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明明很嫩的白茶,為什麽不是嫩葉該有的綠色,而是紅色、褐色?

2024-09-23文化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正選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秋分,分即為半,在這一天,世間萬物都被巧妙置於均衡狀態之中。

在這一天,白晝與黑夜變得相等,宛如天平的兩端,完美對稱。

夏日的余熱與深秋的涼意,也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線,巧妙縫合。

擡眼望去,和風細雨,帶來絲絲涼爽,正是喝茶的好時節。

在房間裏挑選著茶葉,思緒突然從秋分過渡到了陳白茶。

沖泡後的茶湯,兼具新茶鮮爽與老茶醇厚的特性。

香氣既清新,又有幾分沈穩,同樣呈現出了均衡之美。

回想起不久前,有茶友留言詢問:「遇到一款嫩葉紅褐交織的白茶,是正常情況嗎?」

紅與褐的搭配,往往給人以沈穩和諧的感受,但出現在以綠為主的白茶身上,便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這樣的白茶,品質上必定有著問題,從以下三點為茶友們深入剖析,揭開背後的真相。

【2】

原因一:產區環境光線強烈。

「高山雲霧出好茶」,這一句俗語,在茶界中流傳已久。

常年保持雲霧繚繞的高山茶區,陽光在層層遮擋之下,變得極為柔和。

既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照,又避免了直射強光對茶葉造成的傷害。

水汽充足的自然環境,讓茶樹的芽葉長時間保持著鮮嫩狀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在這裏生長的茶葉,不約而同地呈現出綠的基調,有著豐富的內含物質,是制作高品質白茶的理想原料。

而那些環境較差的產區,陽光毒辣,毫無遮擋地直射在茶葉上。

剛剛生長出的嫩葉,難以抵禦這樣的強烈光照,很容易被曬傷。

在烈日的炙烤下,茶葉中的葉綠素受熱分解,生成了花青素、類胡蘿蔔素等色素物質。

這些色素的積累,使得白茶的嫩葉呈現出不自然的紅色。

另外,如果是夏季采摘的白茶,由於氣候變得更為炎熱,光照強度達到一年中的峰值,嫩葉紅褐交織更為明顯。

高溫和強光不僅加速了葉綠素的分解,還促進了咖啡堿、茶多酚等苦澀物質的生成。

這些物質的大量積累,打破了茶葉中滋味物質的平衡,導致茶湯口感受到影響。

這些由自然條件造成的嫩葉發紅現象,不僅嚴重影響了茶葉的外觀美感,更導致了白茶品質的顯著下降。

沖泡後的茶湯,苦澀味重,失去了白茶應有的鮮香醇爽,香氣也變得極其薄弱,無法再給人以愉悅的品茶體驗。

【3】

原因二:萎雕時攤晾不均。

白茶不炒不揉不殺青,制作完成後,依舊保留了茶葉最原始的外觀特性與風味精髓。

萎雕和烘幹兩大步驟,對白茶最終品質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其中,萎雕是白茶制作工藝的靈魂所在,它不僅關乎茶葉的色澤與香氣,更直接影響到內含物質的積累。

日光萎雕,是最高級的一種加工方式,讓茶葉色調逐漸加深,同時保持著新茶的鮮活氣息。

茶農將鮮葉擺在篩子上,遠離地面的濕氣與塵土,保持清潔與幹燥。

茶葉被薄薄地攤晾成一層,仿佛是大自然畫布上的一抹翠綠,靜靜地沐浴在陽光之下。

在溫和自然的條件下,茶葉中的多余水分緩緩蒸發。

茶葉的成熟度也隨之提升,為後續的烘幹步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萎雕過程並非一成不變。

它需要在溫度光線適宜、通風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並根據天氣變化與茶葉狀態靈活調整。

茶農們會適時翻動,確保每一片茶葉都能均勻地接受到陽光照射,讓空氣得以自由流通。

反之,如果白茶在萎雕步驟中被厚厚地堆放在一起,茶葉之間的緊密接觸,會導致內部溫度逐漸升高。

又悶又熱的環境下,茶葉中的葉綠素極易受到破壞,進而產生茶褐素和茶紅素。

這些色素的積累,會顯著改變嫩葉的原有色澤,逐漸由綠轉紅,品質也受到影響。

因此,一旦加工環節出現疏忽,導致葉片色澤出現變化,也就難以制作出真正的優質白茶。

【4】

原因三:存茶環境沒有保持陰涼。

葉綠素在強光和高溫條件下,很容易出現分解,因此白茶制成茶品之後,依舊需要細心儲存。

茶葉一旦直接暴露在空氣中,便如同失去了保護傘的孩童,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外表便會發生改變。

同時,高溫環境更是茶葉的「隱形殺手」。

在高溫的催化下,茶葉內部的化學反應會加速進行,使得茶葉的氧化作用失去平衡。

原本緩慢而有序的內含物質轉化過程,此刻完全被打亂,新物質的產生與舊物質的消耗,無法保持同步。

新物質的產生與舊物質的消耗無法保持同步,導致茶葉中的各類營養物質不斷流失。

這一連串的反應,不僅會導致茶葉中的各類營養物質不斷流失,更會使其逐漸失去原有的鮮綠與活力。

另外,原本清新雅致的茶香會變得淡薄無奇,滋味也會變得平淡乏味,難以再提升出更好的品質。

因此,為了防止優質好茶在手中出現損害,除了必要的密封措施外,避光常溫的儲存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短期存茶的情況下,無論是密封袋還是鐵罐包裝,都一定要確保材質的遮光性,以隔絕光線對茶葉的侵害。

而對於長期存茶來說,更是需要層層防護,確保茶葉的萬無一失。

在鋁箔袋密封的基礎上,還需要套上塑膠袋,再裝入厚紙箱中,嚴格按照三層密封法保存。

此外,儲存茶葉的房間也需要特別註意。

窗簾應牢牢拉緊,確保裝有茶葉的厚紙箱遠離窗戶,避免一切陽光直射的機會。

同時,房間內的溫度與濕度也需要嚴格控制,以保持茶葉的穩定與品質。

總之,每一款好茶都來之不易,千萬別因為儲存疏忽,讓品嘗的期待變成一場空。

【5】

歲月不停流轉,不同季節的白茶,在外表上,也流露出自然更替的規律。

春白茶深淺不一的綠,將春天的盎然生機表現地淋漓盡致。

秋白茶雖然同樣以綠為主,卻又五彩斑斕,有著秋天收獲的明媚與活潑。

唯有品質受損,才會在外表上展現出紅褐交織的現象。

在外表失去原有特性的白茶,香氣和滋味的呈現也難以令人滿意。

在這萬物均衡的日子裏,還是喝上一杯純粹好茶,領悟自然之道,享受生活之真諦。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