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陜西關中「十大怪」具體指的什麽?到底有多怪?

2023-12-31文化

行走在中國各地,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各地基本都流傳有當地特色的「八大怪」順口溜。

這些順口溜有以大區來命名的,比如「東北八大怪」等;有省級別的,比如「河南八大怪」、「湖北八大怪」等;還有地市一級的,比如「青島八大怪」、「南京八大怪」、「成都八大怪」等;也有區縣級別的,比如「北京天橋八大怪」等。

有些地方因民族眾多,形成的「怪」現象就更為復雜,比如雲南、重慶、海南、新疆等地還有「十八大怪」之說。

真可謂是,「百裏不同風,十裏不同俗」。

之所出現如此豐富的民俗文化,與中國土地的幅員遼闊以及民族眾多是分不開的。

歷史上,因受氣候、民族、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原因的影響,各地的人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外地人對此充滿了好奇和新鮮感,經過總結提煉之後,稱之為各地的「八大怪」現象。

陜西省也有自己的「八大怪」,分別是面條像褲帶、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帕帕頭上戴、鍋盔像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板凳不坐蹲起來、秦腔不唱吼起來。

其實把「陜西八大怪」稱為「關中八大怪」更為合理一些,因為這些風俗習慣僅出現在陜西關中一帶。

陜西省地理緯度跨度極大,從北向南存在著陜北(黃土高原為主)、關中(渭河平原為主)、陜南(以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為主)三大自然條件、文化差異巨大的區域。

因此,關中一帶的風俗習慣不能代表整個陜西。

有著豐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陜西關中地區,沿襲歷史民俗,形成了生動有趣「八大怪」。

有些人在原有「八大怪」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盆碗分不開」和「睡覺枕石塊(磚塊)」,湊成了「關中十大怪」。

這些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關中人千年來的一種傳承。

關中第一怪,面條像褲帶。

關中人為此還編寫了一首打油詩:三秦面條真不賴,搟厚切寬像褲帶。面香筋道細又白,爽口耐饑燎的太。

自古以來,因為關中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也就形成了關中人以面食為主的生活習慣。

對於關中人來說,一天不吃面就難受。面食已經深入關中人的骨髓。

單就面條來說,關中人可以做出幾十種花樣,如biang biang 面、棍棍面、韭葉面、岐山臊子面、旗花面、等等。

面條像褲帶指的就是這其中的biang biang面,說的是面的長度和寬度。

關中人對吃面特別講究,做面條也是一項技術活。

揉面是第一道關,面如果揉不到位,做成的面條經過水煮後會斷成節,有些會成糊狀。

第二道關就是搟面,面如果搟不好,會薄厚不一,最終的面條也會糊掉或者夾生。

第三道關就是切面了,如果切面的技術不行,形成的面條就會寬窄不一,讓人沒有食欲。

過去在關中地區的農村,女孩子出嫁之前都要學會搟一手好面,這不但是娘家良好家風的體現,更能使女孩子受到婆家的賞識。

關中第二怪,房子半邊蓋。

這也可以用一首打油詩來形容:鄉間房子半邊蓋,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風擋雨又耐寒,冬暖夏涼好運來。

中國傳統的家居房屋都是「人」字形結構,關中民居中只有「上房」或者「安房」才采用這種結構,廂房的結構一般是「人」字的一半,關中人稱其為「廈子房」,俗稱「揭北子」。

這種建房結構是關中地區獨有的民居特色,這與陜西關中地區的風土人情是分不開的。

關中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四季分明,旱澇保收。因此,造就了關中人口眾多。

關中雖然是平原地帶,但由於人口眾多,可耕種的土地相應就比較緊缺。民以食為天,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為了把更多的土地用來耕種,建房的莊基面積自然就要縮小。

今天的關中農村,大部份家庭的莊基面積也就十米寬,不足三十米長。有些地方莊基面積更小,這都是自古形成的傳統。

為了在有限的莊基上修建出更多的房間,關中人就創造出了這種半邊蓋的建房結構。

另外一個就是關中地區地處西北內陸,屬於典型的大陸性幹燥氣候。幹旱且風沙大,冬季漫長而又嚴寒。

這種半邊蓋的房子和「安房」組成關中特有的四合院,冬天既能保暖還能防風沙。

這種半蓋的廈房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收集雨水,關中雖然河流眾多,但是大部份地區還是缺水的。

收集的雨水會流入專門修建的水窖中,既能當做生活用水,還能澆菜洗衣。

關中第三怪,姑娘不對外。

這裏也有一首打油詩可以對景:長安建都十幾代,人傑地靈春常在。風調雨順生活好,陜西姑娘不對外。

其實自古以來,大多數地區的姑娘都不遠嫁,只是在關中地區,這種現象更為突顯,人情味也更濃郁。

長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的關中地區,唐以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裏,都是京畿之地。這裏土地廣袤肥沃,風調雨順,物產豐富。

生活在這裏的關中人衣食無憂,逐漸形成了「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思想觀念。在「玩龍玩虎不如玩黃土」的小農時代,這種思想也算正統。

正是因為關中人生活殷實,因此沒有外出謀生的壓力。

對於關中男人來說,與其為了事業,離開家鄉四處闖蕩,他們更願意將自己封閉在關中這塊故土上,享受自由自在、豐衣足食的生活。

既然關中可以選擇到優秀的郎君,這裏的姑娘自然愛嫁本地郎了。

關中第四怪,帕帕頭上戴。

同樣用一首打油詩來總結:陜西農村老太太,花格帕帕頭上戴。防曬防塵又防雨,潔手擦汗更風采。

在過去關中的鄉間,經常會見到頭頂手帕的老太太手拄著拐杖,邁著三寸金蓮慢悠悠的踱步。

那個年代,老太太頭頂的手帕絕對是關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現代的女性出門,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等都成了必需品。但是過去關中的女人可沒這麽幸福,黃土高原上風刮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

一塊整端漂亮的布做的手帕就成了她們的最佳選擇,頭頂手帕即可防曬,又能阻止塵土弄臟頭發,風也不會吹亂頭發。

婦女在外勞作時,如果沒有隨身攜帶毛巾的話,手帕就可以用來擦汗抹灰,實在既實惠有美觀。

今天,各種帽子早已取代了手帕。帕帕頭上戴也逐漸走入了歷史。

關中第五怪,鍋盔像鍋蓋。

同樣用一首打油詩來總結:餅大直徑二尺外,又圓又厚像鍋蓋。陜西把餅叫鍋盔,裏酥外脆易攜帶。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關中人,對鍋盔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因為那個年代,鄉村的孩子上學都有過「背饃」的經歷。當年的饃主要就是鍋盔,因為它能久放,便攜帶。

鍋盔的歷史悠久,傳說產生於秦時的軍中,當時秦軍四處征戰,為了攜帶的幹糧不易發黴變質,便發明了鍋盔。

在過去的關中地區,烙制鍋盔用的鍋可不是一般的小鍋,而是用來做十幾人飯菜的大鍋。

這樣的鍋直徑約在七八十公分,而且這樣的鍋上面用的鍋蓋也是隆起的,所以說烙好的鍋盔就象鍋蓋一般大小,一般模樣。

烙制鍋盔也是一個技術活,也是關中婦女必須掌握的做飯技巧。

面粉經過發酵後,讓面醒過勁兒。講究點的還會加入少量精鹽和雞蛋,以保證面質勁道。

然後將醒好的面經過揉、摔、捏、拍、撚、壓、搟等多道手法,使面糅合的十分均勻。

之後用專門的搟面杖,慢慢地把面團搟成一張大餅的模樣,厚度要適中,不能太厚也不能過於薄。

烙制鍋盔最重要的環節就在「燒火」上,過去關中鄉村烙制鍋盔「燒火」專用麥稭稈,因為用麥稭稈燒火容易掌握火候,火候的大小決定著鍋盔的顏色和質地。

火候大了鍋盔容易烙糊,火候小了鍋盔無法熟透,所以燒火和烙制鍋盔要相互配合好。

燒火的同時,鍋中的鍋盔還要不停地轉動,隨著鍋盔底面顏色的變化,還要把鍋盔翻過來烙另一面,反復轉動和翻面。

隨著鍋盔逐漸熟透,撓一撓鍋盔,如果發出清脆聲音的同時,鍋盔上面還有白色撓痕,就證明鍋盔熟透了,可以出鍋了。

出鍋以後的鍋盔黃裏透焦,焦裏透黃,咬著酥脆,吃著香甜。再加上油潑辣子,那真是人間美味。

關中第六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有一首打油詩這樣描述:雖說川湘能吃辣,老陜吃辣讓人怕。辣面拌鹽熱油潑,調面夾饃把飯下。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鐘,愛吃。而且吃得精細,吃出了文化。這一點,恐怕連同樣愛吃辣的四川人和湖南人都不能比擬。

關中人吃的辣椒,是當地特產的一種秦椒。秋天秦椒收獲之後,人們便把紅透的秦椒用線串起來,掛在幹燥、通風的屋檐下。

等秦椒風幹之後,清洗幹凈晾幹,再放入加了少許油的熱油鍋中烘幹。

烘幹秦椒過程中的火候非常重要,火候過大,秦椒容易糊,會導致秦椒最後的口幹發苦;如果火候過小,秦椒水分除不盡會導致不容易搗碎。

烘幹後的秦椒分批次用藥碾人工碾成粉末,或者用姜窩將秦椒砸成粉末,形成辣椒面。

這裏要特別註意,陜西的辣椒面必須要用藥碾或者姜窩,或者碾子人工制作,這樣的做成的油潑辣子才有味道,用機器攪碎的辣椒面吃不出秦椒特有的香味。

油潑辣子的做法並不復雜,但是同樣的辣椒面,每家做出的味道卻不同。

先把辣椒面放入碟子或者碗或者其他容器中,加入少許鹽,然後再將適量的菜子油在鐵鍋中加熱。

這個油的溫度很有講究,油溫過高,辣椒面會焦,做出的油潑辣子味道發苦。

油溫過低,缺少了秦椒的香味,而且油潑子會有一股生菜籽油味,油溫控制在七八成熟即可。

然後將熱油澆在辣椒面上,一邊澆油,一邊攪拌,等到辣椒油冷卻以後,就可以食用了。

當然,油潑辣子還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來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潑辣子奧妙無窮。

關中第七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一首打油詩對此有形容:老陜脾氣真古怪,有凳不坐蹲起來。問他為啥不坐著,他說這樣很自在。

在關中地區的鄉村有一大景觀,那就是「蹲景」。

只見有的人蹲在地上,有的人蹲在凳子上聚集在一起吃飯、抽煙、聊天,這種「蹲景」在世界上可謂是獨一無二。

在別人看起來很遭罪的事情,但是在關中人看來這是一種享受。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實屬一種硬功夫。

關中人把蹲叫「圪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人們就有席地而坐的風俗。

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將膝蓋並直端坐於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壓在雙腳後跟上。

晉代以後,雖然關中地區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但此時的姿勢有了稍微的改變,膝蓋不著地了,大腿壓在小腿肚子上,就變成了蹲姿。

於是乎,想蹲就蹲,此風俗也就沿襲了下來。

關中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有打油詩雲:民風淳樸性彪悍,秦腔花臉吼起來。台下觀眾心歡暢,不怕戲台要震翻。

在陜西,無論男老少,都會唱上幾句秦腔。秦腔表演的唱腔,對於外地人來說,猶如「吼」一般。

似乎只有「吼」才能表達出秦人的坦蕩胸襟,以及那種悲而不愴、哀而不傷的精神氣質。

陜西的歷史厚重,自炎黃時代起,陜西人就在華夷胡漢之間,見慣興衰榮辱,大苦大樂。他們面對苦難,也不得不平靜、淡然。

於是,陜西人以堅韌著稱,也始終追求內心的豁達與自由。再能堅忍,再多堅韌,也需要釋放,於是便有了「吼」。

當然,秦腔的「吼」不是簡單的「喊」。歡苦唱腔、十三門角色,都有嚴格規矩。

清代,秦腔曾一度殺出關中,攪亂京華,抗衡昆曲。辦堂會、唱秦腔,曾是關中一帶乃至西北的勝景。

大秦之腔,大嗓寬音,直落直起,既有渾厚深沈、悲壯高昂、慷慨激越,又兼備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也可以淒切委婉,悠然蕩漾。

秦腔,是一門既又嚴謹,又接地氣的藝術。

關中第九怪:盆碗分不開。

有打油詩曰:老陜飯碗特別大,面條菜肴全盛下。一碗能把肚填飽,老碗會上把話拉。

過去關中人吃飯的碗分為幾種,最大的碗稱為「老碗」或者「品」,僅次於「老碗」的稱為「二碗」,然後就是最小的「小碗」了。

最大的「老碗」,在外地人的眼中就猶如他們平時使用的盆。

傳統的關中「老碗」,主要產於耀州(今銅川市耀州區),屬於青花粗瓷。這種「老碗」深而圓,容量大。

這種碗最大的優點是省事,關中鄉間的人們,吃飯時總是喜歡端著一碗飯出門紮堆,邊吃邊聊。

這樣一「老碗」的飯菜絕對管飽,絕對不會再來第二碗,也不影響聊天的中斷。

關中人的秉性就像這「老碗」一樣,骨子裏卻透著一種樸實和憨厚勁兒。

關中第十怪:睡覺枕石塊(磚塊)。

有一首打油詩是這樣說的:三秦大地莊稼漢,不愛軟枕愛石塊。冰涼堅實有奇效,醒腦提神金不換。

枕頭是一種睡眠工具,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光與枕頭作伴,在睡眠中渡過。枕頭對於人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枕頭的分類也五花八門,古人曾將枕頭區分為冬枕、夏枕或軟枕、硬枕。

老一輩的關中人,對於硬質的枕頭情有獨鐘,而對那些柔軟的枕頭嗤之以鼻。

硬質的枕頭,主要以木質、石質為主,有些人也會選擇磚塊作為枕頭。

夏季的關中地區,也是酷熱難耐。在那個沒有制冷條件的年代,硬質的枕頭要比軟質的枕頭更為舒服和實用一些。如果選擇軟質的枕頭,三天兩頭就要換洗,實為不便。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一些「舊怪」已經不合時宜,逐漸結束歷史舞台。同時,一些「新怪」又開始誕生,登上全國各地的「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