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農村生產隊時代的傳統手藝人:篾匠

2024-05-25文化

文:鄭學良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人們有多喜愛竹子。竹子,不僅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傳統社會,用竹子為材料的各類竹器,更是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必不可少,這就離不開專以制作竹器為生的手藝人:篾匠。

篾匠是一種古老的行當和最為常見的傳統匠人,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們是在竹簡上書寫的,估計,從成竹到竹簡,肯定離不開篾匠的手藝功勞。傳統時代,無論是人們勞動生產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各類竹器。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生產隊時期,竹器隨處可見,在人們生產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勞動生產工具,如晾曬糧食的曬墊、裝物資物品的籮筐、挑泥土柴草的筲箕等,至於生活用具,則更多,如米篩、簸箕、提籃、涼席、竹椅、背簍、魚簍、雞(鴨)籠等。可以說,在傳統社會或者說是農耕時代,社會離不開篾匠這一職業。在農村生產隊時期,篾匠同木匠、泥匠一樣,是當時最為常見的傳統手藝人,俗稱農村三大匠。不說每個生產隊,至少每個生產大隊,都有那麽幾個篾匠師傅。

篾匠的工具相對比較簡單和細巧,主要有篾刀、鋸子、剪刀、刮刀、鑿子、砂紙等。篾匠的工序可概括為一鋸二剖三劈四拉五編。鋸,就是鋸竹,實質上就是選材,選用老或嫩的竹子,全靠篾匠經驗;剖,就是剖開竹子,有句成語叫「勢如破竹」,用篾刀將竹子從上到下一剖為二、二剖為四等;劈,就是用小篾刀和刮刀將篾竹劈成細竹條;拉,就是把篾條拉成寬度厚薄一致;編,就是編織成各類別的竹器。這就是篾匠制作竹器的大概工序,如果再細分,還有刮青、去節、打渣、打磨等多道工序。

織篾,是篾匠手藝的精華,看篾匠織篾,就如同觀賞一幅美妙的動畫。篾匠織篾,沒有固定的模具,全靠記憶和定式,那些柔軟的篾條篾片,在篾匠手裏手中上下翻飛、左右穿梭,九曲十八灣,緾緾繞繞之間,一件件精美、實用的竹器就呈現在人們面前,你不得不感慨能工巧匠的勞動之美、創造之美。

篾匠做工,全憑一雙巧手和聰慧的頭腦,他不像鐵匠、木匠、泥匠等匠人,要出大力、幹重活,並且日曬不著雨淋不著,但是,如果僅憑此就認定篾匠很輕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鐵匠一身灰、泥匠一身泥、石匠兩手繭」,那篾匠呢,「篾匠兩手傷」。篾匠「破篾不離刀、撕篾不離口、織篾不離手」,常年與篾刀刮刀、篾片竹條、鋸子砂紙等打交道,一雙手不但粗糙無比,更是經常被篾片篾絲刮傷刺傷。

還有,「蹲下來孵雞娘」,篾匠織篾一般都是半蹲著工作,雙腳踩踏固定要編織的竹器,長期下蹲顯然比站立移動要辛苦許多,所以篾匠並不輕松舒適,同其它傳統匠人一樣,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艱苦,世上並沒有輕松而又體面的手藝人。

實話實說,在生產隊時期,同為傳統大眾的手藝人,篾匠社會地位及經濟實惠卻遠遠抵不上木匠、泥匠,原因也顯而易見。木匠泥匠幹的是修建房子、打造家具和打竈修院的活,這些既是一個家庭的剛需,更是家庭的門面,再則,像建房的活,短則十天半月,長則一兩個月,木匠泥匠都是上門做工,對這些匠人,主人家不敢怠慢,恭敬有加,除了工錢正常給付外,還熱情款待,即使在那個困難年代,不但一日三餐管飽,更是煙酒管好。

與木匠泥匠們吃香喝辣相比,篾匠們則要低調得多。雖說,那年代的竹制品也是一個家庭的必不可少,可這些畢竟都是屬於小件類、補充類的物品,單位價值小、工時短,例如,家中常用的簸箕、背簍等,一般不需要篾匠專門上門來編織,需要的話,就去集市購買。記憶中,只是生產隊集體需要添置曬墊、籮筐等,才請篾匠來上門做幾天工,很少有社員家庭請篾匠上門做活的,自然,篾匠較少能享受到「座上賓」的待遇。那時,人們很節儉,社員家庭篾制品損壞時,舍不得丟,一般去篾匠家或者遇有篾匠流動服務,也就是請篾匠補個篾,給個一二毛加工修補費而已。

待遇決定地位和熱度。六七十年代,手藝人很吃香,也有很多年輕人想學,不過呢,大多願意學木匠泥匠鐵匠,較少有主動學篾匠的。那時,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篾匠中,很少有身強力壯的,大都是一些身體瘦弱或者身有殘疾的,這要從兩個方面解讀,一是篾匠不如木匠泥匠吃香,對年輕人吸重力不大,二呢,篾匠講究的是心靈手巧,要求的是恒心耐心細心,對體力力氣方面的要求不高,所以,一些身材瘦小甚至盲人、腿有殘疾不便的人,剛好在篾匠這個手藝上派上了用場。曾經看過一則報道,一位不能行走的殘疾篾匠,常年就爬在門檻上,靠編織竹器不但養活一家人,更是培養了兩個大學生,非常令人感動。

「篾刀拿得起,不怕沒柴米」,篾匠雖說比不上木匠泥匠,但畢竟是手藝人,傳統時代,一技在身、吃穿不愁。農村生產隊時期,篾匠雖然不能賺大錢,但賺點小錢、養家糊口是絕對沒問題的。既然上門做工賺錢的機會少,那就在家多編織,按現在的說法,是實作做工自由,自己買(砍)來竹子,不分早晚編織背簍、米篩、筲箕、柴扒、雞籠等,逢趕集時,將上述竹器拿到墟場賣,雖然單位價值小,但積少成多、細水長流,除了按月上交給生產隊集體買工分外,自己還是能剩下一點,零花錢時常有,境況比普通社員還是要好很多。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新產品的出現,對傳統手藝人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如同木匠鐵匠石匠瓦匠等一樣,現在的篾匠,日益衰落甚至面臨被淘汰,農村中,只是個別人出於家族傳承仍在繼續篾匠編織,難以再現往昔榮光。如果說,現代生產技術淘汰了木匠鐵匠石匠等行業,提高了生產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是社會進步沒有什麽遺憾的話,真正可惜的是篾匠的沒落和衰微。

大家知道,塑膠出現以後,就基本上替代了竹制品,塑膠確實方便又經濟,但也存在著環保和汙染的問題,而竹制品,恰恰相反,一來它的原料是竹子,山上和農村住房前後到處都是,是一種可再生的資源,沒有了竹子加工,滿山的楠竹爛山上也無人問津,農村房前屋後的竹園也被嫌礙眼砍光了,農民們少了一份收入來源;二來竹制品除了美觀實用外,用壞了後一把火就燒了,可降解無汙染,絕對環保綠色低碳。前此年,專家學者提出「以竹代塑」,可現代社會,效益和效率才是王道,「以竹代塑」也只是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