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死狗」有啥說法?今年三伏熱嗎?

2024-07-15文化

三伏天位於小暑和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最潮濕悶熱的時期。

「伏天兒」就像是一年中的火爐,它指的是農歷中的「三伏天」,也就是最熾熱的那段時間。三伏天猶如火焰,夾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最悶熱潮濕的日子。可以想象,「伏」就是熱得讓人只能躲起來,不宜動彈。三伏天按農歷計算,大約是在陽歷的7月中旬到8月上旬,持續三、四十天。

入伏

今年的7月15日,農歷六月初十也是庚辰日。這一天,就是入伏的日子!三伏天拉開了帷幕,宣告著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正式開始。

今年的三伏天會不會很熱呢?古人對此早有定論。他們說「伏包秋,涼悠悠;秋包伏,熱死狗」,這句話是什麽意思?「伏包秋」和「秋包伏」分別代表什麽呢?

「秋包伏」

「秋包伏」指的是末伏出現在立秋之後,就像秋天輕輕地包裹住了末伏。這種情況很常見,因為末伏通常會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來。所以,末伏大多數時間都會在立秋之後出現。

因此,不難理解「秋包伏,熱死狗」這一說法的緣由。這是因為秋天雖然來了,但伏天卻只是被秋天包裹而沒有離開。由於立秋後還有末伏,秋後的氣溫並不會立即下降。即便秋意漸濃,末伏的暑氣依然未散去,涼爽的感覺還需等到出伏甚至處暑之後才會到來。

「伏包秋」

「伏包秋」指的是立秋和末伏在同一天的情況。這種難得的現象在1990年至2020年的30年間,僅僅出現在1991年、1993年、2012年和2014年這四年。這四年裏立秋和末伏在同一天。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伏包秋」。

末伏持續十天,當立秋和末伏在同一天時,距離出伏也只有短短十天。因此,這段炎熱期不會像「秋包伏」那樣漫長。這才有了古人所說的「伏包秋,涼悠悠」。

今年的立秋定在八月七日,末伏在八月十四日,而出伏則在八月二十四日。立秋後的十六天裏,熱浪仍舊不退,這就是所謂的「秋包伏」。如此長時間的「包裹」,意味著今年的三伏天不僅炎熱,還會持續很久。

或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麽在夏至這一天,北半球太陽高度角最大、日照時間最長,熱浪不至,而真正的酷暑卻在三伏天(大暑前後)才來臨呢?

這種現象的基本原因是因為地球上的海洋、陸地和空氣冷熱產生的過程中需要時間來吸收和散發熱量。大約在夏至或冬至後一個月,也就是大暑或大寒前後,才是最熱或最冷的時期。地球上的熱量收支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從大寒到夏至,太陽輻射如同不斷增加的火力,使得地球吸收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氣溫逐漸升高;從夏至到大暑,盡管火力稍減,但吸收的熱量仍多於散發的熱量,因此氣溫繼續升高,直到大暑前後達到最高值。這就是為什麽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三伏(大暑前後)。#圖文夏日征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