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恩俊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聯合國中文紀念日。
谷雨一名的來歷,據記載與文字始祖倉頡造字有關。【淮南子】中有「古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說。倉頡造字,堪稱人文始祖。黃帝念及他功德蓋世,乃賜以「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天帝感念倉頡造字之功,托夢問曰:「倉頡,你想要啥?」倉頡夢中答曰:「我想要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讓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飯吃」。第二天果真下了一場黃澄澄的谷子雨。人們從此把這天叫作「谷雨」,一直延續下來,成為一個節氣。自2010年開始,谷雨又多了一個身份:「聯合國中文日」,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
「天雨粟」,雖然只是一個傳說,但在農人眼裏,谷和雨就像谷雨的名字一樣,是緊密相連的,那清亮亮、甜滋滋的雨落下來,就像金谷子銀黍子落在渴望的大地上。雨滋潤萬物,谷滋養生靈。谷雨,是和農人最親近的一個節氣,兩個象形字站在一起,那是農人心中的神,那是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歌,那是相互依存的默契。
從字義上講,「谷」和「雨」也是緊密相連的。現代漢語字典裏的「谷」,和繁體的「穀」原本是不一樣的兩個字。甲骨文的「谷」,上邊是兩個重疊的八字,下邊是口形,上部是水流的樣子,下部像水的出口處,表示水流半隱半現地從山口流出,繁體的「穀」,意指稻谷,莊稼和糧食的總稱。作為農作物的「穀」,產於河谷地帶,因此古人多假借同音的「谷」代替「榖」,漢字簡化時合並為一個字,「谷」也就有了川水和五谷雙重含義。「谷」和「雨」組成「谷雨」節氣,智慧地包含了這個節氣的特點。【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
谷雨,「谷得雨而生」,是播種五谷的季節。谷雨,這兩個字生動形象,不僅與字神有關,音韻也美,喊起來更親切。所以,不僅自然界親近谷雨,不時送來谷粒子一樣的喜雨,就連鳥兒也似乎理解「谷雨」這兩個字的含義:「時令過清明,朝朝布谷鳴」(宋·陸遊)。布谷,是和谷雨最親近的一只鳥。它的歌聲也像清亮亮的雨點,敲打著農人的心鼓:「春暮即啼,夜啼達旦……田家候之,以興農事」(明·李時珍)。布谷鳥那一聲接一聲的鳴叫,多麽急促:「布谷飛飛勸早耕,春鋤撲撲趁初晴」(清·姚鼐【山行】)。所以,忙農事的身影,在布谷聲裏揮汗如雨,應了谷雨的節拍,處處呈現繁忙景象,就連小牛犢也都上陣參耕:「小鳥啼煙催布谷,老牛牽犢學春耕」(唐·杜牧【春日郊行】)。那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宋·翁卷【鄉村四月】)。
谷雨正是牡丹花期,因而牡丹又有谷雨花的俗名。古詩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國民間自古就有「谷雨三朝賞牡丹」的習俗。尤其河南洛陽、山東菏澤、四川彭州等地,每年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人們徜徉在花海中,感受著春天的美好氣息。
「谷雨」,和這兩個字的神韻相連的,不僅僅是布谷和雨點合奏的催種聲,也不僅僅是谷雨洗亮的谷雨花姿,還有谷雨茶滋潤谷雨的神韻:「詩寫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是采制春茶的時段,泡一杯谷雨春,品嘗對春天的那份眷戀,希望春意無限,歲月靜好。谷雨也是香椿上市的時候,在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的一些地區,谷雨有吃香餅即香椿芽做的谷雨餅的習俗,不僅醇香爽口,別具風味,且椿與春同音,細嚼慢品,希望留住春天。
(本文作者為詩人,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