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沈浸式做自己

2024-03-23文化

作者:顧小婉(富書作者)

白巖松曾言:「我們之所以感到疲憊,並非因為生活過於苛刻,而是因為我們過於容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人到中年,每個人都離不開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情世故。

很多時候,我們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

這樣不僅會使自己非常疲憊,還直接影響到自己的運勢。

把事看淡,把人看輕,活好自己,才是中年人最通透的活法。

不陷入旁人的內耗

社會學中,有一個叫「 泡菜效應 」的理論。

它指的是,不同種類的蔬菜,要是都浸泡在同一個缸裏腌制,時間一長,最終都會浸染出相同的味道。

一個人要是長時間處於他人內耗的影響下,必然會陷入情緒黑洞,影響自我的能量。

陶勇醫生曾經在書籍【目光】中,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歷。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他情緒特別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為此,他感到非常困惑。

有一次,幾位同事坐在一起閑聊,他們紛紛談論起生活中的不如意。

護士長談論生活的艱辛、實習醫生談及被父母逼婚的無奈、科室主任有對自己職業生涯的擔憂……

陶勇醫生在旁邊聽著,情緒不由自主開始低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他的效率也大振幅下降。

後來,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發生,陶勇醫生養成了一個習慣。

每當發現身邊有負面情緒時,他就會主動走出去,換一個環境靜一靜。

透過這樣的方法,他成功遮蔽掉了外界的負能量,工作也越來越舒心。

作家李尚龍曾說:「 人生順利‘避雷’最好的方法,就是遠離消耗你生命的人 。」

生活中,我們存在太多的困擾。外界的評論、世俗的評價,紛紛擾擾,像一根根絲線將我們纏繞。

與其在旁人閑言碎語中內耗,不如及時止損,把精力留給自己。

及時遮蔽掉外界的幹擾,將註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才能守護好自身的能量場。

不幹涉別人的閑事

【菜根譚】中說:「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生活中的很多苦惱,源自多管閑事。

看似好心的幫助,卻因為結果不盡如意而使得兩人的關系變得緊張。

朋友岑岑前段時間向我訴苦,說她後悔給表妹建議了。

原來,岑岑的表妹在大學畢業時,既考上了老家的公務員又收到了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offer。

她非常苦惱,不知道要選擇哪個比較好,就找岑岑尋求建議。

岑岑給表妹詳細分析了兩個選擇的利弊,又根據表妹的實際情況,推薦她去深圳上市公司工作。

表妹聽了岑岑的建議,選擇去深圳發展。

沒想到工作不到一年,這家公司就因市場效益差而大面積裁員,岑岑的表妹也因此失業。

失業後,表妹在尋找新的工作機會過程中多次碰壁。於是,她埋怨岑岑沒有遠見,導致自己錯失公務員這個鐵飯碗。

傑克·霍士曾說:「 有兩種事我們應該盡量少幹,一是用自己的嘴幹擾別人的人生,二是靠別人的腦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

越是對他人指手畫腳,反而越容易遭他人的埋怨和厭惡。

不管閑事,少提建議,方能遠離數之不盡的各種麻煩。

曾聽一位朋友講述他的親身經歷。

一位遠房親戚曾經找到他,稱想要創業,希望朋友能夠幫忙做幾十萬的擔保。

朋友經過幾天深思後,拒絕做擔保這個要求。

周圍人議論紛紛,指責朋友在親戚有困難時候不知道幫一把,沒有人情味。

私底下朋友說,自己沒有能力幫忙做幾十萬的擔保,也了解到這位親戚頻頻依靠貸款度日,經濟狀況堪憂。

果不其然,這位親戚找到擔保人後,欠了一大筆錢跑路了。債主天天上門追債,擔保人的生活因此變得雞飛狗跳。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過:「 你不能幹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 。」

很多時候,影響我們自己的,不是他人,而是那個愛多管閑事的自己。

自認為是過來人,經驗豐富,就對別人的事情開始指指點點;

自認為是熱心腸,伸出援手,不料卻給別人增添了更多的麻煩……

當你不再願意顧及他人事情的時候,煩惱也就漸行漸遠。

不強融別人的節拍

莫言在【晚熟的人】分享過這樣一段話:

「我曾經一度焦慮自己沒有身邊朋友過得好,於是就不停地模仿別人、追趕別人,最後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

很多時候, 固執地模仿別人的動作,最終只會失去自己的光彩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下去,你的焦慮才會消失。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個片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華學子吳嶺瀾的文科成績非常優秀,但他卻在分科的時候選擇了實科。

雖然他平常學習非常努力,可當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他陷入了迷茫。因為他一直花費精力的物理,沒有及格。

梅貽琦校長關註到了吳嶺瀾的成績,特意找到他,詢問他選擇實科的原因。

吳嶺瀾回答說,最優秀的人才都讀實科,所以我也要讀實科。

梅校長沈默良久,說道:「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中,會有一種麻木的踏實,卻喪失了真實。」

後來有一次,吳嶺瀾去圖書館偶然聽到了泰戈爾的演講:「不要走錯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記你們的真心和真性。」

直到這時,他才恍然領悟梅校長的話。

此後,他改變了之前的想法,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專業文學,最終成為了一名教書育人的教授。

詩人張雲廣曾說:「何必一定要與他人有關呢?只需按照自己的節奏綻放自己的美麗,把自己做好就足夠了。」

每當看到旁人成就滿滿時,我們往往會感到焦慮、自卑。

不知不覺中,將自己與旁人對比,情緒變得越來越壓抑。

與其不斷追趕他人步伐,不如放慢自己的腳步,按照適合自己的節奏,好好享受沿途的風景。

人到中年,找準自我的節奏,是擁有健康生活的成功之道。

成年人的世界裏,紛亂嘈雜,幹擾頗多。

我們會因他人的言語所傷、因旁人瑣事所擾、因世俗眼光所縛。

這些東西像煙霧一般在我們周圍縈繞,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心態、行為。

顛沛半生才恍然發現,中年人最好的活法,便是沈浸式做自己。

不接受內耗,遠離旁人碎語,守住積極正能量;

不插手旁事,躲避是是非非,保持內心的平靜;

不強融節拍,避免隨聲附和,專註自我的提升。

​余生,願你我都能保持內心平靜,沈浸式做自己,收獲高質素的向上人生。

​作者簡介:顧小婉 ,富書作者,還好沒有成為,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