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傳統的喪葬觀念中有這樣一個說法:孝子女在親人去世的時候是必須要哭的,哭的越傷心就表示子女內心越是不舍親人的離去,就越是孝順。反之如果哭的聲音不夠大或者是不夠悲傷則會被外人詬病,甚至會被扣上「不孝子」的帽子。
於是乎一些愛惜名聲的孝子賢孫便開動腦筋使用「鈔能力」想到了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請人哭喪」。直到現在呢我們在一些葬禮上也能夠看到那種職業的「哭喪人」,就是這麽來的。
請人哭喪,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習俗他不是一種單純的民間習俗,而是傳統喪事中的一種規範的喪事禮儀。 在【儀禮---士喪禮】中就有記載:「乃代哭,不以官。」意思是說,士有喪,主人哭不過來,直接由親友代為哭喪。
講到這裏相信大家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講究「禮」與「孝」的時代,為什麽會允許「請人哭喪」這種行為呢?父母離世,子女痛哭不是人之常情嗎?請人哭喪不是亂了綱常嗎?
之所以 在儒家喪葬理念成為主流的古代能夠允許這樣的行為,其實與我們喪葬中的很多規定有關,最直接的就是「居喪」期間對親屬的行為規範。
按照傳統的喪葬規範,子女守孝期間有很多事是不能做的, 就像我們現在講的:不能洗漱、不能睡覺、忌煙酒、忌葷腥。而在傳統的禮儀文本 【禮記---間傳】中有:「斬衰三日不食,齊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緦麻再不食,士與斂焉,則壹不食。」意思就是說孝子女三日不吃飯。 親人離世還有心情吃飯,這不是大逆不道嘛,但是也有相對人性的規定,如果這個人有病或者年齡大了那可以破例。
所以一個正常人,在食物攝入不足的生理狀態下,再加上失去親人悲痛不已的心理狀態下,他的狀態是非常糟糕的,可能站都站不起來。就說我們在一些傳統的地方一些葬禮上我們還能夠看到很多孝子賢孫都會杵一根棍子,叫「哭喪棒」也有叫 「孝杖」 的。這根棍子是用來做什麽的呢?就是用來「扶哀痛之軀」的。傳說第一個用「哀杖」的就是孔子,因為給自己母親守靈,導致身體虛弱,出殯的時候站不起來,就杵了根棍子。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古代守靈、守孝這些規定,他是很嚴格的,有些規定甚至很沒有人性,會對孝子女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不僅如此,另一方面。傳統喪葬中對「哭」的規定也是有要求的。首先不同的儀式中要哭。 按照傳統喪葬流程有 初終哭、招魂哭、沐浴哭、飯含哭、小殮哭、大殮哭等等,紛繁復雜的儀式中需要親屬不斷地投入感情,這也導致哭泣變的異常頻繁,甚至成為一種負累。 我們常說「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但是「哭」這種感情他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反應,是被動的情緒釋放,而不是一種可以控制自如的心理反應。
最後,就是喪禮花費的時間來說是漫長的 。既需要家屬參與喪葬的各個儀式環節,還需要接待來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 可謂是事無巨細、俗事纏身、分身乏術。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需要有人來「暫代」諸多事宜。
正是由於古代對守孝人員的幾乎苛刻的生活規範以及哭在喪禮上頻繁的套用,導致守靈的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都難以為繼,但為了喪禮在不違背「禮」的情況下能夠順利進行,「請人哭喪」這種行為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傳統喪葬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且一直保留到現在。
所謂「生盡孝死盡哀」強調的就是父母健在的時候要竭盡全力的盡孝,父母去世之後也要表達深切的哀痛之情,而親屬的「啼哭」是最能夠直觀的體現這種哀痛,所以才會對「哭喪」有著這樣的要求。但是這種說法與另外一種論調似乎相矛盾,那就是「盡哀而至」。 「盡哀而止」講的是「居喪期間,一方面盡哀,一方面又不宜因為過度的哀傷而傷害身體。」 這個跟孔子的提倡的喪禮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強調在喪禮上內心真誠的情感,所謂的「發乎情、止乎禮」。其實由此可見我們的喪葬理念一直是在發展的、在提高的。只不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得不到普及和傳播而已。
現在「請人哭喪」這種現象其實很少了,相信大多數看到這種情形的人都不會跟古人一樣認為這家人有多孝順,反而可能會在心裏覺得:這家人有點欲蓋彌彰的嫌疑。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意見不能代表大家,更不能說喪家都是這樣的心態。畢竟傳統的喪葬他確實是有「喪事喜辦」的民俗,因為喪家能夠借此機會來展示自己的財力。
當然最初的「請人哭喪」那確實是有他的歷史原因和文化內涵,反應的是古人質樸的「孝道」思想。 反觀現代社會,人們不在嚴格的遵循古代守孝的日常禁忌,該吃吃該喝喝,不謹言慎行註意自己儀態而談笑風生,就這種情形之下, 在當今社會,這樣的時代和背景之下再有「請人哭喪」這種心思的話,似乎真的就是有點「居心叵測」了。
成為歷史的東西就應該在歷史博物館裏,發揮不了作用,能讓人感受當時的歷史文化氣息就好。「 哭喪」這種傳統文化(確實是一種傳統文化,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曲調、內容之類,其實很有文化價值的。)是很有歷史特色、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還是值得被留存的供詩人瞻仰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
【殯葬說】說殯葬,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殯葬小知識,歡迎大家點贊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