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書打卡第107天:拿來就用的寫作法之讓文章的結構像一棵樹

2024-06-20文化

大家好,歡迎來到緣緣閱讀讀書打卡第107天,今天分享的幹貨內容是拿來就用的寫作法之讓文章的結構像一棵樹。

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是「先內後外」——先有內核,然後向外擴散,作者先在內心有所觸動,然後借助文字的力量進行傳達。這也許很像一棵樹,先是樹根在泥土中吸收水分和營養,然後再長樹幹、樹枝、樹葉、開花、結果。

我們在閱讀的過程,則是「先外後內」-——讀者要借由文字慢慢地理解作者的內心,可以用文章像一棵樹來做比喻,讀者是先被果實和花朵吸引,然後順藤摸瓜,找到樹枝、樹幹、樹根。所以說,寫作活動和閱讀活動,兩者處理資訊的次序是正好相反的。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文章是由資訊點、資訊鏈和資訊模組構成的。從文章的總體來看,我認為文章的結構就像一棵樹,有樹根、有樹幹、有樹枝、有樹葉,還有花朵和果實。文章也是一樣的,有主旨、有素材、還有他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等。

「一千個人的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也就是說不同的作者對不同的讀者對同一部作品有不同的解讀。

作者要傳遞給讀者的資訊非常多,如果不對資訊進行必要的歸類,那麽讀者接收到的資訊可能就是「一團亂麻」,摸不著頭腦;如果作者不梳理清資訊與資訊之間的邏輯關系,那麽讀者讀起來就是「一篇散沙」的感覺,有一種不好的印象;如果作者不講究傳遞的先後順序和詳略程度,讀者接收到的資訊就「」一片茫然」,掌握不了重點資訊。

那麽,怎樣才能搭建出一篇很好文章的結構呢?

第一步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 主題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寫文章要表達的最內核的部份。 具體內容在圖片中顯示

第二步是根據主題列提綱。 我們寫文章的時候,更好地傳達出文章中心思想,文章寫哪些部份?他們之間又有什麽關系?應該先寫哪些部份,後寫哪些部份? 具體內容在圖片中顯示

第三步是豐富素材,寫作成文。 寫作是一種高強度的的輸出,我們要想擁有持續不斷的輸出,我們就必須要有大量的輸入。比如多看對我們寫作有幫助的書籍,遇到難懂的可以查資料,遇見好金句、故事,可以有意識地搜集素材。 具體內容在圖片中顯示

我們在構建文章結構的能力,本質上依然是處理復雜資訊的一種能力。搭建文章的結構其實就是對我們收集來的資訊,進行深度加工、取舍、重組、提煉和補充的一個整體過程。將一個內心的目光化作語言,所以說,在寫文章的時候,能把文章寫得根深葉茂,多姿多彩。

今天緣緣閱讀君分享的幹貨你學會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註點贊收藏。有好的建議和意見告訴緣緣閱讀君,我們一起努力學習,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