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毛澤東為胡喬木修改頌原子彈成功爆炸詩詞

2024-10-25文化
1964年10月16日15時(台北時間),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60年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胡喬木寫了不少詩詞熱情謳歌。這些詩詞經毛澤東修改後,於1965年1月1日在【人民日報】第7版刊登,總題為【詞十六首】。同年9月29日,【人民日報】第6版又刊登了胡喬木的【詩詞二十六首】,此後,其他報刊紛紛加以轉載。

20世紀50年代,在中共中央開展研制原子彈、導彈尖端事業後,胡喬木對中國尖端事業也是非常關心。1958年10月,胡喬木陪同毛澤東參觀火箭和衛星模型等相關展覽,在一些文章中也偶有論及原子彈等尖端武器,而在他的詩作中則有專門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熱情謳歌。這些詩詞經毛澤東修改公開發表,引起反響。本文對毛澤東為胡喬木修改詩詞所涉原子彈相關內容進行梳理,還原兩位革命戰友兼詩友的一段深情厚誼,展現毛澤東和胡喬木對中國尖端事業的關心。

胡喬木

毛澤東為胡喬木改詩

胡喬木頗具詩人特質,一生當中有幾個時期都曾活躍詩壇。早在學生時代,1937年胡喬木就有新詩問世,延安時期也發表過新詩,還寫過幾首歌詞。到20世紀60年代,胡喬木「由於一時的風尚」也開始嘗試寫作舊體詩。1964年10月至1965年6月間,胡喬木寫的一組詞【詞十六首】和一組詩詞【詩詞二十六首】,先後受到郭沫若、陳毅等人的獎譽。更重要的是,這都是在毛澤東的鼓勵下寫出來,也是經過毛澤東精心修改後並直接指示相關報刊發表的。毛澤東對胡喬木詩詞的修改,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中留下了記載,胡喬木在詩集【人比月光更美麗】後記中也有較為詳細的說明。

閱讀毛澤東的修改及其與胡喬木的交流過程,可以看出毛澤東對胡喬木舊體詩詞創作的關心與支持,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毛澤東本人的詩詞創作觀。毛澤東接到胡詞後,經歷了這樣幾個環節:

一是「終日把玩推敲」。從1964年10月下旬胡喬木將13首詞的未定稿寄往毛澤東處請求閱正,到1965年元旦正式公開發表,前後約兩個半月的時間,毛澤東收到胡喬木4封信,給胡喬木傳回三個修改稿。

二是「再三悉心修改」。說「再三」是有根據的,除「三個修改稿」外,胡喬木與毛澤東的秘書還透過電話交流過毛澤東的意見及胡喬木本人的想法。據筆者在胡喬木【人比月光更美麗】初版後記中提供的材料統計,毛澤東對胡喬木詞的修改涉及28首,計47處。

三是「新年發表為盼」。毛澤東不僅為胡喬木改詩,而且還為發表費心盡力。毛澤東將1964年12月胡喬木為一組詩詞寫的【引言】及【十六首】送交詩刊編輯部。12月30日,毛澤東給【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和【人民文學】負責人劉白羽寫信,指示報紙新年元旦先發表,刊物轉載。

由於創作並和毛澤東通訊討論交流創作經過和修改意見之時,胡喬木是在杭州養病,並不知曉毛澤東對他的詩詞會「如此偏愛」。胡喬木在一封信中說,毛澤東對有些詞句的修改「實有點鐵成金、出奇制勝之妙」。據劉白羽回憶,葉劍英在胡喬木詞刊發前曾偶然讀到毛澤東的批改後說:「一字千金呀!」

此後,胡喬木又在1964年11月至1965年9月間創作詩詞多篇,仍然經過毛澤東的指點、修改、定稿,並指示在【人民日報】1965年9月29日刊載。胡喬木這次發表的作品以【詩詞二十六首】為總題,其中【七一抒情】之一寫道:「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揮將日月長明筆,寫就雷霆不朽文。指顧崎嶇成坦道,笑談荊棘等浮雲。旌旗獵獵春風暖,萬目環球看大軍。」

這兩次發表時間也頗耐人尋味,一次在新年元旦,一次是國慶紀念日前夕。這些詩作因適應當時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的需要,又富有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著名詩詞評論家周振甫兩番詮釋,文學批評家王季思對【詞十六首】作了講評。

【菩薩蠻】五首

進入1964年,中國的尖端事業相繼取得重大進展。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舉國歡騰,舉世矚目。胡喬木在【詞十六首】中,直接以原子彈爆炸為主題的有【菩薩蠻】五首。【菩薩蠻】原有詞題:「中國原子彈爆炸」,經毛澤東改為【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原子彈爆炸】。在毛澤東看來,中國原子彈爆炸的那一天,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性時間節點。

這五首雖為舊詩體,但詞意清新,通俗易懂。毛澤東的修改提升了原作的意境。

其一:「神仙萬世人間鎖,英雄畢竟能偷火。霹靂一聲春,風流天下聞。風吹天下水,清濁分千裏。億眾氣淩雲,有人愁斷魂。」抒寫中國人民頂住壓力研制核武的「偷火」壯舉,直呼原子彈的成功爆炸,勝似一聲春雷驚聞天下。其中,「英雄畢竟能偷火」句,原作「英雄不信能偷火」,依趙樸初意見改為現句。

其二:「昂昂七億移山誌,忍能久久為奴隸。雙手扭乾坤,教天認主人。浮雲西北去,孔雀東南舞。情景異今宵,天風挾海潮。」「浮雲西北去,孔雀東南舞」兩句,據胡喬木給讀者汪誌偉的信中說:「這裏都有雙關的意義。前句既可指原子雲向西北飛散,也可指赫魯曉夫下台。後句既可指北京演出【東方紅】大歌舞(十六日晚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觀看),也可指原子雲狀如孔雀開屏。」最後兩句原作「風景異今宵,長歌意氣豪」,經毛澤東修改為現句。

其三:「攀山越水尋常事,英雄不識艱難字。奇跡總人為,登高必自卑。登臨何限意,佳氣盈天地。來者盡翹翹,前峰喜更高。」毛澤東將原詞中的「此生不曉」改為「英雄不識」,回應了第一首「偷火」者的浩然之氣,在這些英雄的字典裏是沒有「艱難」二字的。唯有不斷進取,才能喜登更高山峰!

其四:「西風殘照沈昏霧,東方紅處升霞柱。霧暗百妖橫,霞飛四海騰。霞旗揚四海,壯誌驚千載。願及霧偕亡,消為日月光。」前兩句把當時人們關於「東風壓倒西風」的認識表達得淋漓盡致。作者原在最後兩句旁加註說:「這裏的‘願及霧偕亡’,是說我們主張,把我們的核武器和帝國主義的核武器一齊銷毀。不能作別的解釋。」顯然,這是對中國政府核爆當天聲明主張的詩化表達。毛澤東閱後寫了「不必加註,讀者不會誤會」這個批註。

其五:「從來歷史人魔戰,魔存那得風波晏?此日攬長纓,遙看天地清。長纓人卅億,垓下重圍密。魔倒凱歌高,長天風也號。」後兩句原作「魔盡凱歌休,濯纓萬裏流」,郭沫若曾建議「休」字改為「悠」,認為「凱歌是永恒的,不能停止」,若改為「長」字,則「流」字可改為「江」。經毛澤東修改為現句。收到毛澤東的改稿後,1965年12月2日,胡喬木即致函毛澤東表示:「這對我是極大的鼓勵,非常感激」,並說「三首詞結句的修改對我是很大的教育」,而「三首詞結句」就包括了這【菩薩蠻】之五的結句。

休向英雄誇核彈

1965年5月14日台北時間10時,中國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核試驗。新華社的新聞公報說:「這次核試驗,是繼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顆原子彈之後,中國人民在加強國防、保衛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方面的又一個重大成就。」第二次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而且是透過飛機空投方式進行,在全世界又一次引起巨大震動,在詩人心中也會留下漣漪。因此,在1965年9月公開發表的【詩詞二十六首】中,也談及了原子彈,這些詩句傾註了胡喬木對中國第二次核試驗的感悟。

【七一抒情】其四全詩為:「六洲環顧滿瘡痍,豕突狼奔獵者誰?肝膽誓分兄弟難,頭顱不向寇仇低。自由合灑血成碧,勝利從來竿作旗。休向英雄誇核彈,欣榮試看比基尼。」

據胡喬木說,「六洲環顧滿瘡痍」一句,「滿」原作「尚」;「休向英雄誇核彈」,「英雄」原作「健兒」;「欣榮試看比基尼」,原作「欣欣猶是比基尼」,公開發表的文本均經毛澤東修改定稿。「比基尼」,確有所指,是美國曾經進行原子彈試驗的一個小島。

中國研制出核武器,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訛詐和核壟斷。同時,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的核武器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國承諾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願意和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一道,為徹底銷毀核武器而努力。

胡喬木刊發在1982年7月1日【人民日報】上的一首七律詩中有雲:「紅墻有幸親風雨」。作者解釋說:「紅墻指中南海。風雨由‘春風風人,春雨雨人’脫出」,詩句表達了作者對毛澤東發自內心的感激之情。

毛澤東與胡喬木以創作、修改、討論、交流詩詞這種特有的方式,謳歌中國原子彈的爆炸成功,闡發對待核武器和核戰爭的態度,不僅成為中國政壇的一樁歷史奇觀,同時也在中國詩壇留下一段趣話。

(宋澤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