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善於閱讀的人,每天都在重新創造自己

2024-03-02文化

在我看來,閱讀的真諦是吸收並掌握別人已經探明的最佳智慧。

在【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給出了這樣的一個建議:

「任何一個有腦子的人都應該始終追隨先賢的腳步,模仿卓傑之人。如此,即便自己的才能達不到他們的高度,至少也能耳濡目染他們的知識與經驗。」

塞內卡在談閱讀時表示,「那些發現真知的前人,並非支配者,而是指路人。」

事實上,絕大多數書籍不過是對舊知識的新解讀。因此,學習那些走在我們前面的人,合情合理。

閱讀,實際上是將我們的大腦拱手讓人,我們僅僅是在重復別人的思維模式。

因為幾乎我們遇到的任何問題,前人都遇到過,都解決過,悶著頭自己想辦法,自己折磨自己,都不如直接找前人。

在我們之前必然已經有人碰到過同樣的難題,並且已經詳細地將其思考和解決方法寫了下來。閱讀前人的思想,相當於你的人生遊戲開啟了作弊器。

哲學家莫蒂默·阿德勒說過,閱讀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一次深入對話。對此,叔本華評論道:

閱讀,實際上將自己的思考拱手讓人,我們只不過是在復制別人的思維模式。就像學生在學習寫字時,筆尖跟隨老師預先畫好的鉛筆線條。因此,閱讀時,大部份的思考已經由別人幫我們完成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在忙於自己的思維活動之後轉向閱讀會感到一種釋然。但是,閱讀時,我們的大腦只不過是別人思想的舞台。因此,那些大量閱讀的人—即幾乎一整天都在閱讀,並在空閑時間透過不費腦力的活動進行休息的人—會漸漸地喪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就像一個經常騎車的人最終會忘記怎樣走路一樣。

這正是諸多讀者的現狀:他們把自己讀傻了。因為利用一切空閑時間不停地閱讀,其實對大腦的麻痹效果要比持續的體力勞動更強,體力勞動至少還能讓人有機會自由思考。

正如持續受到外力壓迫的彈簧最終會失去彈性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思維不斷被他人的思想壓迫,其大腦也會變得遲鈍。就如同暴飲暴食會傷害胃部,進而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一樣,給大腦過多的精神食糧也會導致大腦負擔過重,甚至宕機。

因為閱讀得越多,記住的東西就越少;大腦就像一塊被反復書寫的板子。因此,缺乏反思就無法深刻理解閱讀的內容。如果人們只是機械地閱讀而不在讀完後進行深度思考,那麽閱讀的內容就無法被記住,大部份閱讀的內容最終都會被遺忘。事實上,無論是對於精神食糧還是身體的營養,人能吸收的東西極少;大部份都會以蒸發、呼吸等方式消散。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寫在紙上的思想就像沙灘上的腳印:讀者可以看到作者走過的路,但是要知道作者在路上看到了什麽,則需要借助作者的眼睛。

反思是一項累活,也是我們獲取智慧的途徑。如果我們只是閱讀而不進行反思,那麽我們只會錯誤地以為自己擁有了知識。要想真正掌握知識,就需要對所學的資訊進行消化、融合和整理。

我們透過此種方式收獲基礎知識。基礎知識讓我們得以在閱讀時抓住相關性,並將其提升到意識層面。沒有基礎知識,我們就無法從雜音中分辨出有價值的資訊。簡言之,基礎知識讓我們能在海量資訊中辨識和關註那些重要的內容,而忽略掉無關緊要的部份。

僅僅透過閱讀文學功底厚實的作者,我們是無法掌握他們的文學功底的,無論是寫作的說服力、想象力、比喻的技能、大膽或辛辣、簡潔或優雅、表達的靈活或機智、意想不到的對比、簡練淳樸的風格等等

閱讀需要消耗時間。如果我們認為時間就是金錢,那麽我們就不能將時間浪費在劣質書籍上。叔本華在討論關於如何選擇閱讀材料的標準時指出:

文學和生活並無二致。不論你身在何處,都會立即碰到無藥可救的烏合之眾。他們無所不在,成群結隊地汙染一切,就像夏日裏的蒼蠅。這也是為什麽會有那麽多劣質的書籍—即文學界的雜草,它們從糧食中偷走營養,最終導致糧食枯萎。

劣質書籍侵占了原本應屬於優秀書籍的時間、金錢和註意力;劣質書籍的創作動機不過是為了賺錢或侵占一席之地。劣質書籍不僅毫無用處,甚至還具有負作用。當下大部份文學作品的唯一目的就是從公眾的口袋裏謀取碎銀幾兩,為此,作者、出版商和書評人不惜聯手合作。

一個更加奸詐且更為惡劣的伎倆是:文學家、出版商和高產作者引導大眾按照固定節奏閱讀相同的東西,也就是最新的書籍,以此作為社交圈裏的談資。普通讀者太慘了,不斷地被迫閱讀那些極端平庸、只為了錢的作者們的最新作品,而這樣的作者又何其多?進而導致,大眾對於那些卓越而稀有的作家的作品,無論是哪個時代或國家的,僅僅只是記住了名字。

重要的不止是知道什麽值得閱讀,知道什麽不值得閱讀同樣重要。

這意味著,我們不應該只因為一本書當前吸引了廣泛關註,比如宣傳冊、暢銷書等,這類作品一時引起轟動,甚至在其出版的第一年與最後一年內可能多次再版,就輕易地拿來閱讀。更重要的是要記住,能吸引到大量讀者的作者,他們的作品往往是為吸引蠢貨而寫的。

我們應當在有限的時間裏,專註於閱讀那些偉大的思想家們的作品,這些人跨越了時代和國家,且聲譽得到了公認。唯有這些人的作品才真正能夠教育和啟迪我們。

對劣質書籍的閱讀再少不過分,對優秀書籍的閱讀再多不為過:劣質書籍就像毒品,腐蝕人的大腦。

在【挪威的森林】這本書中,村上春樹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如果你僅僅閱讀那些人人都在讀的書,那麽你的大腦也將局限於平庸之輩。」

對此,叔本華也發表了他的看法:

蠢貨們的大腦結構如此相似!它們如同被一個模子塑造出來!在相似的環境下,蠢貨的思考方式何其一致,從未有過差異!這正是他們的見解為何總是那麽主觀且微不足道的原因。

對於兩種類別的文學,叔本華評論說:

任何時代,都存在著兩種文學,盡管它們彼此之間鮮有交集,但卻並列發展:一種是真正的文學,另一種則只是表面的文學。

真正的文學成就了經久不衰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是由那些獻身於科學或文學的人以嚴肅、沈著的態度締造,盡管其創作速度極慢;這樣的作品一個世紀可能只有寥寥數十,但它們都能夠流傳久遠。

而浮於表面的文學,則是由那些以科學或文學謀生的人追逐的;它們在喧囂和歡呼中急速湧現,每年向市場貢獻數千部作品。但是,幾年過後,人們會發現,這些曾經聲名顯赫的作品不知所蹤,表面文學僅僅只是曇花一現,而真正文學則流芳百世。

叔本華在探討我們為何從閱讀中學到很少的原因時指出:

如果買書時能同時買到閱讀書籍的時間,那簡直太好了;但現實是,人們把購買書籍和掌握書中內容混為一談。期望一個人能記住他讀過的所有內容,就好比期望他能在胃裏留下他吃過的所有食物一樣不現實。

​人的身體透過食物得到營養,思想透過閱讀得到滋養。

就像身體只吸收對它有益的物質一樣,一個人也只會記住那些引起他興趣的內容;也就是說,那些與他的思維體系一致或者能幫助他實作目標的內容。

每個人都有目標,但真正擁有一套完整思維體系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為什麽這些人對任何事都不怎麽感興趣,也是為什麽他們從閱讀中學不到東西的原因:他們對所讀的內容幾乎沒有任何記憶。

然而,僅僅閱讀優秀的作品還遠遠不夠。我們應該立刻重讀那些重要的作品,這對於加深我們的理解極其有益,這一點也得到了哲學家莫蒂默·阿德勒的認可:

任何重要的書籍都應該立刻重讀,一方面是因為第二遍閱讀能更全面地理解內容;另一方面,第二次閱讀時由於個人的情緒和心境有所變化,對書中內容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甚至可能會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寫到最後,我想解答一個歷史悠久的疑問:為什麽許多領域的傑出人物——無論是科學家還是藝術家——在他們當時的時代未能獲得認可,卻在後來被世界所銘記。

人類知識的進步過程就像行星的運動軌跡。每當人類在某個重要領域取得進展後,往往會迅速進入一條錯誤的路徑,這就像行星環繞軌域的運動,完成一圈後,行星又回到了原點。

然而,那些真正推動人類進步、使人類在知識和文明上前進的偉大思想,並不會每次都隨著這些迂回的軌跡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