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探索中華學術的上出之路丨張文江【探索中華學術(修訂本)】新書來了

2024-05-25文化

【探索中華學術(修訂本)】

簽名鈐印本(可題上款)

張文江 著

藝文誌|上海文藝出版社

定價:78.00元

【探索中華學術(修訂本)】是張文江先生最新學術論集,主旨依然是解釋古代經典。修訂本刪去三篇,又新增三篇。

經學是中華文明的主幹,也是中華學術的核心。本書選【尚書】兩篇,【說命】來自古文,【無逸】來自今文。【詩經】亦選兩篇,一篇來自【大雅】,一篇來自【風】。【莊子】選三篇,分別是【達生】【庚桑楚】【寓言】。【史記】時間為西漢,本書選【留侯世家】講解;【引聲歌】時間當東漢,是琴曲歌辭,隱者抒發其人生懷抱,又涉及古來修養技術。

漢末佛教以「格義」方式進入,在魏晉南北朝大發展。到唐代八宗各呈異彩,以禪宗最有特色。本書選取敦煌本【壇經】和【五燈會元·玄沙師備】予以解說。

本書還選了西學兩篇,一篇討論古希臘哲人的神話,涉及哲學和解釋學可能的起源。另一篇討論古羅馬哲人的生平糊著作,涉及幾大文明交流中哲學的多方面變化。

最後三篇討論今人,是作者有機緣親炙的三位前輩學者:梁漱溟、徐梵澄和潘雨廷。舊版序改為本書的附錄,另補入一篇後記。

2024年5月25日(本周六)15:30,同濟大學張文江教授將做客海上博雅講壇,進行【探索中華學術(修訂本)】的新書正選,並解說1994年發現的戰國古佚書【恒先】的文獻大意,描述其整體思想:一、宇宙起源;二、社會結構;三、政治哲學。解析古代經典,探索中華學術的上出之路。

活動資訊

【恒先】大意

——【探索中華學術】新書釋出會

【時間】

5月25日(周六)

15:30—17:30

【嘉賓介紹】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學術源流、古代經典解釋。主要著作有【錢鍾書傳】【管錐編讀解】【漁人之路和問津者之路】【古典學術講要】【〈莊子〉內七篇析義】【探索中華學術】【〈史記·太史公自序〉講記】等;整理【潘雨廷著作集】13冊21種,編纂【薛學潛著作集】4卷。

【恒先】是1994年發現的戰國古佚書,過去的文獻上沒有記載。此竹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由李零整理並釋文。

恒先

恒(亙)先無有。質(樸),寈(靜,清),虛。質(樸),大(太)質(樸);寈(靜,清),大(太)寈(靜,清);虛,大(太)虛。自厭,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有氣焉有有,有有焉有始,有始焉有往者。未有天地,未(簡1)有作行出生。虛寈爲弌。若寂寂、夢夢、寈同。而未或明,未或茲(滋)生。氣是自生,恒莫生氣。氣是自生自作。恒、氣之(簡2)生,不蜀(獨)有與也。或,恒焉。生、或者,同焉。昏昏不寧,求其所生。異生異,鬼生鬼,韋(違)生非,非生韋(違),依生依(或讀作哀)。求欲自復,復(簡3)生之生行。濁氣生地,清氣生天。氣信神才(哉),雲雲(蕓蕓)相生,信浧(盈)天地。同出而異生,因生(性)其所欲。

業業天地,紛紛而(簡4)多采。物先者有善,有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於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小,焉有大。先有柔,焉(簡8)有剛。先有圓,焉有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短,焉有長。天道既載,唯一以猶一,唯復以猶復。恒、氣之生,因(簡9)復其所欲。明明天行,唯復以不灋。智既而荒思不宎。有出於或,生(性)出於有,音出於生(性),言出於音,名出於(簡5)言,事出於名。或非或,無謂或;有非有,無謂有;生(性)非生(性),無謂生(性);音非音,無謂音;言非言,無謂言;名非(簡6)名,無謂名;事非事,無謂事。

恙宜利,主采物,出於作。作焉有事,不作無事。舉天[下]之事,自作為事,庸以不可賡也。凡(簡7)言名,先者有疑,荒言之,後者校比焉。舉天下之名虛屬(樹),習以不可改也。舉天下之作,強者果;天下(簡10)之大作,其冥(?)尨(蒙)不自若。作甬(庸)有果與不果,兩者不灋。舉天下之為也,無夜(掖)也,無與也,而能自爲也。(簡11)舉天下之生(性),同也,其事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恒,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恒(或讀為極)而果述。甬(庸)(簡12)或得之,甬(庸)或失之。舉天下之名無有灋者。與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甬(庸)有求而不慮?

【探索中華學術(修訂本)】

簽名鈐印本(可題上款)

張文江 著

藝文誌|上海文藝出版社

定價:78.00元

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