發揚。

面對這樣的景象,我感到心潮澎湃,中國傳統文化依然深藏在基層和鄉村之中。我們應該帶領學生深入這些看似荒涼、偏僻的鄉村和小鎮,去親身感受那份淳樸與美好,這樣的體驗,比任何教科書都要深刻和生動。

寧化下曹村。

當然,文化推廣的背後,離不開各地政府部門的積極推動。以寧化下曹村為例,當地村委投入了資金加固危房,確保居住其中居民們的安全。此外,為了保留古建築,政府為村民開辟了新的土地建造新房。原先的古建築則用於研學、旅遊開發,透過出租的方式又可以增加村民收入。這一舉措不僅保護了珍貴的文化遺產,還維護了古村落的整體風貌,更解決了村民的居住問題,帶動了村莊的經濟發展。

非遺保護、古遺址保護中,政府部門的指導、以及政策扶持起著關鍵作用。在調研過程中,看到三明在資金以及政策上都給予了支持,也看到政府在鼓勵各方參與客家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在調研的三個縣中,各處都有看到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的統一標識,以及「客家文化保護,需要人人參與傳承」這類的標語,可見當地對客家文化的重視和投入。

「全民認可」實屬難得

澎湃新聞:非遺是文化最靈動的部份,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有些非遺技藝已經出現失傳的局面,三明以及其他城市該如何應對和解決?

馬知遙: 非遺保護的核心在於維護其多樣性,這不僅是聯合國非遺保護的核心理念,更是確保非遺文化獨特性和本土特色的關鍵。面對非遺保護,我認為需考慮三方面:

一、以「瀕危優先」的保護原則

非遺專案繁多,包括民間工藝、民間藝術以及食品類等多個領域。有些非遺專案因其獨特的魅力和市場潛力,能夠自然融入現代社會並持續發展。然而,也有一部份非遺專案,若缺乏政府的引導和扶持,就可能面臨失傳的風險。非遺一旦消失,將無法復制。因此,我們應將「瀕危優先」作為非遺保護的首要原則,優先保護和傳承那些瀕臨失傳的非遺專案。

二、重視非遺進校園

為了讓瀕危非遺專案煥發新生,我們可以鼓勵傳承人走進校園,向學生傳授非遺技藝。透過培養年輕一代對非遺的興趣和熱愛,為非遺傳承註入新的活力。同時,傳承人應積極探索創新之路,將非遺元素與現代時尚相結合,讓傳統技藝煥發生機。當非遺技藝得到年輕人的關註和喜愛時,自然就能找到更多的傳承人和接班人。

三、建議成立專業「非遺經紀團隊」

當今,中國確實缺乏既深刻理解非遺內涵,又具備市場運作經驗的非遺經紀人隊伍。這些經紀人作為非遺與市場之間的橋梁,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非遺專案的推廣過程中,非遺傳承人可以專註於技藝傳承和產品設計,而非遺經紀團隊則負責市場調研、媒體宣傳、品牌行銷等服務,以確保非遺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市場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既然有明星經紀公司、文化經紀公司,為何不能存在非遺經紀公司?

澎湃新聞:您對三明市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未來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何期待或建議?

馬知遙: 在調研走訪中,我們看到了豐富的非遺專案,並欣喜於它們仍在活態傳承。我明顯感受到了當地人對自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他們熱忱地表達了客家文化的特色和優越性,這種全民認可度,實屬難得。

同時,我也看到了政府部門對文化保護的堅定決心與持續努力。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擁有統一的標識,各地積極推廣自身的文化內容。三明的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和諧共生,為非遺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土壤。

在欣賞、感慨之余,也發現了需要改進的之處,例如,有些非遺傳承人工作的場所略微簡陋,這樣的環境不利於研學活動的進行,也很難吸引更多人參與和傳承。

不只是三明,各地都應該重視傳承場所的改造與升級。非遺展館、傳承所、非遺工坊應充滿文化氛圍,讓人一走進就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自豪感。同時,在組織大型文化活動時,也可以邀請民間藝術家參與,讓更多人親身感受其中的魅力。

我們註意到,本次調研的三縣都建有集中展示當地非遺的綜合展示館或傳承所,這讓一些偏遠的鄉鎮的客家文化也有了展示的視窗。值得一提的是,部份地區更是在這些展館中設立了可以交流互動的空間,這讓大眾能夠更直觀、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客家文化的魅力。

總的來說,非遺的保護與傳承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我們真正珍視和尊重傳統文化時,才能讓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