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雨傘的來歷

2024-05-26文化

傘是一種提供陰涼環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傘,最早稱為蓋,【古今註】裏說,華蓋,黃帝所作也。可見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傘具。相傳,黃帝造傘,是為了與蚩尤打仗。當時烈日當空,看不清敵軍陣勢,他就命人在戰車上,撐起了一種叫華蓋的用具,用來遮擋陽光。這一戰黃帝大勝而歸,當時的人們都說是華蓋保佑了他,於是華蓋就成了皇權的象征。皇帝走到哪,它就跟到哪,專門用來擺造型。但當時的華蓋就是用一根長棍支撐的圓形布蓋,要兩三人才能擡起,且無法收攏。

對於真正能隨身攜帶又收放自如的雨傘的發明,民間有種種傳說,流傳較廣而又有文字記載的是魯班。據說魯班在鄉間為百姓做活,媳婦雲氏每天往返送飯,遇上雨季,常常挨淋。魯班在沿途設計建造了一些亭子,遇上下雨,便可在亭內暫避一陣。亭子雖好,總不便多設,再說夏季雷陣雨,說來就來,以至「迅雷不及掩耳」。雲氏突發奇想,「要是隨身有個小亭子就好了」。魯班聽了媳婦的話,茅塞頓開,就依照亭子的樣子,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於是世界上第一把「傘」就這樣問世了。而據【玉屑】記載,傘是魯班的媳婦雲氏為關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明的。魯班在外做工,常常冒雨做活兒,一天,雲氏看到魯班設計的亭子,突發奇想,為什麽不能造一個隨身攜帶的亭子來擋雨呢?於是她采摘藤條,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把雨傘。

起初,人們用輕薄的竹子作為傘的骨架,用光滑的絲綢作為傘面,即輕薄又美觀,但是,絲綢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完全屬於少數貴族的產物。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發現在紙上刷上桐油,可以大大提升紙的韌性和防水性,於是開始將油紙用作傘布,這樣的傘就具備了防水、防折疊的效能,而且更便宜,更輕便,走入千家萬戶。後來,江南一些文人墨客,在紙上繪畫,讓傘面多式多樣的同時又更具美感和藝術感。因此油紙傘,也成為了江南的主要元素。

元代詩人薩都剌一首【雨傘】,形象聲動的描述了雨傘的形態、制作過程、套用及作用。

【雨傘 】元·薩都剌

開如輪,合如束,剪紙調膏護秋竹。

日中荷葉影亭亭,雨裏芭蕉聲簌簌。

晴天卻陰雨卻晴,二天之說誠分明。

但操大柄常在手,覆盡東西南北行。

譯文:

開啟如同車輪,合攏如同束帛。用竹子作骨架,覆蓋上剪好的油紙。

太陽當頭時撐著,猶如一葉葉荷葉;雨中撐著,簌簌雨聲,猶如打在芭蕉葉上,聲聲悅耳。

晴天時能遮蓋出一片陰涼,雨天能營造出一片晴空,晴天雨天的說法顯而易見。

只要把傘柄穩穩操控在手裏,任你走遍天下也不用有什麽顧慮。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於元順帝至正十五年( 公元1355年),當時天下群雄鼎力,割據一方。這首詩主要的寫作手法便是「托物言誌」,整首詩歌都是圍繞「傘」這一意象來寫的。詩中上半段寫傘的形態,傘如何做成的。開啟如同車輪,合攏如同束帛。「剪紙調膏護秋竹」敘述了傘的制作材料以及具體工序,以竹為骨,上覆油紙。「日中荷葉影亭亭」采用比喻的手法寫出張開的雨傘像亭亭玉立的荷葉;「雨裏芭蕉聲簌簌」用雨打芭蕉聲比喻雨打傘蓋的聲音。下半段由晴雨的變化轉入議論,「晴天卻陰雨卻晴」一語雙關既寫傘之用又寫時代之變。「但操大柄常在手,覆盡東西南北行」,透過寫擁有傘便可任行天下來諷刺掌握大權者,側面寫出對那些一旦操執權柄便任行天下者充滿憤慨之情。

「日中荷葉影亭亭,雨裏芭蕉聲簌簌」寫的是它的功用,晴天之時可以打傘遮擋刺眼的陽光,下雨之時遮風擋雨。只要有傘,晴天無曝曬之憂,雨天無淋雨之虞。有傘無傘是兩重天。這裏的「傘」既指生活中所用之傘,也暗指官場的「保護傘」,任何人都想靠近它,擁有它。那些人一旦權柄在握,便可翻雲覆雨。有人評價這首詩「下半首憤疾刻露,殊少蘊藉」。「憤疾刻露」說的是此詩較為直接,抒發的感情較為直白,抒發一種憤世嫉俗的情感,缺少含蓄。稍微有些素養之人便能理解其喻指的含義,詩人表達的是對那些手握權柄便肆意妄為者的不滿與憤慨之情。

在詩人筆下,傘的形態特點形象傳神:

其一是操作簡單:開啟如同車輪,合攏宛如束帛。

其二是用料簡便:以竹為骨,上覆油紙。

其三是方便實用:撐著它,烈日炎炎,像是有碩大的荷葉遮擋陽光;陰雨綿綿,如同雨打芭蕉,聲聲悅耳。

其四是功用奇妙:有了傘,即便是晴空萬裏烈日當空,也能如同陰天一樣,避免太陽的暴曬;縱然是陰雨綿綿暴雨如註,也能宛如青天一樣,免遭雨絲的苦楚。簡單說,有傘是一重天,沒有傘則是另一重天。

這裏,句句都在寫傘,而且就是人們日常使用的傘。然而,細細品味,又似乎不全是寫傘:

其一,傘的開與合約某些人的是與非,好與惡,獎與罰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翻開歷史,看看那些重權在握的權貴們,翻雲覆雨的功夫不是比傘的開合還嫻熟嗎?

其二,對沒有傘的人而言,就得頂烈日,倍受煎熬;就須迎風雨,嘗盡苦楚。有了對「傘」的期許,尋找「保護傘」成了一門絕技,於是努力靠近「傘」成了一種夢想。

其三,一旦「大柄」在握,便可天馬行空,「東西南北」恣意行。你不會寫字,可以是書法家;胸無點墨,可以勝過大文豪;還可以指鹿為馬、翻雲覆雨……

這,就是薩都剌所生活的時代的現實,也是【傘】所包蘊的深深的無奈與嘆息。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

兩首以傘為謎底的謎語,謎面唯美淒婉,富有詩意:

一、

偶因一語蒙擡舉,反被多情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也,倚門獨自淚淋漓。

詩中「語」諧「雨」,「情」諧「晴」,「淚淋漓」指雨水從傘上往下流。

二、

害了相思病,身體瘦如柴。

巴得團圓時,不覺淚滿腮。

「瘦如柴」即是指傘收起來了,「團圓時」「淚滿腮」則是形容下雨時撐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