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為什麽城市會有中軸線?

2023-12-24文化

最美中軸線宣傳海報

00 前言


為響應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的「三年行動計劃」,助力宣傳申遺工作,去年北京衛視推出了大型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節目【最美中軸線】,節目圍繞軸線上的多處歷史節點展開原創采風錄制,為申遺工作做好「鼓」與「呼」。

北京中軸線並非是一根線,也不是一條街道或者若幹建築群的集合,它是北京老城的核心區域,是經過持久的設計和建造形成的連續的空間序列和城市景觀,集中地體現出中國傳統都城規劃的設計理念和這一理念在近現代中國的延續與傳承。誠然,城市中軸線的概念似乎早已深入人心,也是眾多歷史城市中習慣套用的空間組織手法,但城市軸線的形成背後更有其深層次的機制內涵。

01 定義


城市軸線是城市規劃中一種常見的空間組織手法,從古羅馬時期的十字軸線,到中國依據【周禮·考工記】而規劃建設的城市,再到近現代城市建設中世界公認的巴黎傳統軸線、華盛頓城市軸線等,城市軸線在城市規劃中的運用一直貫穿古今中外。王建國認為:城市軸線通常是指一種在城市空間布局中起空間結構駕馭作用的線形要素,城市要素結構性組織的重要內容。可見,城市軸線總是一種線性的空間組織手法。

周禮·考工記平面圖

古羅馬 提姆加德平面圖

由於其廣泛的內容,一般把城市軸線分為廣義上的城市軸線與狹義的城市軸線。廣義的城市軸線是與城市規劃有關,是城市發展方向的「軸」,除具備對外交通功能外,還成為城市拓展的方向,像許多沿路發展的城市,如巴黎;亦可以是沿河、沿海的廣州、香港。觀察城市歷史的發展和形態的走向,可以看出,城市的「軸向」發展一定是與城市的生長點結合的。狹義的城市軸線是城市的空間形體軸。這是歷史上傳統城市設計的軸,是人類心理心態的意向、禮儀等帶來的建築與城市設計上的「軸」,既是建築「軸」,也是空間軸。作為廣義或狹義的城市軸線,往往與城市的物質形態相結合,像城市中的主要建築、街道、廣場、綠化等實體都是構成城市軸線的核心要素。

從軸線所涉及的城市空間範圍上看,城市軸線可以分成整體的、貫穿城市核心地區的軸線空間,和局部的、主要以某特定的公共建築群而考慮規劃設計的軸線空間。一個城市也可以有多條軸線,規模和空間尺度不同的城市軸線。從軸線的存在形式來區分,又分為實數軸與虛軸,即軸線本身是由實體街道組成,還是一條有空間分割意義的虛線。前者,行者可以直觀地看到,後者只有透過一系列參照物或空中俯視才能感受到。如北京中軸線由故宮建築群和大型廣場組成,也有研究學者認為有宮殿群更應該是實數軸,巴黎、柏林等城市的中軸線並排在街道或綠化帶兩旁,應該叫「虛軸」,但正因為建築物把中心位置空間封閉起來,行人看不到道路與遠景,因此北京中軸線更接近一條隱形軸。「中軸」可以說更多地來自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和想象性重構。從軸線的功能來看,中軸線大致可以分為交通軸、紀念軸、景觀軸三種基本類別。當然很多城市軸線無法用單一功能來涵蓋,往往是經過了多個時期的改造和擴建、集多種城市功能於一身的「復合軸」。城市軸線不光是功能性的,還是歷時性的。

北京中軸線鳥瞰圖

意大利羅馬中軸線鳥瞰圖

一般來說,城市軸線透過城市的外部開放空間與建築的關系表現出來,是人們認知體驗城市環境和空間形態關系的一種基本途徑,其強調了人對空間體系、空間聯系性和序列場景的清晰體驗。適度運用城市軸線的空間設計手法,有助於在一定的規模層次上整合和建立城市的空間結構,體現一個時期城市發展和建設的意圖。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軸線及其相關的建築,集中反映了當時城市文明發展和建築藝術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往往,城市軸線還可以成為決策階層和規劃設計師表達對政治抱負和理想的追求。

02城市軸線的影響因素和形成原因

2.1權力與中軸線:政治與象征的影響

中軸線從制度文化的意義上講大多是封建王朝的產物,此後成為現代民族國家的象征。無論城市中軸線的形態為直線型、十字軸還是星形放射狀結構,這些布局形式都包含中心對周邊區域實施控制的意圖,特別是對稱、均衡的空間效果都根據不同區域與中心的距離和位置關系來衡量。

北京故宮中軸線平面圖

南京故宮中軸線平面復原圖

在觀念象征層面:對稱是秩序的表達,是對整體的中央掌控,也是對宏大紀念性格局的追求,反映了中央集權的政治文化;在現實功能層面:圍繞中軸線進行路網設定和建築布局更有利於及時出兵鎮壓城市暴動、迎接戰後凱旋、以及進行皇帝祭天、百官朝覲等儀式使用。如北京和巴黎、柏林等城市的中軸線,都曾服從權力觀念的需要。

2.2資本與中軸線:土地投資的影響

城市發展模式的選擇,說到底是資本積累模式的選擇。隨著中國城市化的迅速推進,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府職能的轉變,城市土地的空間結構也隨之產生了較大變動。在工業化與經濟發展的導向下,多個城市根據時間順序呈現形成工業區、開發區、產業園、房地產的清晰的發展路徑。主城則註重「退二進三」主要發展服務業,同時結合資本的特性——需要流通、集中再分散,與服務業、地產業結合的城市中軸線更易帶來流量,如城市CBD的景觀綠軸或線性廣場等;另一方面資本需要積累的特性,中軸線可以利用其交通便利、產業集群、配套集中、黃金地段的某種象征來提高地價,以此牟利。

西安城市中軸線概念規劃設計圖

逐漸地,城市軸線也不再意味著政治上的權利控制,更代表著經濟、交通、文化、生態等資源的疊加,聚焦了更多現代化的服務功能,符合從工業化、城市化、到城市內涵發展的資本迴圈規律,分布在中軸線兩側的產業亦是執掌著城市的經濟命脈。因此正南正北,嚴格對稱的空間秩序邏輯不再成為第一標準,更加靈活的空間形態由此產生。

2.3權利與中軸線:多元主體的聲音

由最初政治權利的絕對控制,到市場經濟時期資本的幹預,城市形態的塑造越來越受到多元主體的影響。主要則體現為中軸線建設對侵占公眾權利(生產生活)的影響,一方面社會整體氛圍追求公平正義,賦予公民權利,城市中軸線的建設需要建立在中央與地方公權力的合法性上,即便拆遷也要充分尊重戶主意願;另一方面在局部空間建設中會存在民眾社群參與城市規劃決策的情況;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出現對歷史文化遺產的避讓。

因此多元主體的幹預結果最終體現在城市中軸線建設上則為空間形態的靈活應變,如東莞城市中軸線,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正南正北,在局部地區呈現「被掰歪」的形態特征,是由於涉地居民的堅決抵制而改變。又如廣州近現代中軸線上由於要保留眾多名人故居而在局部形態上有所偏折。自下而上的力量也逐漸成為影響城市建設的一大幹預力量。

廣州起義路 近現代中軸線局部

2.4自然、技術與中軸線:人定能勝天嗎?

自然與技術是一對相互影響、此消彼長的影響力:

1)人定不能勝天:地理環境限制中軸線,則需要采取靈活的規劃策略來建設中軸線。誠然,就算是中國古代傳統城市,中軸線的建設也不全然像北京一般,正南正北、嚴格統一、對稱和諧。南方城市多受地理環境限制,同時考慮軍事防禦需求,城市形態更加靈活多變,雖然中軸線的建設仍然遵循「居中」思想,但已經擺脫了正南正北的限制,更加考慮結合山水格局的塑造。如南京古都多朝多軸的建設與發展。歐洲許多城市的中軸線大多也是根據地形地貌來確定方向,呈現東西走向的特征。

2)人定能勝天:技術的進步為實作人類很多「瘋狂大膽」的想法提供了可能,哪怕近乎於是「博眼球」的空間設計。如沙特要建的The Line專案,將區域性的城市要素垂直集約建設在一條線上,其橫跨三個不同區域,全長近170公裏,僅200米寬,整體高度為500米,具有鏡面外立面,以期解決當前人類城市生活面臨的挑戰,展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沙特The Line專案效果圖

3)生態可持續:中軸線的建設可行性理應考慮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如上面The Line專案通高為500m的封閉鏡面外立面,而小型鳴禽的飛行高度一般不超過300m,對生物習性的漠視與其提出的「自然保育」概念相悖。

03城市軸線的動態發展過程——城市案例

3.1在原有軸線上進行改造、拓展

①北京中軸線

金中都與元大都城

元大都與明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

北京中軸線初具規模是在金,金中都城周長18.69公裏,有十三座城門,縱貫南北的大路通衢成為全城中軸線。三重城墻套合,突出了皇權至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東北方以瓊華島為中心營建中都新城,至元九年命名為「大都」。元大都的規劃建設基本恪守【周禮·考工記】提出的營建都城的理想模式,又密切結合地理特點,因地制宜。元大都從南城墻中央麗正門起,經皇城正門欞星門、宮城正門崇天門、宮城內大明殿、延春閣,出厚載門、禦苑,經海子橋至大天壽萬寧寺中心閣,規劃南半城長約3.9公裏的中軸線上的建築。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造和擴建而成的。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由於蒙古騎兵多次南下,計劃加築外城。但由於物力所限,再加上軍事形勢緊張,只修了正南一面,結果使得北京城從「口」字形變成了獨有的「凸」字形輪廓。同時,中軸線也從正陽門向南延伸到了永定門,北京中軸線基本定型。清順治元年(1644),清軍占領北京,仍以北京為京師。「定都京師,宮邑維舊」,中軸線保持了原有格局,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豐富、發展和完善。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拆除長安左門、長安右門、中華門等老建築,興建東西長安街,把原來封閉式的天安門廣場變成人民共享、舉行各類文化活動的公共空間,面積擴充套件到原來的四倍,中軸線東側的太廟改為勞動人民文化宮。天安門廣場取代了封建王朝的皇宮成為中軸線建築序列的中心,皇宮被推到了「後花園」位置,改為故宮博物院。改革開放後,尤其是2008年為舉辦北京奧運會而建設的中軸線北延線,構建了中軸線新型城市空間,是傳統城市中軸線的創造性延續、發展和豐富。

②巴黎中軸線

意大利城市中軸線平面圖

巴黎的軸線分時期逐漸形成,經歷了皇家禦道轉化為市政大道的過程。始於17世紀香榭麗舍大街的開辟,從市中心向西延伸一條線,巴黎最具有代表的建築都在這條中軸線上。這條軸線始於盧浮宮,以香榭麗舍大街為基線延伸,貫穿了凱旋門、杜樂麗花園、協和廣場、戴高樂廣場等多個著名城市地標。這條軸線是巴黎城市軸線中最主要的一條,巴黎很多道路也由這條軸線向外延伸。

1616年 王後瑪麗·德·梅德西斯為皇家園林內建了一條步道連通盧浮宮,起名「皇後林蔭大道」

1724年 該步道延伸至城西的夏約區,基本形成貫穿市區的軸線

1836年 在軸線西端建設了凱旋門

1838年 規劃師希托夫等將步道擴充套件成香榭麗舍大街

19世紀中葉,喬治·歐仁·鄂圖曼主持大規模巴黎改造計劃。除了完成城市縱橫兩條軸線和兩條環路的建設外,在市區密集的街巷中開辟了很多放射型道路,並在道路交叉口建設了許多廣場,道路與塞納河交叉處則形成很多橋頭廣場、綠地和新的軸線,這基本奠定了中心城區格局。

世界重要城市的中軸線規劃都呈現出階段性和歷史性特征。巴黎中軸線的建設經歷了巴洛克模式萌芽、形成和改良等階段。首先在16、17、18世紀的萌芽期,城市鋪設較窄的皇家禦道,而後逐漸拓展成林蔭大道或林蔭大街。第二個階段是18世紀後期,以巴黎為代表的城市以筆直中軸線連線若幹中心廣場,從廣場發出對角線街道,形成覆蓋全市的巴洛克式布局。空間改造的目的,既為突出整體空間視覺效果、提升城市環境,也為應對急劇增加的城市人口、疏導交通運輸,便於快速展開軍事行動。第三個階段是19世紀和20世紀, 巴洛克模式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各種變形或改良版本,主要為軸網式巴洛克城市和花園式巴洛克城市。巴塞隆拿拓展計劃、柏林拓展計劃、華盛頓規劃均運用軸線與網格化街區結合的布局模式。更晚建成的坎培拉等城市以及華盛頓在20世紀初的改造,吸收了花園城市、有機城市等新發展理念,把巴洛克式布局結構用於大量的公園、綠地和水域,體現出雜糅的理念和嬗變的風格。


③成都中軸線

成都中軸線 現代演變圖

成都中軸線已經存在了千年。資料顯示,明蜀王時代,成都就有一條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如今,成都的城市中軸線是貫通南北的人民路。由北向南,成都人民路分段名為人民南路、人民中路、人民北路。從火車北站廣場開始,成都人民路途經萬福橋、文殊院、騾馬市、體育館、後子門、四川省科技館、天府廣場、錦江賓館、省體育館、世紀電腦城、華西壩、人南立交橋、火車南站等成都歷史、文化、商業地標,至火車南站,全長11.2公裏。為了適應經濟高速發展,成都人民路還跨過火車南站向南延伸,連線起高新產業開發區,最近10多年來,這條路更是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據四川新聞網報道,1953年,成都的第一個城市規劃中有一項重要工程,就是打通貫穿城市南北的人民路。當時有著留法背景的著名作家、成都市副市長李劼人參照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將成都人民南路規劃為70米寬,不過在實際建設中比原規劃縮短了幾米,從而奠定了成都未來的城市發展格局。但其實真正讓這條中軸線發揮作用,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1962年,人民路正式命名,分為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到1985年全路建成,經過了20來次改造建設成了今天的模樣。

2012年,成都提出打造「百裏城市中軸」的概念。這條中軸線從一條交通要道躍升為城市的龍骨和脊梁,推動成都城建格局由「單中心」向「雙中心」轉變。而到了2016年,百裏中軸再次變長,南到眉山的仁壽縣,北達德陽旌陽區北部,最終長達150公裏。天府大道把沿線所有城市都連線了,超過紐約、東京、倫敦等大都市圈,目前天府大道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

天府大道為經濟帶來了發展,世界500強企業大多聚集在成都天府大道兩側;天府國際金融中心、大魔術方塊、環球中心等標誌性建築也在這裏。天府大道的延伸也正符合目前四川提出「一幹多支」的發展格局,天府大道串聯起了四川兩個非常重要的經濟發展區,成都平原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對於成都,可以迅速開啟新的發展空間,提高首位城市對高端資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

3.2在原有軸線外建設新軸線

①南京古城中軸線

南京六朝建康都城、南唐金陵城、明皇城、民國中山路中軸線平面圖

城市中軸線在城市發展中出現斷裂和變更是一種常態,南京在歷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三次城市建設高潮,並形成了三條城市中軸線。第一次城市建設高潮中的六朝建康城,其範圍大致是北自雞鳴寺,南至淮海路,東起逸仙橋,西抵鼓樓崗。都城前的一條城市中軸禦道自北向南,一直延伸到秦淮河畔的朱雀門,禦道旁排列著中央政府的各種衙署,並用槐樹和柳樹作為行道樹。第二次城市建設高潮出現在南唐時期,這時候的城市宮殿主要建在北側軸線上。明初南京城建設則是在原舊城基礎上向東和北發展,其新建設的宮城占地約60公頃,在與之相關的中軸線上布置了三朝五門、外朝內廷及東西六宮等。

時過境遷,今天看除明故宮軸線尚可清晰辨認外,其他兩條軸線已經基本消逝,難以卒讀。此外,中國近代城市建設史上著名的【首都計劃】(1929年),也體現了規劃者希望透過軸向空間來控制大尺度城市用地的具體意圖。南京市政府近年已經制定了「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明確要求保護上述三條歷史軸線的後二條並加上南京民國時期形成的以中山路為基礎的城市軸線,就相關的南京中華路、禦道街和中山路等制定了相應的保護和現狀整治措施。

③廣州城市中軸線

廣州傳統中軸線城市設計

廣州傳統軸線是中國古城中城市軸線歷史延續最長的案例之一,廣義上包括古代軸線和近代軸線,狹義的廣州傳統軸線僅指廣州近代軸線,即由越秀山沿中山紀念堂——人民公園——起義路一線延伸至海珠廣場並跨越珠江的城市軸線;廣義的廣州傳統軸線則包括古代軸線(今北京路)和近代軸線,以及其它隱性傳統文化活動軸所共同形成的一組自越秀山向珠江發散的軸線束。在這些軸線束中,只有位居中央的近代軸線有明確的南北開放空間聯系,體現了山、水、城一體的空間格局理念。因此在物質形態上,近代軸線可以成為廣州傳統中軸線的標誌和縮影,是歷史文化名城整體格局的「脊梁"。

廣州古代中軸線成型於唐朝,成熟於宋代城內的封建禮制。隨著城市發展重心的西移,北京路更多地是作為城市的禮儀軸線。而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軸線形成的同時,在今天海珠路以,解放路以西地段,亦逐漸形成了一條沿六榕寺、懷聖寺(光塔)、五仙觀、聖心教堂(石室)、海珠石遺址的南北一線直到珠江的隱性古代文化活動軸。這一隱性軸形成的原因在於廣州歷史上是一個商港,洋商貿易以及由此而來的各國文化、宗教活動在宋城以西沿墻外一線發展起來,形成一條文化宗教活動帶。這雖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更多的有其必然的原因,從另一角度也說明了廣州從古代起就一直存在本土漢族農耕文化與外來海洋文化的碰撞交匯,其對城市格局的影響即表現為城市結構的二元拼貼。

而廣州近代軸線的形成始於民國時期。辛亥革命前後,廣州成為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民主革命的大本營。1918年廣州市市政工所成立,隨即拆除城墻,修築馬路6同年原官府花園被改造為中央公園(現人民公園)。1919年,市政工所沿原小市街一線辟建維新路(今廣州起義路),意在繼承清代的城市布局,建立起北起越秀山,南到珠江的城市軸線。維新路當時因南海鎮守使黃誌恒要保留「千頃書院」和「梁千乘侯祠"而改變路線,形成目前曲折的起義路形態。

解放後經過多年的以經濟社會發展為主導價值取向的城市建設,該城市軸線及其周邊的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建設性破壞。特別是人民公園以南至海珠廣場段,軸線意象已經模糊不清。2001年,廣州市邀請國內四家有影響的規劃設計單位,專門就傳統軸線開展了城市設計咨詢競賽,其中一組提出了以」雲山珠水,一城相系」為軸線的核心理念,調整最佳化空間結構,整合歷史文化資源,重建山、水、城步行連續性軸線的基本構想。希望透過這一研究,能夠重建廣州城市軸線與白雲山和珠江的關系,該理念並作為深化實施方案的基礎,最終得到了廣州市規劃局組織的評審專家會的首肯。

廣州近代軸線最突出地體現了廣州古城「雲山珠水"的後倚越秀,前臨珠江的山水城市意象,繼承和發展了古廣州城的風水格局,又新增了城市廣場、城市公園等空間要素,廣州城的近代軸線和古代軸線一起構成了廣州傳統軸線體系。

3.3新城建設時建設中軸線

①美國華盛頓城市中軸線

華盛頓中軸線平面圖

華盛頓的城市規劃始於1791年,由法國工程師皮埃爾·朗方設計,具有筆直的中軸和放射狀支線等巴洛克特征。華盛頓中軸線從國會大廈向正東正西延伸,分別延至阿納卡斯蒂亞河和波托馬克河,國會大廈向西北方向發出的對角線連線白宮等重要節點,整體上是西向發展。華盛頓中軸線最初設計的長度為5. 5公裏,20世紀初建設完善以後,東西兩端的距離約7. 3公裏。華盛頓有一條約1. 7公裏的南北軸線與東西向的主軸正相交,這條副軸北起白宮,南至傑弗遜紀念堂,與主軸的交匯點是華盛頓紀念碑。

華盛頓中軸線是非常寬闊的景觀帶,分布了美國國會、最高法院等國家政治機關,林肯紀念碑、林肯紀念堂、二戰紀念碑、越戰紀念碑等標誌性紀念建築,國家檔案館、國家美術館、國家航天博物館、國際歷史博物館、猶太人博物館、史密森博物館、國會圖書館等設施,以及國家科學院、史密森學會等專業機構。華盛頓中軸線及周邊的商業設施較少,只有東段的林肯公園附近有分布。

芒福德曾對朗方設計的華盛頓方案進行過嚴厲批評,認為這種推崇「巴洛克」式風尚不過是把中央集權的都城形象搬到新的時代,在更大空間上重復已有的形態,造成重要城市節點之間距離過遠,聯系不緊密。由於城市路網占地過多,用於公共服務和居住的土地面積大為縮小,同時為滿足筆直、寬闊、平整的形態要求,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改造地貌,巴洛克式城市布局實際上華而不實、脫離民眾需求。芒福德的批判不無道理,但歷史名城的傳統中軸線被後來的領導者和規劃師沿用,卻不能簡單歸結為對權力的迷戀。這些城市的軸線都轉化成了現代民族國家的象征,對它們的闡釋也隨歷史語境的變化而變化。

改良後的巴洛克式布局與各種現代政治思想結合,被賦予了新的文化內涵。在西方政治家眼裏,華盛頓的放射狀街道表達了共和思想,用美國各州的名字來命名,國會、白宮、華盛頓紀念碑形成所謂「聯邦三角區」,中軸線上的國會大廈地下室安放一塊羅盤玫瑰石象征著華盛頓的「宇宙中心地位」。華盛頓建設初期的美國總統傑弗遜同時是一位建築專家,中軸線建築群古典風格的倡導者之一,他認為國會大廈是「奉獻給人民主權的第一座聖殿,用雅典人的品位來裝點一個其歷程遠遠超過雅典人命運的民族」。


②澳洲坎培拉中軸線

坎培拉城市平面圖

坎培拉的規劃方案,設計者為美國建築師格芬,1913年動工,1927年成為首都。

坎培拉吸收了花園城市、有機城市等新發展理念,把巴洛克式布局結構用於大量的公園、綠地和水域,是花園城市的典型,城市軸線系統連線若幹個同心圓廣場,每個中心廣場周圍均為環狀道路和社區 ,全市有60%的面積被綠化帶覆蓋,同時人工構造了市中心的格芬湖,利用河流、湖泊、丘陵、山地等不同的地形地貌,使巴洛克式整體布局變得柔和、松弛和優雅,而軸線的作用和意義被弱化了。

坎培拉的軸線大致為南北走向,但比垂直的子午線有所傾斜。坎培拉城市中軸線以國會 大廈為中心由南向北延伸,普通住宅大致坐南朝北,與中國的城市營造方式恰好相反。坎培拉的南北中軸線從國會大廈到北伯恩大街北端,與沙利文河相交處的長度約7. 5公裏。坎培拉均有放射狀道路系統,其中坎培拉的主軸是倒置的「Y」字形結構,由三條主幹道構成,最長的是南北中軸線,與傳統的歐洲巴洛克軸線有差異。

坎培拉中軸線的城市功能跟華盛頓十分相似,在格芬湖南岸有澳洲國會、總理府、聯邦政府等政治機構,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國家美術館等文化服務設施; 格芬湖對岸的北段分布有戰爭紀念堂館、首都展覽館、坎培拉劇院、坎培拉博物館、首都特區地方法院等機構。中軸線跨越格芬湖,其延長線穿越北部山區與其他地區連通,交通運輸作用明顯。北段的北伯恩大街周邊有一些提供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的場所,但總體上並不繁華。坎培拉雖然有風景如畫的城市形象和較高的生活水平,但因為經濟形態單一和生活單調乏味而常常被人批評僅是一座政治家和公務員的城市。


③巴西利亞城市中軸線

巴西利亞城市平面圖

巴西領土面積廣闊,全國絕大部份人口都集中於東南沿海,這既導致沿海和內陸經濟發展懸殊,又對巴西中央政府的施政造成巨大的困難。於是巴西政府決定決定遷都,並將新首都建立在地勢平坦、氣候涼爽的巴西高原,采用盧西奧·科斯塔和和奧斯卡·尼邁耶的「飛機型」平面設計方案。巴西政府在新首都的建設中投入了舉國之力,僅用了三年多就完成了新首都的建設。1960年新首都正式建成,並被命名為「巴西利亞」。因此巴西利亞成為巴西的首都,也是一座歷史只有60年的新興大都會。

空中俯瞰到的巴西利亞好似一架正在翺翔的飛機,也像一只展翅的飛鳥。稍加分辨,便能看到一條水平的中軸線和兩條與其垂直交叉且彎曲的主幹道。水平軸線長6km,寬350m,其東端為三權廣場,這裏是巴西總統府、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政府各部以及巴西銀行的所在地。從東端向西行到中段,主幹道兩側為教堂、劇院、各式商業建築、文化體育建築以及酒店。

中軸線中段向南北兩側延伸,也就是飛機的兩翼,是更多的居民區和商業區。在整個中軸線的最中心則是巴西利亞中央客運站,這裏是整個城市的公交樞紐。而在最西端,則是電視塔、巴西利亞國際機場以及各種工業區。由此可見,巴西利亞的城市布局是隨著中軸線的展開而展開的,功能分區清晰明確。另外,在早在巴西利亞建設之初,為了保持巴西利亞「飛機型」布局不被日後的城市發展破壞,巴西政府就對各行各業和各功能分區在巴西利亞的規模嚴格控制。同時,巴西政府還在巴西利亞周圍建立了八座衛星城,大多數居民區和使領館區都設立在這些衛星城當中。衛星城成為了巴西利亞的有益補充,促進了巴西利亞的人口規模和城市面貌的改善。

巴西利亞作為一個新生的城市,其規劃設計理念處處凸顯了現代主義風格。巴西利亞的地標是中軸線東端的三權廣場。在總體呈等邊三角形的基礎上,建起了總統府、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三座主要建築,代表了巴西民主政治中權力制衡的精神。再往西行,巴西利亞國家大教堂位於中軸線之上,距離三權廣場路程較短。它的外觀是一個白色的傘蓋,既像羅馬教宗的三重冕(象征巴西主流的天主教信仰),又像巴西印第安人的茅草屋頂(象征巴西人的民族精神)。在中軸線最西端的庫比契克紀念館同樣有著極為濃厚的現代主義氣息。它建成於1981年,是為了紀念巴西利亞的奠基者,也是巴西聯邦歷史上最受人民愛戴的總統儒塞利諾·庫比契克。在紀念館門前的紀念碑上,鐫刻著庫比契克總統給巴西利亞的寄語:「在這座面向未來的城市裏,一切都充滿希望。」

二戰後拉丁美洲迎來了經濟騰飛時期,這一時期的巴西人的精神面貌是拼搏的、向上的、自信的,新首都巴西利亞自然寄托了巴西人在經濟騰飛狀態下對於美好未來的憧憬以及對心中理想社會的追求。時過境遷,在依附經濟狀態下,巴西政治經濟水平至今依然是欠發達的,在優秀的城市發展的陰影背後是不可忽視的交通不便利、城市功能隔閡過大、財政危機與城市階級分化帶來的貧民窟問題。

04批判性思考——反思中軸線建設的初衷與新時代語境的現實意義

城市中軸線作為有效組織空間的手段,在城市有機生長的過程中頑強延續,最終成為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歷朝歷代無不追求城市中軸線的建設,希臘、羅馬和印度的古城都離不開「軸」這一要素,【周禮·考工記】中的理想都城模式也為中軸線的雛形奠定了基礎。

中國古代城市往往作為統治中心出現,等級制度也相應成為城市營建中的重要表征,而中軸線作為此類規劃格局中最突出的形態,由居中觀和原始聚類形態產生,串聯了決定整個城市形態的高等級建築群,體現了尊卑有序的價值觀、天人合一的信仰以及「擇中立宮」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之相反,西方城市則多由商業或手工業聚落形成,但政教關系打破了自由生長的平衡,形成以中軸線組織教堂、市場和市政廳等節點的城市布局特征,兼顧市中心繁榮與歷史文化保護的系統規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軸線的發展。

縱觀四海內外,巴黎的中軸線在盧浮宮和凱旋門間,實作了歷史與藝術的浪漫聯動;華盛頓中軸線串聯起的白宮和國會山,凸顯了城市作為政治中心的地位;曾為帝國象征卻被截斷的柏林中軸線,將自然、政治、經濟、歷史排列組合;歷經百年仍在延續的北京中軸線,將內城、外城、皇城、紫禁城一一串聯,充滿儀式感和神聖性。首都城市之外,仍是未解之謎的特奧蒂瓦坎中軸線,向南偏離的「亡靈大道」作為中心組織起脈絡清晰的棋盤布局;滿載人間煙火的成都中軸線,歷經三千年變遷而光輝不息;由「菜籃子」變身的廣州新中軸線,串起的珠江新城和中信廣場奠定了天河區的新城市中心地位。

從墨西哥特奧蒂瓦坎的太陽金字塔俯瞰亡靈大道 圖源veer

中軸線不僅是城市規模與肌理的主導要素,還是建築體形和空間分配的依據,其建立串聯起建築遺產和文化資源、組織起城市建築群並形成不同城市獨有的秩序,空間綜合體的形成使得單一軸線形式中亦有復雜的空間組織邏輯。透過古老建築群解析中軸線上的遺產構成要素,揭示其背後的思想與文化對中軸線的傳承發展意義重大。

但中軸線作為活的遺產,並非一成不變。北京中軸線萌芽於元朝,在明朝調整方位使宮城居中靠北,在20世紀發生了公眾化轉變,奧運公園的建設等重大事件對中軸線做了歷史性的延伸和開拓,中軸線的申遺則又一次深化了其內涵;廣州在改革開放後的城市擴建中串起了代表城市形象轉型的新中軸線,其形成是東郊荒野到城市視窗轉變及國際範與南粵味交融的結果。然而中軸線躍變的背後,城市特色與文化情懷卻從未改變。

廣州珠江新城新中軸線 莫九九_ 攝

歷史上的中軸線幾乎都是國家昌盛時期的紀念物,權力持有者常將其作為彰顯時代精神的存在,公民參與的權益只有在符合政治目標時才會被采納,因而中軸線的建設對城市結構和意識形態都帶來了諸多挑戰。標誌性中軸線的建設契合了新中國歷史背景下的行動邏輯,成為城市化運動的特質產物,這一時期中國城市建設多表現為權力和資本的聯合需要,受中央集權的社會結構影響,自上而下社會動員的便利性促使中軸線快速落實,但城市空間改變引發的城市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問題仍需解決。

上海浦東世紀大道曾是光耀一時的象征,斜穿城市的中軸線體現了決策者打造「東方香榭麗舍田園大道」的憧憬,但百米寬的紅線尺度和過往車流豎起了人流穿行的天然屏障,沒有完整規劃設計便生硬穿越街坊的軸線引發了交通後遺癥和城市的疏離,終究造就了非整治不可的空間問題。那千年歷史遺存的北京中軸線就是完全值得肯定與繼承的嗎?居於城市中央且跨越多數舊城橫向道路的皇城,導致了舊城保護與道路系統間的矛盾,南北延伸後的中軸線也由於房地產開發,影響了城市形態的協調有序。

上海世紀大道中軸線 Rickyzhu 攝

中軸線作為封建皇權和等級制度的象征,這一空間形式在文化「先進性」上具備多少意義?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城市更新的沖突中,城市又是否需要中軸線來成為宏大空間的表現?即使中軸線的存在遺留了諸多城市問題,在新時代仍然面臨著合理改造、有效保護和嚴格控制等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中軸線的完善早已超出了封建都城規劃的範疇,其在經歷最初的城市結構改變後,繼續在無數次的小規模改造中不斷適應市民這一終端使用者的審美和需要,與城市自有的結構與邏輯進一步交融。因此在評判其歷史空間形式的意義時,需考慮不同影響因素與社會力量的累積與演變,承認和尊重人類文化的歷史延續性、多樣性和普遍價值。

05未來展望——從物質實體型軸到創新型概念軸

一個優秀的城市,無不有其獨特的城市中軸線。由城市歷史發展與形態變化可知,城市的「軸向」發展均與生長點給合。中軸線形成於思想的延續、改變於發展的需要、定型於利益的博弈,其歷史承載了人民的故事,在新時代逐漸蛻變成城市的脊椎和動脈。

北京中軸線 鄧偉 攝

傳統中軸線作為城市形態的縮影,受自上而下控制和自下而上生長兩種價值取向的影響,在物質形態上呈現局部勻質而整體拼貼的特征。隨著城市擴張和舊城更新,城市的異質性和割裂特征日益明顯,中軸線實體環境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大多被破壞,建築單體特征趨同,環境意象逐漸減弱,不連續的空間形態促使中軸線演變為實數軸和虛軸結合的形式。而中軸線的有機更新則順應傳統中軸線自身結構和生長規律,重在整合原有功能,形成與自然共生的生態空間格局,延續歷史要素以構建連續的組織結構。

從宏觀的地理格局與城市演進的角度來看,武漢在歷史中的兩條軸分別是南北向的長江和東西向的山系,如果說早已形成的長江主軸代表了城市經濟的繁華度,那新亮相的「山水人文綠道」則更凸顯人文的厚重感。新中軸線作為荊楚文化、長江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合集,其形成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與自然本底的生態格局;在城市統領性的空間結構中,中軸線的一筆延長,更加強調與時代緊密契合的發展思路,進一步統籌了城市從歷史到未來的發展。

一線中軸,承古通今,中軸線上是歷史符號性的故事,中軸線下是古今交融的產物。今天中軸線的活化,是讓故事成為我們文化生活的組成,提升人們對中軸線空間、功能和時間特征的認知度,促進代際公平下年輕人的參與式傳承,記錄時代更叠後普通民眾留下的新風景。

過去,我們在營建怎樣的城市中軸線?未來,我們又需要怎樣的城市中軸線?城市永遠在疊加之中,但中軸線蘊含的記憶需要延續。

參考文獻:

[1]李俊. 廣州近代城市中軸線空間史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003792.

[2]何嘉寧.廣州傳統城市軸線的歷史演進[J].南方建築,2003(04):65-67.

[3]王建國.城市傳統空間軸線研究[J].建築學報,2003(05):24-27.

[4]唐子來,張輝,王世福.廣州市新城市軸線:規劃概念和設計準則[J].城市規劃匯刊,2000(03):1-7+79.

[5]潘忠誠,陳翀,彭濤,李箭飛.「整體」與「延續」的概念和實踐——廣州市傳統中軸線城市設計的思考[J].城市規劃學刊,2007(02):100-105.

[6]陳雨.案例集粹[J].國際城市規劃,2008(01):138-142.

[7]汪芳,吳茜,郁秀峰.北京城市南北軸線與東西軸線的認知比對[J].城市問題,2014(04):37-44.DOI:10.13239/j.bjsshkxy.cswt.140406.

[8]李建盛.北京中軸線與國外重要城市中軸線文化空間和功能比較研究[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19(01):46-58.DOI:10.16255/j.cnki.11-5117c.2021.0006.

[9]董珂.談中西方首都城市軸線發展背景[J].城市規劃,2003(12):89-92.

[10]陳鋒.由歷史都城的中軸線設計想到的[J].城市規劃,2003(04):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