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節奏的互聯網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能精準表達內心深處微妙情感的詞匯。近期,一項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主導的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年輕人感覺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日漸枯竭,這不禁讓人深思。
在春節聚會上,00後的李思超突然被要求發表幾句祝福語,他的大腦卻瞬間「短路」,盡管心中有許多話想說,卻怎麽也組織不出完整的句子。類似的情景並不少見,拜年時反復編輯資訊、聚會中尷尬的沈默,都對映出當代年輕人的「詞窮」現象。
暨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鄭煥釗指出,互聯網雖然便捷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對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及表達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網絡流行語和表情包的泛濫,讓傳統的規範性表達逐漸邊緣化。當面對面交流變得稀缺,我們的語言表達和思維邏輯也隨之退化。
此次調查揭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閱讀量的減少、對網絡語言的依賴、碎片化的資訊獲取習慣,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我們日益貧乏的語言表達能力。張然和王雨菲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在工作場合,也難以避免因表達能力不足而陷入的窘境。
那麽,我們該如何找回那失去的表達能力呢?答案或許在於重新審視我們與語言的關系。加強閱讀,註重獨立思考和邏輯思維訓練,打破碎片化的資訊消費習慣,多參與線下交流以提升自己的表達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重塑對語言的認識——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我們精神世界的載體。
鄭煥釗教授強調,要解決年輕一代的「詞窮」問題,必須從改善互聯網語言環境做起。學校和家庭也應加強對青少年人文經典誦讀的重視,培養他們豐富的語言表達和深入的思維能力。同時,鼓勵年輕人走出虛擬空間,多參與真實世界的活動,體驗生活,感受情感,從而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
語言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它承載著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凝聚力。面對「詞窮」的挑戰,我們不應沈溺於網絡的淺嘗輒止,而應深挖語言的深度與廣度,讓豐富的詞匯和流暢的表達再次流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嘈雜的資訊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並自信地將它傳達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