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積德行善的六種方法

2024-06-21文化

原創陌上段公子陌上段公子 2024-06-21 16:30 河南

陌上段公子 文學愛好者。喜歡古詩詞,從事多年教育工作。也喜歡寫作,作品發表一些紙刊和網絡平台。願以文會友,以詩言誌!205篇原創內容

【了凡四訓】這部國學經典書籍,值得大家認真反復讀。它不僅是改命勵誌奇書,還是天下第一勸善寶典。

【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災殃。【了凡四訓】中也名言:至誠合天,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焉。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焉。

積德行善可以讓自己避免禍患,也可以讓自己積累福報。了凡先生改命秘訣就是力行善事,多積陰德。

【了凡四訓】總結最常見也是每個人修福慧的六種方法:

第一,孝敬父母。父母是一塊福田,也是每個人的根基。大多數成功人士都知道孝順父母,才能讓自己的是事業越來越好。

人們通常也願意結交孝順父母的人。了凡先生幼年喪父,他尊重父母,也聽他們的意見棄學從醫。母親生病時,他不離左右,端湯送藥,伺候得十分周到。

了凡先生還對母親和顏悅色,從不說難聽話,甩臉色。他在告誡兒子時寫道,在家侍奉父母,使深愛婉容,柔聲下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

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切須慎之。

第二,經常微笑,眼裏充滿善意。微笑是行走人間的通行證。俗話說得好,伸手不打笑臉人。微笑也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

即便一個貧苦人沒有什麽可以布施的,給人一個微笑就是顏布施,也是積累福報的方法。人們都願意看到一張充滿善意陽光燦爛的臉。它可以讓人感覺溫暖,也可以給人一種能量。

比起一張愁眉苦臉,人們更願意去接近經常微笑的人。一般來說,經常微笑的人運氣也不會太差。

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百病消。笑一笑沒煩惱。微笑也能驅除病魔,讓自己的心情變好。

微笑讓人容易親近,和藹可親,溫潤如玉都是謙謙君子。了凡先生在改變自己的壞脾氣,用到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微笑面對生活,積極樂觀,才能逆轉乾坤。

三,耳朵不聽是非。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若無閑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嘴裏不說是非也是給自己積累福報。人生在世。每個人的處境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立場不同,就出現不同的觀點。

與其和別人去爭論對錯,其實毫無意義。因為你發現無論怎麽辯論它都會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其實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錯。

明白因果的人都知道謹言慎行,決不會道人是非。各人因果各人了,不需要你去介入別人的因果。

了凡先生懂得這些,他開始修一顆清靜歡喜心,讓自己遠離是非,不生妄念。這樣一來,他就會有時間精力專註當下所做的事情,更容易達成目標。

四,心存感激,懂得感恩。感恩之心離成功最近。感恩之心離夢想最近。感恩的人經常會遇到貴人相助。

了凡先生兩次命運的轉折,都得益於他有一顆感恩之心。第一次他去慈雲寺遇到孔先生,深施一禮,孔先生為他推算命數,讓他重返學堂,最後考取功名。

他在三十四歲遇到雲谷禪師,兩個人非常投緣,正是他的態度決定雲谷禪師要不要點撥他一下,讓他開悟覺醒。

了凡先生正是懂得心存感激,懂得感恩。所以讓貴人不忍心讓他走錯路,一兩句話的提醒,加上他自己虛心聽取意見,才讓他的命運發生很大程度變化。

五,隨緣放生。慈悲心是衡量一個人修為的標誌。

【了凡四訓】中曾參照一句古詩,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人和動物都是有靈性的,戒殺生。

或者當你看到小動物被困住,或者成為寵物時,也要有同理心。當一個人具有慈悲心的時候,他就會產生保護所有的生命的願念。

看不得所有生命受到苦楚,經常會去做放生,用這類事情去積累功德。

六,引導人向善。人們通常需要別人的指點或者照亮。你能幫助多少人,就是為自己種下多少福田。

引導他人向善也是為自己積福報。善良的人就是一道光,既溫暖自己,又照亮別人。

了凡先生寫這篇訓子文——【了凡四訓】就是勸善經典之作。它不僅告訴我們安身立命,立德立言,實作自己的最大化價值,還是天下第一勸善經典書籍。

人活在世上,不僅要做個善良的人,與人為善,還要勸人為善。

人們每天不斷奔波勞碌,為了名利,難免會掩蓋本性,消磨善心。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在旁邊指點,幫助迷失的人找回本性。譬如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如猶久陷入煩惱,而撥之清涼。為惠最溥。

這種勸人為善的行為帶來的恩惠最大,為自己修福德也最多。

韓愈曾說過,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了凡先生寫【了凡四訓】這部家訓文章,流傳四百多年,為後世帶來巨大的好處。讀了此書,你就會了解它深遠的影響。

熟讀國學經典,感悟哲理人生。願你在這裏照見智慧。開啟自己的新的心路歷程!

雲公子讀書,贊13

感恩遇見,如果你也喜歡讀書寫作,不妨和我一起學習成長修煉自己,謝謝你的「」在看和贊 ❤ ️ ❤ ️

謝謝你的厚愛和青睞

陌上段公子

國學經典78

了凡四訓157

#思維認知80

道德經3

#熱點網絡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