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起心動念,可以跂聖

2024-06-21文化

文/紫語心說

這一天,五月梅雨,像風像霧。

天色陰暗,風熱氣潮,梧桐樹下,薄霧繚繞。 眼看著又到梅雨季節,柵欄之外的薔薇枯了又新,這雨卻淡定地隔雲遠望。

望著樹下的霧,念著蓮上的露,感到 四時的情趣,似自然迴圈的情理。 前腳剛踏進室內,身後果然嘩啦呼啦地舞動著雨跡。

驟雨送清涼,梅雨催愁緒。 什麽是情趣? 物語中記述這麽一個情景。五月梅雨季節,一日難得天晴,光君悄悄去探訪花散裏。

他回憶往事如煙,不禁潸潸淚下。「這時,傳來杜鵑鳥的聲聲啼鳴。源氏心想:它是否追逐我的足跡而來呢?這種情趣著實艷美。」

「荒園淒清無人訪,檐前橘花引客來」,在這樣的氣氛裏,麗景殿女禦幽怨地吟道。 這就是自然與情感的交織,哀而不傷,怨而不怒。

有道是,慎終如始,要停止抱怨。抱怨和哀怨是兩個概念。抱怨是責怪別人,哀怨是反觀自己。一個人能夠反思自己, 起心動念,慎始慎終,知過能改,可以跂聖。

這是修行的一個內涵。一個人如果能修正自己, 精神修養,不斷向上,即使犯錯,也能遷善。 這樣的人,可以企及聖人的境界。

同樣都涉及女德修養,【女四書】說教意味較濃,【源氏物語】則類似於日記式的告白。回顧自身,筆者讀書寫作的初衷,不過是修身修心。寫著寫著,變成了中日文學的比較。

【女四書】在可讀性方面,略遜於物語日記。這是因為,平安王朝的女性文學,都是采用自白的方式,註重自我情感,反而感動他人。

感動、感應、感化、感召,其實就是在傳遞能量。 為什麽現在很多人喜歡傳統文化?因為古代社會除了有法理,還有情理。 情理就是感應的一種展現。

【女範】中有一個故事。齊侯帶兵討伐魯國,看見女子舍棄小兒子而抱著大兒子逃避兵亂。按理說,人們都是更加疼愛小兒子。這位女士卻說:「大孩子是已故兄長的兒子。我答應他撫養遺孤。現在遇到困難卻把侄兒拋棄,就是不仁不義。」齊侯感慨道,「一個女子都能深明仁義,這是謹守禮義的國家,我怎麽可以討伐呢?」於是與魯國講和,汗顏退兵。

這個典故被稱為「義姑棄子留侄,而卻齊兵」。【左傳】中說,禮義廉恥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用在這裏再合適不過了。

筆者認為,「天人合一」就是自然對人的感召。 還有一種解釋是,萬物都要修道,自然與人「莫不尊道而貴德」,當情理上升到天理,天道的執行規律,傳統的祭祀文化,就容易理解了。

古人把祭祀看成教育的根本。 只有先後相承,才能延續不斷。如果不祭祀先祖,後代也不能獲福。夫妻結合是為了繼承宗廟社稷。「宗廟享之,子孫順之」,可見傳統文化的重要。

#原創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