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科普書單·新書|錯把妻子當帽子

2024-07-08文化

【復雜:誕生於秩序與混沌邊緣的科學】

[美]M.米曹·沃爾德羅普 著,集智俱樂部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4年2月版

本書以群像傳記的形式,生動記錄了復雜科學聖地聖塔菲研究所的誕生時刻。它不僅是一個獨樹一幟的研究所的故事,更是系統思維的啟示錄:從對古典主義經濟學的顛覆到重新思考達爾文的進化論,從凝聚態物理到叠代囚徒困境,從亞馬孫雨林的經濟決策到地震的分布規律,從人工智能到遺傳演算法……本書借眾多人物之口描繪了如何跨領域地系統思考,並啟示我們:這個世界並非現成地存在著,而是無時無刻不在動態變化,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理解並直面這真實世界中的復雜性。本書著者M.米曹·沃爾德羅普(M. Mitchell Waldrop)是威斯康辛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著名科學作家,自由撰稿人。他曾是【科學】雜誌的資深作者,【自然】雜誌社論版塊和專題編輯,還曾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從事媒體事務。

【缺陷之美:自然、科技與生存之鑰】

[英]彼得·湯森 著,趙倩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2024年7月版

在現實中,完美是虛構的。我們技術的每一個方面都是基於我們所使用的材料的不完美之處的理解和開發。缺陷是我們使用金屬、玻璃、電子產品、電腦、光纖和建築材料的關鍵。在整個化學工業中使用的催化是依賴於不完美的,在生物學和醫學中廣泛的現代進步也是如此。本書作者深邃地洞察到,我們往往被引向一個虛構且完美的理想化方向,這種趨勢使我們傾向於忽視任何形式的不完美。在這本書中,他力求打破這一思維慣性,並堅定地表明,在諸多情境中,贊美不完美不僅合理,更富有深刻的意義。本書著者彼得·湯森是一名實驗科學家,蘇塞克斯大學物理學榮譽教授,曾在9個國家的學術界、國家實驗室和工業領域工作過,在包括不完美的固體物理、離子註入、發光、玻璃、光電子、光子學、考古學、癌癥檢測和光子探測器等多種主題方面獲得了專業知識。

【第一性原理:21堂科學通識課】

[英]馬庫斯·喬恩 著,周自恒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2024年7月版

本書以第一性原理為核心,系統梳理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多個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知識,形成了一個完整且連貫的科學知識體系。全書分為21個章節,每個章節講述了一個科學主題的核心知識點,內容涵蓋從重力到黑洞,從狹義相對論到全球暖化等各種熱門的科學話題。本書作者馬庫斯·喬恩是BBC科學欄目常駐嘉賓,他於1982年畢業於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天體物理學碩士學位,目前擔任【新科學家】雜誌宇宙學顧問。

【升維思考的四種方式:用統計思維、互動思維、混沌思維、復雜思維幫你做對工作、生活和學習決策】

[瑞典]戴維·森普特 著,胡小銳 譯,中信出版·鸚鵡螺,2024年4月版

這本書描述了幫助我們看穿一切、獲得真相的四種重要思維方式,它們分別是統計思維、互動思維、混沌思維、復雜思維。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著我們對過去如何評價,告訴我們未來要做什麽,並幫助我們去理解周圍的世界。本書著者戴維·森普特(David Sumpter)是曼徹斯特大學數學博士,數學科普作家,瑞典烏普莎拉大學套用數學教授,曾在牛津大學獲得英國皇家學會院士。他的研究範圍非常廣泛,尤其擅長跨學科研究,如機器學習、人工智能、魚群和蟻群的集體活動,以及足球運動背後的數學原理。

【伽利略的望遠鏡:一件天文儀器引發的變革】

[意]馬西莫·布錢蒂尼 [意]米凱萊·卡梅羅塔 [意]法蘭高·朱迪切 著,劉一坤 譯,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2024年5月版

1610年被稱為望遠鏡元年。自此以後,人類與天空的關系被這個兩端裝有透鏡的圓筒徹底改變了。望遠鏡超越了人類視覺的極限,借助它凝視天空會發現: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這本書聚焦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講述了由眼鏡制造商發明的「玩具」望遠鏡如何經伽利略之手,演變為精密的科學儀器,最終導向星空奧秘的發現,在當時的世界興起波瀾。三位科學史教授搜集了海量的日記、筆記、信件、檔案、年表等文獻,用這些歷史的痕跡再現了400多年前伽利略對星空的觀察、【星空報告】的發表與傳播,以及顛覆性觀點引發的一系列戲劇性故事,還原了一段完整而傳奇的歷史。本書著者馬西莫·布錢蒂尼(Massimo Bucciantini)是意大利錫耶納大學科學史和意大利當代文學史教授;米凱萊·卡梅羅塔(Michele Camerota)是意大利卡利亞裏大學科學史教授;法蘭高·朱迪切(Franco Giudice)是意大利貝加莫大學科學史教授。

【量子霸權:量子電腦革命如何改變世界】

[日]加來道雄 著,蘇京春 譯,中信出版集團,2024年6月版

量子電腦之所以被冠以「終極電腦」稱號,是因為它是技術層面帶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次飛躍,將為我們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活方式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正因為意識到這場革命即將帶來深刻影響,所以世界上許多領頭雁公司都選擇在這項新技術上斥以巨資。資本競爭似乎比技術競爭更激烈,各國政府也紛紛投入資金,加速量子技術方面的研究。汽車制造商、醫學研究人員和咨詢公司都押註於量子計算,以設計更高效的車輛,創造拯救生命的新藥,並簡化業務。但這僅僅是開始,人類面臨的任何問題都有可能被量子電腦解決。本書講述了這個令人興奮的科學前沿,以及激動人心的爭奪人類未來的競賽。本書著者加來道雄(Michio Kaku)是世界知名物理學家,科學暢銷書作者,超弦理論創始人之一,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理論物理學教授,畢生致力於量子理論研究。

【雙縫實驗和量子力學:一個簡單的光學實驗如何串起不確定的量子世界和確定的經典世界】

[印]阿尼爾·阿南塔斯瓦米 著,祝錦傑 譯,中信出版集團·鸚鵡螺,2024年6月版

我們在中學物理課都會學到,一道光穿過兩道狹縫後將會發生幹涉形成明暗條紋,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雙縫實驗。如果只讓單個光子進入器材,光子竟然也會自己與自己發生幹涉,在多次實驗後同樣形成明暗條紋。更神奇的是,一旦研究者試圖探測光子到底透過了哪道狹縫,幹涉條紋即刻就消失了,仿佛能感知到我們的意識一般。杜文·楊在19世紀早期設計了這個模型,以證明光像波一樣運動,這與艾薩克·牛頓的粒子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近一個世紀後,艾拔·愛因斯坦證明了光以量子或粒子的形式存在,這個實驗成為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之間關於現實本質的激烈辯論的關鍵。可以說,雙縫實驗串起了人類對物質世界規律,乃至現實本質的探索。十年又十年,一個又一個假設,科學家們以這個實驗為藍本,回答了關於宇宙結構的越來越深的問題,它也催生了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本書中,作者周遊世界,穿越歷史,深入探索了我們尚未了解的物質現實的最小尺度,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兼具科學與美感的畫卷。本書作者阿尼爾·阿南塔斯瓦米是【新科學家】雜誌的前任副主編和現任顧問,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科學寫作專案客座編輯。

【震撼物理學史的十天:物理學家如何改變日常生活】

[英]布萊恩·基利格 著,徐彬 宋爽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2024年9月版

本書探討了物理學史上十個重要突破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現代世界。從牛頓的「原理」到互聯網的誕生,本書按時間順序展示了這些突破的重要性。書中介紹了一些廣為人知的成就,如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和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也包括一些不太為人所知但同樣重要的成就,例如克勞修斯的熱力學。每章都提供了事件發生的背景、科學家簡介、突破的理論和實踐,同時展示了這些突破對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影響。書中還展望了未來的「第十一天」,探討了各種可能性。布萊恩·基利格(Brian Clegg)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曾在牛津大學研習物理,一生致力於將宇宙中奇特領域的研究介紹給大眾讀者。本書著者布萊恩·基利格(Brian Clegg)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著名科普作家。曾在牛津大學研習物理,一生致力於將宇宙中奇特領域的研究介紹給大眾讀者。

【大國航天】

中國航天博物館 著,中信出版·墨貍,2024年4月版

【大國航天】包含【大國航天 載人·火箭】和【大國航天 衛星·探月】兩冊,由中國航天博物館官方授權、組織專家學者嚴格審定,內容涉及載人飛船、運載火箭、衛星和探月工程。同時,還公布了近500張珍貴的圖片。其中,【大國航天 載人·火箭】以「神舟系列」與「長征系列」的發展事跡為主要內容,【大國航天 衛星·探月】以「大小衛星」與「探月工程」的發展流變為主要內容,旨在幫助讀者深入淺出地了解中國航天發展成就。

【垂向時間:地質學家的計時簿】

[美]馬西婭比約內魯德 著,林葳 譯,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後浪,2024年7月版

就像顯微鏡和望遠鏡擴充套件了人類的視野,地質學也是一種鏡頭,讓我們能夠以一種超越人類經驗限制的方式見證時間。本書在講述地球演化史與人類對地球認知的發展史的同時,帶我們用地質學的思考方式來認識地球、海洋和大氣的時間韻律,理解我們身處的人類世環境,面向可持續的未來。本書著者馬西婭比約內魯德(Marcia Bjornerud)是勞倫斯大學的地球科學和環境學教授,她是一名構造地質學家,重點研究地震物理和造山運動。

【地震與火山:地球的創造與淪陷】

[英]基婭拉·瑪麗亞·佩特羅 [意]羅拔·斯坎多內 [英]艾力斯·惠特克 著,鄧柯彤 譯,浙江教育出版社·後浪,2024年4月版

地球並不平靜,時刻運動中的板塊以地震和火山彰顯自己的活力。作為兩種自然現象,地震可能會給人類造成滅頂之災;而噴發的火山一方面將地球內部物質送至地表,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以及現代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一方面也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無法脫離地震與火山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在了解這兩種自然現象的基礎上找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預防自然災害的辦法。本書將結合近幾十年來的最新研究,探討地震與火山活動的形成機制、相關影響,並闡釋預警與預防措施。本書著者分別為基婭拉·瑪麗亞·佩特羅,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地球科學部巖石學與火山學主導研究員;羅拔·斯坎多內,意大利國家地球物理和火山研究所,維蘇威火山天文台助理研究員;艾力斯·惠特克,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與工程專業地球系構造學高級講師。

【借地而生:寫給地球人的土壤生命史】

[法]馬克-安德烈·瑟羅斯 [法]阿諾·拉法林 著,劉成富 章赟菡 徐晨 譯,高瑞賀 審訂,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記號Mark,2024年7月版

土壤是世界的起源,它支撐、滋養並保護著世界。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和微生物種類繁多,它們以令人驚奇的方式生活和覓食,這種多樣性確保了陸地生態系的正常運轉。土壤還能滋養海洋、調節河流流向、改變氣候,是生命世界中強大而驚人的構造。但遺憾的是,幾千年來,由於對土壤缺乏了解,我們一直在以城市化、不適宜的耕作方法和汙染等方式破壞土壤。土壤正因侵蝕而消失。作者帶領我們在土壤的組成成分和豐富的生命形式之間展開一次壯麗地下之旅,向讀者介紹了被我們踩在腳下的土壤,以及鮮為人知的地下世界,讓我們重新建立起與自然世界失去的聯系。最後,他樂觀地展望了我們如何將優質的土壤傳給後代。本書作者馬克-安德烈·瑟羅斯(Marc-André Selosse)是真菌學家、植物學家,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

【化學元素發現史】

[英]菲利普·鮑爾 著,左安浦 譯,重慶出版社·雙又文化,2024年8月版

本書按照時間順序,以高度視覺化的方式呈現了過去三千年的元素發現史,系統地介紹了已知118種元素的性質、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態和它們在人類生活中的套用等各方面的趣味知識。它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如何理解萬物的構成,以及化學如何從制造和嬗變物質的試錯工藝發展為理性的現代科學。本書著者菲利普·鮑爾(Philip Ball)是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員,【化學世界】雜誌董事成員,2019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開幕式主持人,BBC「科學的故事」欄目出品人。

【拿破侖的紐扣:改變歷史的17個化學分子】

[加]潘妮·拉古德 [美]傑·布勒森 著,李鳳陽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未讀,2024年7月版

1812年6月,拿破侖率60萬雄師遠征俄國,卻以慘敗告終。關於其敗因,有一種說法最離奇——「都是紐扣惹的禍」。原來,錫制紐扣在酷寒中會崩解為碎屑,以致法軍受困於冰天雪地。若無此插曲,整個歐洲的命運是否會截然不同?本書深入挖掘了17種化學分子的傳奇故事,如同錫制紐扣那樣,它們展示了表面上互不相關的事件之間,實則存有驚人的化學聯系。這些分子推動了早期的地理大發現,促成了眾多宏偉的工程壯舉,引領了醫學領域的變革;甚至在性別角色、法律制定和環境保護,乃至我們的吃穿用度等方面,也留下了深遠的烙印。本書著者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是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化學教授;傑·布勒森(Jay Burreson)是資深套用化學家,曾從事海洋生命化合物的研究工作。

【解碼生命:破解遺傳密碼的競賽與20世紀以來的分子生物學革命】

[英]馬修·科布 著,羅心宇 譯,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2024年7月版

在本書中,作者回顧了自孟德爾開創性的豌豆研究以來,科學界對遺傳現象和遺傳資訊、DNA的組成與結構、基因與DNA的關系等問題的認識歷程,並以偵探小說般的筆觸描述了在雙螺旋結構被發現後,多國科學家展開的一場破解遺傳密碼的競賽。在遺傳密碼的破解過程中,誕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分子生物學。從轉基因作物到人類基因組計劃,從基因療法到基因編輯,從人工合成生命到用DNA儲存的唱片,分子生物學引發的革命今天已經觸及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使一個又一個科幻小說中的情節成為現實。本書著者馬修·科布(Matthew Cobb)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動物學教授、神經科學家、科學作家,出版過多部科學史題材的作品。

【戰鬥吧,蝗蟲博士!昆蟲學家的撒哈拉歷險】

[日]前野·烏魯德·浩太郎 著,曹逸冰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年6月版

本書作者對蝗蟲嚴重過敏,兒時就著迷於昆蟲,復讀考上大學,誤打誤撞開始了蝗蟲研究,苦讀多年卻發現日本根本不需要蝗蟲博士。前途未蔔之時,遙遠的非洲爆發蝗災,他賭上自己的人生,遠赴撒哈拉,決心要實作夢想、拯救非洲。他在西非長期矢誌不渝地研究沙漠蝗蟲的生物學奧秘和防治技術,成為一名國際知名的蝗蟲鬥士。本書作者前野·烏魯德·浩太郎是昆蟲學家,人稱「蝗蟲博士」,他1980年生於日本秋田縣。神戶大學自然科學研究博士,日本農林水產業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職於京都大學白眉中心。因在非洲的研究活動受到認可,被當地授予「烏魯德」(某某的後裔)之名,以此為筆名勉勵自己。

【生而為野】

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組委會 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2024年6月版

本書從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110000余件全球投稿中,精選出219幅國際級佳作,用精彩的影像和凝練的文字,講述「為野而生」的自然攝影師與「生而為野」的野生生物邂逅共鳴的故事,讓真實的自然走入人心。中國野生生物影像年賽是全球第一個由中國人主辦的同類別國際大賽,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中國國家地理·圖書與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承辦。

【性與美:顏值的前進演化史】

[美]邁克爾·瑞安 著,余湉 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原力,2024年4月版

借助先進的神經科學和前進演化生物學手段,以及作者自己對巴拿馬叢林深處的小型南美泡蟬的重要研究,作者探討了幾個關鍵的問題:為什麽動物認為某些特征是美的,而另一些則不是?還有,動物是否擁有與生俱來的對性的審美?如果有,它的根源又在哪裏? 作者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於大腦——尤其是雌性的大腦中,她們才是生物演化這部木偶戲的幕後演員,引導著雄性前進演化出了美的特征。本書著者邁克爾·瑞安是美國得州大學動物學克拉克·哈布斯動物學講席教授,也是巴拿馬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是性選擇、配偶選擇和動物交流領域的頂尖研究員。

【成癮的深淵:大腦暗藏的致命誘惑】

[美]朱迪思·格裏塞爾 著,李倩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心智·新思,2024年6月版

藥物濫用是全球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作為一位知名的神經科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正在康復的成癮者,作者以感同身受的筆觸,深入剖析了這場災難的科學本質。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揭示了藥物的作用機制及其對大腦的危險控制,重點闡釋了濫用藥物會給大腦和行為造成怎樣的變化,還為對抗眼下泛濫的成癮問題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新見解。本書作者朱迪思·格裏塞爾(Judith Grisel)是國際知名神經科學家,巴克內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長於藥物成癮神經機制的研究。

【傷痕之歌:疼痛的黑暗歷史】

[巴基斯坦]海德·瓦萊奇 著,劉曉燕 譯,貴州人民出版社·後浪,2023年10月版

在本書中,作者對急性和慢性疼痛的解讀使其超越了生理現象,上升為一種社會現象。他透過殖民、種族和性別的棱鏡,將我們體驗和表達疼痛的各種方式放入歷史的語境,探討了疼痛的文化意義,從一線醫生兼慢性疼痛患者的身份出發,挖掘了疼痛背後我們感受到的情緒,追溯了過去和當前社會應對疼痛的方法。疼痛不僅僅是一種疾病,因此也不能僅靠醫學手段消解。在未來,慢性疼痛的緩解依然要透過人文關懷獲取答案。本書著者海德·瓦萊奇2009年畢業於巴基斯坦當地一所醫學院,後前往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現為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杜克大學醫療中心心臟科醫師。

【馬桶裏的黃金:關於人體產出物的奇妙科學】

[美]布林·納爾遜 著,劉小鷗 譯,浙江人民出版社·潮汐Tides,2024年6月版

本書透過挖掘、分析和匯總越來越多的營養學、微生物學、演化生物學研究,揭示了另一重真實,我們的消化道是一個小型生態系、一副至關重要的器官,而我們的產出物更了不得:它能夠揭示我們的飲食問題、營養和健康水平,用於公共衛生監測,抗擊細菌感染,還原犯罪現場,開發清潔能源,甚至去挖掘不同歷史階段人類生活的細節。本書著者布林·納爾遜(Bryn Nelson)是科學作家、微生物學家,華盛頓大學微生物學博士。

【退燒簡史】

甄橙 主編,2024年5月版

這是一部以「退燒」為主題的原創科普圖書,簡明梳理了東西方探尋退燒方法的歷史,饒有趣味地講述了各種經典退燒手段的來由及其背後故事。作為一種典型的身體異常表現,發熱在人類的認知與治療歷史中逐漸從疾病變為疾病的癥狀。中西醫在各自文化的影響下走向了不同的治療退燒的探索道路,其中有分歧,也有交流互鑒,但最終都是為了守護人類的健康。作者甄橙是北京大學醫史學研究中心教授,在藥物史、疾病史、醫學學科史、醫學博物館等方面的研究頗有建樹。該書由作者聯合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相關專業的師生集體創作而成。

【看見看不見的世界】

[日]伊藤亞紗 著,徐嘉憶 黎曉言 譯,南海出版公司·新經典文化,2024年6月版

看不見的人,是感知「世界的另一種樣子」的專家。他們用手閱讀,用耳朵眺望,把腳當做探照燈;還能透過語言借他人之眼,用幽默態度翻轉種種「不便」。作者經過與視障人士的長期相處,從空間、感覺、運動、語言和幽默五大主題,帶領我們一起走進「看不見」的世界。在那裏,當視覺消失,身體生長出意想不到的嶄新可能。伊藤亞紗(ITO ASA)是東京大學博士,東京工業大學博雅研究教育院(ILA)教授,MIT客座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美學和現代藝術。從小立誌成為生物學家,卻因不滿大學的生物教育劃分過細、沒能展現出對生命的宏觀視野,大三時由理轉文。

【錯把妻子當帽子】

[英]奧利弗·薩克斯 著,趙朝永 譯,湖南文藝出版社·博集天卷,2024年4月版

作者以其專業的知識背景,以紀實文學的形式、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將腦神經病人的臨床案例,寫成24個深刻感人的故事。24個故事中的病人都因腦神經疾病,生活受到嚴重影響;但與這種殘缺相伴相生,他們身上也都有著某種天賦。他們以自身尚存的能力與天賦為抓手,頑強地突破了疾病帶來的限制,擁有了精彩甚至可稱輝煌的人生。這對我們普通人的啟迪是——生命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但也總能自行尋找出路。本書作者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猶太人高知家庭,2015年病逝於美國紐約,他是英國神經學家、博物學家、科學史學家。

【我們時代的神經與精神疾病】

[美]艾歷·坎德爾 著,喻柏雅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後浪,2024年7月版

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元透過非常精確的連線相互交流,但這些連線可能因損傷或疾病而改變,也可能在發育過程中無法正常形成,甚至根本無法形成。如果困擾人類的很多疾病與大腦硬件出問題有關,那許多汙名化和歧視就站不住腳。作者以短小精幹的篇幅,綜合當前學界的最新研究,闡明孤獨癥、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癡呆、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頓病、焦慮癥、創傷後應激障礙、精神病態行為、成癮障礙等神經與精神疾病背後的生物學機制,解析究竟大腦出了什麽狀況,為什麽出狀況,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書著者艾歷·坎德爾(Eric R. Kandel)195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與文學專業,1956年在紐約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他一生致力於神經科學的前沿研究,因在記憶儲存的神經機制研究中做出重大貢獻,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大腦前進演化簡史】

[美]布雷特·斯特卡 著,漆璇 王穎 楊彥 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2024年6月版

作者將人類學、動物學、博物學、社會學、心理學、遺傳學和古基因組學融合在一起,展示了我們大腦精彩、偉大、意義非凡的前進演化史,不僅包括人類大腦自地球上生命誕生以來是如何產生和前進演化的,還有隨著神經科學和技術在21世紀的發展,它可能會走向何方。本書作者布雷特·斯特卡2005年獲得維珍尼亞大學醫學博士學位,2006年在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生物精神病學實驗室完成博士後工作。

【和你的手一起思考】

[美]蘇珊·戈爾丁-梅多 著,崔航蔚 譯,中信出版·鸚鵡螺,2024年3月版

我們都知道有人用手說話,但他們知道自己在用自己的手說話嗎?我們的手勢可以揭示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可以與我們講出來的話形成矛盾,還可以傳遞出我們甚至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想法。在本書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一直被忽視的手勢其實對我們的思考、學習和交流都至關重要。手勢是在每一個文化和語言中都能找到的普世的人類行為。哪怕我們意識不到其存在,我們的手勢也是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份。本書著者蘇珊·戈爾丁-梅多(Susan Goldin-Meadow)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系和比較人類發展學系比爾列斯·拉姆爾特聘教授,教育委員會委員。

【世界之門:感官的故事】

[英]艾殊利·沃德 著,高天羽 譯,九州出版社·理想國,2024年5月版

本書介紹的是感官的運作——不止視聽嗅味觸五感,也不止人類的感覺。作者利用感官生物學的新近發現,用生動的筆觸和富有奇趣的案例,揭示了人類如何與環境、與彼此進行感覺互動,人類又能從鳥類、魚類、甲殼動物、蚯蚓乃至微生物的感覺生活中學到什麽,並匡正了關於感覺的一些流俗看法。本書著者艾殊利·沃德(Ashley Ward)是悉尼大學生命與環境學院動物行為學教授。

【認知重塑: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逆轉認知衰退和思維老化】

[美]李察·雷斯塔克 著,田盈春 譯,中信出版集團·鸚鵡螺,2024年7月版

2020年年初,世界衛生組織釋出了【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列出了2000—2019年全球十大死亡原因。盡管阿爾茨海默病是全球第七大死亡因素,但它在全球不同收入群體中的發病率分布並不平均。一個國家越發達,經濟越穩定,其公民患癡呆癥的風險就越大。這是一本教你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認知障礙的綜合指南。在這本書中,你將了解什麽是阿爾茨海默病,如何診斷阿爾茨海默病,我們應如何應對阿爾茨海默病,以及我們應如何看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個群體。本書作者李察·雷斯塔克博士是美國腦神經科學權威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已出版20本關於大腦的書籍,如【大腦】【意識】。

【醫生的愧與怕:情感如何影響醫療】

[美]丹妮爾·奧弗裏 著,黃沛一 譯,譯林出版社,2024年5月版

借由一個個震撼的臨床故事,一場場真誠的醫患采訪,一項項權威的調研數據,以及對個人經歷的勇敢自剖,作者展現了醫生從喜到悲、從怒到愧的復雜情緒光譜,也揭示了這些情感從何而來、為何普遍,又怎樣滲透到診療的每一個細節中,最終影響患者的治療。丹妮爾·奧弗裏(Danielle Ofri)是紐約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美國醫師協會成員,現任紐約大學醫學院臨床教授,在美國最古老、最大型的醫院之一貝爾維尤醫院擔任內科醫師近30年。

【機器夥伴:人機協同的未來時代】

[英]彼得·馬修斯 [美]史蒂文·格林斯潘 著,智越坤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2024年6月版

如何調整工作以利用機器人技術與自動化的最新成果?目前該技術存在哪些局限性?如何解決?哪些套用最可能受益?不同套用如何實作技術協作?這些問題體現出作者對自動化協作的深刻理解。他在數據庫完整性、資訊系統管理和決策支持等方面的豐富經驗在本書中得到了充分展現。本書著者彼得·馬修斯(Peter Matthews)是一位英國作家兼研究科學家,他在IT領域擁有超過40年的豐富經驗;史蒂文·格林斯潘(Steven Greenspan)是一位擁有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的學者,他曾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和印第安納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

【機器如人:通往人類智慧之路】

[美]朗奴·J. 布拉赫曼 [加]赫克托·J .萊韋斯克 著,智越坤 譯,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科書院,2024年6月版

本書深入探討了如何在人工智能系統中融入廣泛、強大的常識,而非僅僅依賴狹隘、專門的專業知識。書中提出了一種賦予人工智能系統常識和有效推理能力的創新方法,探討了我們如何信任自主機器做出決策的關鍵問題,並明確了值得信賴的自主人工智能系統需要具備的兩個基本要求:有行動理由和能夠接受建議。這兩點的實作都取決於系統是否具備常識。本書著者朗奴·J.布拉赫曼(Ronald J. Brachman)是康奈爾大學(科技校區)雅各布斯-康奈爾研究所主任、電腦科學教授,美國電腦協會(ACM),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和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的會員;赫克托·J.萊韋斯克(Hector J. Levesque)是多倫多大學電腦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專家,多年來致力於人工智能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能的知識表現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