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何雨春老師寫意作品欣賞【一詩一畫一境界】

2024-03-01文化

傳播:人文 |藝術 | 收藏 | 推廣

春天來了,春風像一支彩筆,把世界勾勒更加絢麗多彩,春天又是一個充滿詩意的浪漫季節,春光正好,微風拂面,何雨春用畫筆綻放春天的美麗。龍年吉祥!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寄夫

唐陳玉蘭

夫戍邊關妾在吳

西風吹妾妾憂夫

一行書信千行淚

寒到君邊衣到無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過碧山頭

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裏

白雲紅葉兩悠悠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

相期邈雲漢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飲酒詩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他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己忘言

華子岡

唐裴迪

日落松風起

還家草露晞

雲光浸履跡

山翠佛人衣

早梅

唐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末銷

越調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唐虞世南

垂縷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春暮

宋陳豳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

夜夜曲

宋歐陽修

浮雲吐明月

流影玉階陰

千裏雖共照

安知夜夜心

題米南宮拜石圖

元倪鎮

元章愛硯復愛石

探瑰抉奇久為癖

石兄足拜自寫圖

乃知顛名不傳虛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得房公池鵝

唐杜甫

房相西亭鵝一群

眠沙泛浦白於雲

鳳鳳池上應回首

為報籠隨王右軍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

雲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

一池草色萬蛙嗚

白石灘

唐王維

清淺白石灘

綠蒲向堪把

家住水東西

浣紗月光下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元盧琦

月輪轉頭上

溪籟奏足底

人行山翠中

葉落雨聲裏

秋日晚望

村落豐登裏

宋楊萬裏

村落豐登裏

人家笑語聲

溪霞晚紅溫

松日暮黃輕

只麼秋殊淺

如何氣許清

不應久閑散

便去羨功名

禪詩一首

步步穿籬入境幽

松高柏老幾人逰

花開花落外僧事

自有清風對碧流

雨竹圖

明唐寅

解筆淋漓寫竹枝

分明風雨滿天時

此中意恐無人會

更向期間賦小詩

紫藤樹

唐李白

紫滕掛雲木

花蔓宜陽春

葉密隱歌鳥

香風留美人

蛙聲

明王立道

上林故多蛙

爾聲何喧闐

忽感自得意

寫之觀物篇

俯試風雨聞雞

唐李頻

不為風雨變

雞德一何貞

在暗常先覺

臨晨即自嗚

陰霾暗見信

頃刻詎移聲

向晦如相警

知時似獨清

蕭蕭和斷漏

喔喔報重城

欲識詩人興

中含君子情

尋陽春三首

春生

唐白居易

春生何處暗周遊

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遺和風報訊息

續教啼鳥說來由

展張草色長河畔

點綴花房小樹頭

若到故園應覓我

為傳淪落在江州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裏共嬋娟

小松

唐杜旬鶴

自小刺頭深草裏

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淩雲木

直待淩雲始道高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等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千秋歲夏景

宋謝逸

人散後

一釣談月天如水

離騷

戰國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唐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

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應未眠

王右軍

唐李白

右軍本請真

瀟灑生風塵

山陰遇羽客

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

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

何曾別主人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宋舒嶽祥

一溪曲屈與山隨

要試躋攀腳未衰

隔岸人家西日外

數株紅柿壓疏籬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離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宋王淇

不受塵埃半點浸

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

惹得詩人說到今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竹

清鄭板橋

新竹高於舊竹枝

全憑老幹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龍孫繞鳳池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問道立道學道找一種感覺放入自己的畫中

——何雨春

繪畫是一種道,是方向、方法、道理的理性延伸,從中國畫的形式和創作方法來看已經是多元化了。今天我們如何創作中國畫,不能單一的從傳統中去認知、去繼承,更應該是發展與創造。中國畫從古至今是一種感覺,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即可理解為"道"。

問道尋源,源是傳統,是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好東西,我們是要繼承和傳承的,但我們更應該去探索和發展。立道得法,我們在中國畫的創作中,一定要確立和尋求自己的目標、語言和風格。法是我們研究探索的方法,是我們發現和認知的過程,因此,有法學法,這是繼承;無法尋法,這是探索。取法於自然,得法於自然,這是本真的回歸,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學道見長,是我們融各種畫派於一體,找一種感覺放入自己的畫中,是一種語言,一種風格,體現的是一種精神。

中國畫創作是一種意會,用心去體驗,寫出自我,畫出本真。這些年,我從中國寫意畫到彩墨畫的繪畫創作中,一直在尋找一種感覺,一種自我,我堅信這種力量會一直持續和延伸,這種自我感覺在不斷的變幻,新的理念在萌生。中國畫無論是筆墨的變化,還是色彩的變化,他的內涵就是一種理念。我對繪畫的追求是繁與簡,唯美與格調的探索。在中國彩墨畫的創作中我力求唯美,多種畫派元素疊加於作品之中,讓畫面有多種語言,呈現出具象、印象、抽象、和立體主義的表現形式,讓畫面厚重、色墨變化、多視覺的形成立體空間,這是一種語言,一種風格,也是一種自我感覺的現實存在。

寫意畫作品,我力求筆簡意繁、自由灑脫,畫面空靈至簡,用筆少皴染,回歸自然之風,寫心寫意寫神。在創作中,作品內涵也是隨時間和認知、理解、感悟而變化,寫著寫著加深了理解,畫著畫著得到了感悟,這是時間的力量。

我們在問道立道學道中尋求的感覺,其實就是得道的過程,這種過程要持續、發展和不斷創新,才能讓作品的新感覺輝煌燦爛。得道是一種昇華,是繪畫藝術價值的體現,一幅作品的語言和風格,就是內涵,是道,是作品理性的昇華。

何雨春: 原清華大學書畫高研班副主任、創作課程導師(主講導師),何雨春中國彩墨畫工作室導師、人物畫專項工作室導師,清華紫光文創園高碑店文創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東方彩墨畫院院長,雲南大理大學客座教授,北京石齊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