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說苑政理卷188奪伐暴盜

2024-06-20文化

01

譯文

子貢擔任信陽令,去向孔子辭行。孔子說:「力之順之,因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

子貢疑問道:「我從小就和讀書人打交道,讀書人難道還會做這樣的事麽?」

孔子說:「這能力不行的人去打擊有能力的人,這就是我說的奪。能力高的人打擊能力不行的人,這就是我說的伐。法令不嚴格卻要嚴苛地執行,這就是我說的暴。把別人的功勞算在自己的身上,這就是我說的盜。讀書人真的要偷盜點什麽,還必須得偷盜財物才算偷盜麽?我聽說啊,那些知道怎麽當官的人,他們總是能在法律的框框裏讓百姓得到實惠;那些知道怎麽當官的人,總是忽略法律侵害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麽會產生民怨的原因。當官的人啊,最重要的就是處事平糊,面對財物能夠保證廉潔,只要做到這兩樣,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主動隱藏他人的長處優點,就是妒賢嫉能。主動曝光他人的短處缺點,就是傳說中的小人。不註重修煉自己卻天天嘰嘰歪歪的人,不能夠讓人親近。總是說別人的長處優點的人,就像是授人玫瑰手有余香還沒有什麽壞處。總是說別人的短處缺點的人,得不到什麽好處自己卻傷了人和。所以說,讀書人就應該謹慎的說話,先嚴格要求自己再嚴格要求他人。謹慎的說話,要做到一口唾沫一顆釘。」

02

原文

子貢為信陽令,辭孔子而行。孔子曰:「力之順之,因子之時,無奪無伐,無暴無盜。」

子貢曰:「賜少日事君子,君子固有盜者邪!」

孔子曰:「夫以不肖伐賢,是謂奪也。以賢伐不肖,是謂伐也。緩其令,急其誅,是謂暴也。取人善以自為己,是謂盜也。君子之盜,豈必當財幣乎?吾聞之曰:知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為吏者,枉法以侵民,此皆怨之所由生也。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廉平之守,不可攻也。匿人之善者,是謂蔽賢也;揚人之惡者,是謂小人也;不內相教而外相謗者,是謂不足親也。言人之善者,有所得而無所傷也;言人之惡者,無所得而有所傷也。故君子慎言語矣,毋先己而後人,擇言出之,令口如耳。」

03

子貢 :即端木賜,字子貢,孔門十哲之一。我們的老朋友了,他是孔子最有錢的學生。當然,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也遠勝於孔子,曾經擔任魯國衛國的國相。

04

這一篇就是孔子對子貢講道理的。我總結的這一篇的核心應該是作為官員,說話做事要謹慎。因為,官員的一個舉動一句話造成的影響,比我們這些泥腿子可大得多。

而之所以對官員有這樣的要求,還是為了發覺人才以及安定百姓。

但是如果我們不把這個事當成對官員的標準,而是把他當成是對我們現代普通人的標準,其實也沒什麽問題。

如果,我們都能按照這個標準做事的話,確實是能稱得上是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