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說「何」聊「奚」:「何」以中國?「奚」以前行!

2024-06-30文化

潘朝暉/文

最近研究漢字,發現「何」與「奚」居然存在某種關聯,現分享如下:

漢字「何」的基本字義:

漢字「奚」的基本字義:

「何」與「奚」都常被用作疑問代詞,此時二者相通。

我就很疑惑:這是為什麽呢?

於是,我從說文解字角度去尋找答案。

一、關於「何」

「何」,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其形如「人肩扛兵戈或農具(鋤鐮)」。

若肩扛兵戈,則是肩負衛國之責;

若肩扛農具,則是肩挑養家之任。

所以,「何」的本義是「肩負」,但此義後來被「荷」取代——負荷。

而「何」在實際套用中常被用作代詞、副詞:

肩負的是「什麽」責任?

「為什麽」要肩負這些責任?是為了「誰」?

為了這些責任要去往「哪裏」?

實作這些責任要「怎麽」做?有「多麽」艱難?

……

二、關於「奚」

「奚」,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已頻繁出現。

「奚」,從「爫」從「幺」從「大」。(在金文中有時無「爫」)

關於「奚」的造字本義,傳統觀點認為是「以繩索綁縛某人」——即把「幺」視為「繩索」,故將「奚」解讀為「罪奴」。

對於「奚」的「罪奴」說,個人認為值得商榷。

個人對「奚」的造字本義解讀有三:

1.對甲骨文「奚」的第一直觀感覺是「梳辮子」——將眾多發絲組譯成發辮。此「幺」應視為「辮子」,其內涵是「匯聚」,是「積小成大」。

此義在「谿」(今作「溪」)字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谿(溪)」,山間的小河流。眾多的谿(溪)「匯聚」在一起,「積小成大」就變成了大江大河。

典型例子:閩江——福建是山地丘陵密布的省份,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內的閩江就是由眾多的山間之「溪」匯流成「江」的。(如圖所示,「匯溪成江」像極了梳辮子)

2.對甲骨文「奚」的第二直觀感覺是「頂重物」——用頭頂重物搬執行走。

之所以有此感覺,就是因為曾見過緬甸的「頂罐族」表演。

北韓(族)人也喜歡「頂水」,甚至將其發展出了「頂水舞」和「頂水競走」等。

此外,中國境內的彜族和傣族等也有「頂物」傳統,非洲的部落中也有此習慣。

「頭頂重物」其實是人類先民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的一種「省力」妙招。

那「頂物」為什麽會在華夏漢族中消失了?個人揣測與儒家文化有關——成年後,男要束冠女要及笄,這種發型顯然不便於「頂物」。

3.對甲骨文「奚」的第三直觀感覺是「騎頸頸」——又叫「騎大馬」,東北話叫「騎gěnggěng」。此「幺」應視為「幼兒」,其內涵是「肩負」,是「家族傳承」。

三、「何」與「奚」的關聯

綜上可得:

1.「奚」的本義之一是「頭頂重物」或「肩騎幼兒」,其內涵是「負重」。

所以,「奚」應釋為「負重的(人)」:

【周禮·天官·冢宰】中說的「奚三百人」,此「奚」是名詞,指「負重者(搬運工)」。

【周禮·秋官·禁暴氏】中說的「凡奚隸聚而出入者,則司牧主,戮其犯禁者」,此「奚」是形容詞,指「負重的」。同理,「奚奴」與「奚隸」類似,是指「負責搬運」的奴隸。

(註:在先秦,奴隸也有分工,比如有的充當歌舞娛伎,有的負責生活起居,有的承擔苦力勞作……)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中沙和尚就是典型的「奚」,但他不是「奴隸」。

「奚」只是可以用於形容「奴隸」而已,本身並不是特指「奴隸」。

2.當「奚」解讀為「肩騎幼兒」時,其與「何」的「肩扛兵戈/農具」就產生了關聯,二者都有「肩負(責任)」的意涵。

既然「何」可作代詞,那麽「奚」自然也能作代詞使用——即作代詞時,「奚」與「何」相通。

另外,在唐代古音和一些南方方言中,「奚」的讀音與「何」很接近。

3.在先秦,族名、國名、地名、姓氏等往往與「生存繁衍」相關。

「何」肩負的是農具/兵戈(養家/衛國),故被用於姓氏。

「奚」肩負的是子女(子巳傳承),故被用作族名、地名、姓氏等。 (如果「奚」作「罪奴」解,那是完全說不通的)

寫在最後:

突然想起蘇心的那句——「哪有什麽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每每最危難時刻,總有一群人站出來負重前行。

此時此刻,我只想說:「何」以中國?「奚」以前行!

這是今天的閑扯

個人思考,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