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父母在,可遠遊,遊必有方

2024-04-02文化

【論語·裏仁】有句話「父母在,不遠遊」,常成為很多人不願闖蕩、不願外出、不願拼搏的借口一一聖賢書所說,必然是至理名言,「不遠遊」自然是要在父母身邊盡孝道。

事實上,【論語】所載的原文是,「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而其中「方」的含義分歧最大:地方、方向、目標等等,但不管其意義到底是什麽,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一一孔聖人原則上是贊同「遠遊」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可見聖人口中的「孝」,不只是為父母操勞或向老人進獻酒食,那是「養」,未到「孝」的境界,「孝」是要發自內心、真心實意,心中有一份牽掛,有一份思念。古代遠遊,路途上就要數天甚至數月,千裏之隔,思不得見,念不得償,天涯即是天邊;現在遠遊,路上最多不過幾天,萬裏之遙,電話即可問候,影片即如見面,天涯不過咫尺。可見,當今的時代,空間的距離根本不能阻斷對父母的孝心。

不遠遊,守在父母身邊,自然可以鞍前馬後、承歡膝下,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斷了父母的期盼和自己的前途。為人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飛黃騰達,平常些的,也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個喜歡的事業,一生安康快樂。而「有方」的「遠遊」,或是求學,或是事業,或是國家大義,都足以令父母欣慰,讓自己提升。

古時,霍去病21歲遠征,「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封狼居胥山;周瑜21歲離鄉,隨孫策平定江東;辛棄疾22歲跨境,率領50多人突襲幾萬人。

「有方」之「遊」,或是豐功偉業、千古美名,或是家國情懷、民族大業,或是民心所向、惠及萬家。

父母在,可遠遊,遊必有方。畢竟,世界那麽大,應該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