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活著無需一邊……一邊……又一邊

2024-03-25文化

「無限地接近死亡,才能領悟到生命真正的意義。「

- 某一天兒子如是說,他從別處聽來的,覺得有意思便說給了我聽。

「我們苦苦在追尋生命的意義,但也許每天簡單的吃飯、睡覺、行走,與人交流本身就充滿了意義。「

- 那天一個來訪說他看【心靈奇旅】的時候感動得哭了,覺得很丟人。

「在課堂上給大家放巴哈的大提琴無伴奏,大部份人都聽得睡著了,只有一個學生聽得淚流滿面。

- 一次意公子采訪蔣勛老師時,他分享了這一段。

我們常說生命與生命的觸動,但行走在這紛紛擾擾的塵世,能夠感受自己的感受,並允許這情感與時空中另一個生命的情感交匯,又是何其困難?因為我們需要停頓下來,讓感受沈澱,帶著一顆純粹的心啟用感官,發現那些極易在物質世界中被忽略的美好,體會那不同時空中能量的碰撞。

就像電影【心靈奇旅】中的喬伊和22號。喬伊懷揣著自己的熱愛,一直在苦苦追尋,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名爵士樂鋼琴家,與明星同台演奏;而厭世的22號不知道自己身上的火花是什麽,他認為生活會擊垮一個人,而靈魂不會,生命沒有意義。但他們相伴而行,陰差陽錯地投胎到了地球上不屬於自己的身體裏。

漸漸地,22號迷上了走路,看天空,吃披薩……他愛上了那具身體,也充滿激情地面對平凡的生活。

而喬伊在完成了心願-與明星登台演出,順利完成自己的第一場演出後,意識到生命本身不是宏觀敘事,而是細微體驗。尤其是演出完,酒吧外,女爵士手跟他講的那段故事,意味深長:

從前有條魚,有一天,它跟一條老魚說:「我要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

「海洋?」老魚說:「你現在就在海洋裏。」

很多時候我們苦苦追尋,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陪伴家人的時間,付出超於常人的努力,眼裏只剩下那個設定的目標,殊不知,生命本身就是意義,一切盡在體驗中。

最近讀愛倫坡的小說,似乎發現了一位能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堪比,描寫細致入微的作家。愛倫坡筆下的那些環境描寫,內心獨白,極其詳盡,豐富的文字層次疊加,極具感染力。也許你會發現讀了一兩段仍在一個場景中,但絲毫不覺得冗余,而是把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在他的懸疑恐怖小說中,讓人感到毛骨悚然,甚至體會到就置身其中,與主人公共同經歷著未知命運的降臨。

曾有一位大師說「閱讀也是客體」,我深深地認同這一點,也深深地為一些同道感動。記得一位朋友曾分享過對於閱讀的看法,大致意思是:閱讀就如把生命放進去,一次次地無限拆分到越來越精微。直到字詞像無數電流,和人情常識連線,便會自然地波動起來,再結合動手和動心的生活原理……所有能被內化的客體,都和「一腔熱血」與「無知無畏」聯系在一起。

無論是我們觀看電影,閱讀書籍,與人溝通,當我們專註投入地把心置於互動中,很多感受自然被激發出來。我們無需一邊……一邊……又一邊,也不必想要……想要……又想要……只是純粹地享受那個過程,待在此時此刻裏,你能說這個過程沒有意義嗎?也許這便是所謂的正念吧,現代人苦苦追尋的正念,可發生在每時每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