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已經一百多年了,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他們還用這兩招

2024-03-29文化

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

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文化滲透,較之軍事侵略、經濟掠奪更為厲害。

軍事侵略與經濟掠奪只能亡國,但文化滲透卻可滅種。

自鴉片戰爭之後,強盜們打了進來,為了使其軍事侵略、經濟掠奪之惡行具備「合理性」,他們開始進行文化滲透,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

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很輕易便可麻醉中國人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信與文化自信,繼而心甘情願接受他們的侵略與奴役。

對於他們來說,類似於大肆屠殺印第安人這樣的做法,其實並非上策。

要將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徹底洗腦,使得我們不反抗不鬥爭,他們才能永遠控制著猶如行屍走肉一樣的廉價勞動力,以達最終目的。

一百多年過去了,他們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的方式,在廣度與深度上雖有延伸,但其核心就是兩招。

一是傳媒滲透,二是教育滲透。

首先,我們說說傳媒。

西方列強之所以要以傳媒作為文化滲透的途徑,是因為這樣的手段, 可以控制這個國家的頭和背脊骨

這句話,出自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給英駐上海領事白利蘭的信】,他在其中說: 「別的方法可以使成千的人改變頭腦,而文字宣傳則可以使成百萬的人改變頭腦。」

所以他們覺得,雖然辦醫院、辦教堂也很重要,但收效太慢,瑪·布朗宜在【沒有更迅速的道路】裏說: 「我們還有一個辦法,一個更迅速的辦法,這就是出版書報的辦法。」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到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不到20年間,外國教會和外籍傳教士們在中國開設的報社就有32家。

其輻射範圍,已由最初的華南沿海,擴充套件到華東、華中、東北。

至19世紀末,他們在中國先後創辦了160多種中文、外文報刊。

你可能覺得,160而已嘛,應該也不算多吧。

而事實上,這個數量已經占到了當時中國報刊總數的95%。

包括【中外雜誌】、【聖教雜誌】、【遐邇貫珍】等等,這些中文報刊基本都是由外國教會、外籍傳教士所創的。

這些刊物並非用來闡述基督教義,更多的是以新聞評論為主。

譬如【教會新報】,你若只看報刊名字,會以為它是用來宣傳教會內容,事實上卻是以刊載時事性政治材料為主。

你可能又會問,清朝末期的民眾,十有八九都不識字,他們辦這些報刊真的有影響力麽?

太有了,而且是精準拿捏!

清朝作為一個封建帝國,士大夫們的地位高,普遍受到民眾的尊敬,而士大夫階層即代表了清朝的精英階層,實際上控制、統治著清朝,只要這些報刊洗了士大夫的腦,再由士大夫去影響億萬民眾,就可輕而易舉地實作他們的目的。

文化滲透並非軍事侵略,它主要就是靠著一個潛移默化,所以它不會一上來就很狂很急很暴躁。

因此,帶有傳教性質的滲透方法,就是最為適合的。

我們並非說這些報刊一無是處,其中確實也有部份有益的內容,譬如最初把馬克思以及【資本論】介紹到中國的就是【萬國公報】。

但其夾帶私貨,竭力宣揚殖民地奴化思想,為其侵華行為強行辯護,這才是這些報刊的創辦初衷。

他們如清風拂面般,宣傳「萬民皆是一家」這樣的調調,宣傳他們不遠萬裏而來就是為了「和中國敦和好之誼」,宣傳不平等協定為「通商好事各得其所」,等等。

在制造「侵略有理」輿論的同時,他們大肆宣揚「種族優劣論」,炮製所謂「黃禍論」,宣揚黃色人種對他們構成了威脅,企圖以此論證他們的「正義」,譬如【中外新報】、【萬國公報】等。

當中國的仁人誌士逐漸醒覺,這些報刊又裝出一副受盡委屈的模樣,反咬中國人民對他們是「不以為德反以為仇」,他們汙蔑反清起義的農民為「奸人莠民」,他們咒罵領導民主革命的孫中山為「孫賊孫逆」。

那麽,為何在控制了這麽多傳媒、輸出了這麽多內容之後,他們並未成功呢?

這其中,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者,是因為華夏文明的悠遠與璀璨,我們曾經領先了世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到了清朝因閉關鎖國而落後,我們的文明是耐得住腐蝕的,他們想徹底地洗掉,沒那麽容易。

二者,中國人並非愚民,我們有著與他們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一群靠著燒殺搶掠、奪人領土而起家的強盜,怎知數千年前的中國就已有了百家爭鳴的璀璨?

因而他們的報刊,反倒為長期處於閉關自守的中國人開了一扇「窗戶」,使得仁人誌士在不斷吸收新知識的同時,也激起了救國自強的決心。

這是他們始料不及的,他們這些侵略者,最終也被趕了出去。

但顯然,人雖然是被趕走了,但其透過傳媒進行文化滲透的方式,卻一直沒有停止過。

想想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紙媒,有沒有一些雜誌經常告訴你,別人搞的下水道不滲水,別人的街道很幹凈?

想想看,這個世紀初的互聯網,有沒有一些「大咖」經常告訴你,別人的制度很先進,別人的自由很香甜?

再到如今高度發達的互聯網、流動互聯網時代,你所能搜到的、被嚴厲懲處過的、被勒令整改過的、被永遠封禁賬號的,多得我都數不過來。

還記得日本外務省在中國收買的那些人麽?僅是名單披露出來的就有那麽多,那些還未曝光的呢?又會有多少?

那麽多的知名學者,那麽多有一定影響力的人,必然也能夠影響到不算少的中國民眾。

以收買公知作為手段,以收買中國的報刊作為手段,這不就是他們以前自己開設報刊的升級版麽?

湯換藥不換,他們只是做得更加隱蔽了,更加陰險了。

其次,我們說說教育。

相比起傳媒,教育更為重要。

因為傳媒所影響到的多是大人,教育就是對小孩下手了,荼毒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下一代,還有什麽手段比這個更陰損的麽?

鴉片戰爭之後,在創辦報刊的同時,他們透過教會在中國辦學,以培養親近西方的「精英人士」,企圖在意識形態層面,更加有效地影響中國,以達他們全面掌控中國政治、外交、思想、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目的。

憑著堅船利炮的軍事威脅,憑著不平等條約的各種特權,憑著割地賠款的經濟壓迫,西方列強開始以「教會大學」為基本框架,進行教育方面的文化滲透。

1882年,美國長老會在山東將登州文會館正式升級為學院,由此開啟了他們的計劃。

到上世紀20年代末,西方列強在中國所開辦的各類「教會大學」,已是遍地開花。

彼時的中華大地上,由外國人開辦的學校,其學生數量占據了整個中國在校學生的32%,而這其中,高等教育的學生數量占比,更是高達80%以上。

譬如金陵、齊魯、協和、嶺南、雅禮等,都是「中華基督教大學聯合會」的成員,其所投入的辦學經費,幾乎也與我們的國立大學一樣。

美國退還庚子賠款的時候,伊利諾大學校長詹姆士曾致函羅斯福,他在信中如此說道: 「如果美國在十五年前就做到把中國學生之潮流引到美國來,並使這個潮流不斷壯大,我們今天就一定能夠透過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領袖們,對中國的發展進行最令人滿意又最為巧妙的控制。」

以教會大學為途徑,滲透西方文化,奴化中國人的思想,這就是他們在20世紀初最為重視的滲透手段。

解放前夕,協和醫學院美國校長顧林,曾寫信給國民黨衛生部的美國顧問蘭安生: 「用一百萬美元支持教會大學,比用兩百萬美元幫助蔣介石更有用,軍隊會叛變,而我們培養的學生們更馴服更可靠。」

由此可見,他們之所以開辦大學,絕不止於教育本身,也不僅僅是為了傳教,這其中實在是有著極其深遠的政治目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西方列強在華開辦的刊物與學校,很快也就成為了歷史。

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沒能再進來,直到80年代之後,當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整個世界,他們對於中國教育的滲透,也就有了新的途徑。

這一方面的案例,我們無需過多贅述,轟動一時的「毒教材」、「毒試卷」說明了什麽?

我們當然希望那些「毒教材」、「毒試卷」的出現是因稽核不嚴而導致,因為這是我們比較能接受的。

如果說是有人故意為之,那我們就該保持十二分的警惕了,這說明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滲透,已經是無孔不入。

所以我們為什麽說,敵人亡我之心不死。

從以前的軍事侵略,到如今的「和平演變」,哪一樣不是欲致我們於死地?

近些年來,東歐、中亞的顏色革命,北非、中東的政局巨變,又有哪一件事的背後,離得開網絡上的資訊傳遞與煽動?

以傳媒、教育兩方面為主攻方向進行滲透,宣傳其思想文化與意識形態,詆毀我們的主流意識與民族文化,意圖顛覆我們原有的價值觀、世界觀、是非觀。

這,就是他們正在做的、以後也還會繼續做的事情。

而這其中,又不外乎三種手段。

其一, 利用互聯網與其他傳媒渠道。

如文化交流、電影電視、學術研討、報刊雜誌、藝術表演等,他們以軟性攻擊形式,進行強制性的灌輸。

其二, 以宗教為手段進行滲透。

以宗教交流為掩飾,為他們的價值傳播進行掩護,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占領並控制我們的思想陣地,消融瓦解我們的意識形態。

其三, 透過資助、扶持中國的「西化精英」,意圖「和平演變」中國。

如日本外務省的那些手段,如透過一些基金會對「西化精英」進行扶持,收買走狗。

所以我們為什麽說,要文化自信,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那麽,對於他們幾乎無孔不入的滲透手段,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不外乎,也就這麽幾點:

其一, 道德上的教育。

一個人無才,至多只是平淡一生,這並不可怕,因為世上99%的人都不是天才。

一個人無德,才是真的可怕,缺少了道德約束,什麽事幹不出來?無德之人若是剛好有才,流毒更甚。

因而,提高全社會的道德素質與道德認同感,實是重中之重。

其二, 法律上的健全。

文學創作要有底線,藝術創作要有底線,劃定底線以加強對不良文化的監管,狠狠打擊那些膽敢放肆之人。

搞「毒教材」的,傷害民族感情的,詆毀英雄先輩的,絕不能輕輕放過。

其三, 傳播上的監管。

尤其是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很快就能迅速於網絡上傳播開來。

如果內容稽核不嚴,一些不良的文化觀、價值觀就可迅速彌漫開去。

其四, 文化上的自信。

我們有著五千年的文明,要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有點底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如果我們只看到一些傳統陋習,就以偏概全,全盤否定了自己的傳統文化,那都不需要等人滲透了,自己就已經把自己搞沒了。

文化,向來是多元的、包容的。

我們防止滲透,並不是說拒絕一切外來文化,如果是那樣,就與狂妄自大的滿清無異了。

了解不同的文化,為我所用者即用,這向來也都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包容所在。

堅守住底線,不符我價值觀者、顛覆我世界觀者即舍,能夠做到如此,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