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大年初七「人日」,牢記:1不出,2不打,3要吃,福旺財旺人更旺

2024-02-15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大年初七是一個備受重視的日子,被稱為「人日」。相傳是這一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因此,人們在這一天慶祝並紀念人類的誕生,表達對生命的尊重與祝福。除了「人日」的由來,大年初七也有一系列其他習俗。老人們說:「大年初七習俗多,牢記1不出,2不打,3要吃,龍年財旺人更旺」。那麽,這裏的「1不出,2不打,3要吃」分別指啥呢?

一、何為「不出」?

「不出」即指大年初七不出遠門。自古以來,民間就有「七不出,八不歸」的說法。古人認為初七是一個較為關鍵的日子,人們宜在家中安心休息,不宜外出學習和務工,避免外出帶來的不測之禍 。此外,初七也被視為「人日」,家人團聚更顯其意義,因而「不出」也是為了強調家庭團圓的重要性。

二、何為「不打」

「不打」即是指大年初七不打罵訓斥孩子。大年初七又被稱為「小人七」,即小孩子的節日。我們常說「以人為本」,而孩子更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對於家中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寬容與理解,而不是打罵孩子。不打罵孩子體現了對家庭和睦、和諧的期許,也傳遞了對下一代的關愛和尊重。

三、大年初七要吃哪些傳統食物?

1. 面條

在中國文化中,面條象征著長長久久、順順當當的寓意。因此,在大年初七「人日」這一天,食用面條是很有意義的。

推薦食譜:蘿蔔羊肉面

食材:面條、羊肉、蘿蔔、大蔥、姜、鹽、醬油、香油。

做法: 將羊肉洗凈切成大塊,放入鍋中,加蔥姜和料酒,大火煮開,撇除浮沫,轉小火燉煮60分鐘,然後加入適量的鹽和醬油,繼續燉煮30分鐘,然後將羊肉撈出,切成小塊或薄片。鍋中放入水,放入面條和蘿蔔片,將面條和蘿蔔煮熟後撈出,裝入碗中,撒上適量的蔥花、香菜和羊肉,澆上燉羊肉的湯汁,滴兩滴香油,即可食用。

2. 人口饃

「人口饃」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面食,是用面粉和紅棗,蒸制而成的。大年初七吃「人口饃」,寓意平安健康、人丁興旺!

推薦食譜:紅棗饃饃

準備食材:面粉、紅棗、白糖、酵母

做法: 將適量的面粉、酵母、白糖裝入盆中,加入溫水揉成面團,自然發酵至兩倍大,紅棗洗凈去核備用,將發酵好的面團取出,揉至排氣,搓成饅頭的形狀,在饅頭的頂部和四周,分別塞上一顆紅棗,蒸鍋內加水,在籠屜內鋪一層屜布,將紅棗饃饃放入蒸鍋中,蓋上鍋蓋,醒發20分鐘後,開大火蒸20分鐘,關火燜2分鐘,即可出鍋。

3. 七寶羹

「七寶羹」是南方很多地區大年初七必吃的美食之一!用白菜、芹菜、生菜、油菜等其中寓意「生財」的食材,煮制的蔬菜湯。大年初七食用「七寶羹」寓意:招財進寶。

推薦食譜:七寶羹

準備食材:薺菜、芹菜、山藥、胡蘿蔔、澱粉、蔥、姜、火腿、鹽、生抽、香油。

做法: 將所有蔬菜清洗幹凈,切成小塊,熱鍋燒油,放入蔥姜和火腿炒香,加入適量的生抽,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後,加入水澱粉和鹽,攪拌均勻,關火出鍋後,滴兩滴香油增香,即可食用。

大年初七的「1不出,2不打,3要吃」傳統習俗,不僅是對古代傳統的延續,更是對家庭和諧、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傳承和尊重這些習俗,共同期盼著未來的人生充滿健康、快樂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