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全巴紮布:婚姻禮儀習俗(中)——察哈爾蒙古族風俗習慣(2)

2024-02-27文化

婚姻禮儀習俗(中) ——察哈爾蒙古族風俗習慣(2)

全巴紮布

新郎起行宴新郎在迎親前,請即將率領迎親隊伍的正副親家代表(正親家代表有執掌男女雙方婚禮程式的最高職權,但主要還是負責受聘一方的禮儀。

副親家代表是正親家代表的助理)和隨行人員(隨同新郎迎親時做兄婿和弟婿的人們)入席,先由新郎父母,然後新郎本人向大家一一敬酒款待。

迎親隊伍出發時(沒有婦女去迎親的習慣),將新郎按禮俗打扮一新。當給新郎佩帶弓箭撒袋時,祝福人高聲祝福。祝詞大意是:

祝願吉祥升平

祝願安樂幸福

遠古從前

聖主成吉思汗

迎娶聰慧的博爾貼津斯琴為

尊貴的皇後而起行時

曾有過這樣的儀程:

新郎的撒袋裏

裝有好漢三芒之一的

白色的神箭

……

鋒利無比的箭頭上

閃耀著聖主的威嚴

英雄健兒戴上

乃是膽略氣魄的象征

弓滿如圓月

百步穿揚箭如神

飛箭如閃電

射中象雷鳴

出門遠行登征程

一路保安寧

稀世珍寶好箭功

不可人人爭

祝福新郎多吉祥

神箭只向兒婿贈

祝福完畢,即給新郎佩帶弓箭,嘗口鮮奶,歡送新郎起程。乘馬的迎親隊伍向女方家進發時,還要牽一匹毛色與新娘的生辰屬相相生無克的鞍轡齊全的駿馬,做為新娘的乘騎。迎親的人必須在日出(卯時)前趕到女方家,有時須夜裏行進。

同時迎親的人們在遇有岔道口或過河時都下馬圍在一起,取出酒食吃喝一陣,熱鬧一番。當迎親人馬走到女方的所居浩特附近時,眾迎親者便翻身下馬圍坐在一塊兒,等候娶親的時間。取出隨身攜帶的酒肉、奶食等食物進行野餐,並選派兩名有經驗的人去向女方報訊請安。

請安人一到,女方立即設宴,直接從酒壇中斟酒,由女方親家代表開始入席,做好迎接迎親者的準備,眾嫂子和其他人都在院門外等侯。眾迎親者來到馬樁附近下馬後,站在院門外等候的人們故意顯出一副不準備歡迎的樣子。

這時新郎的迎親代表中走出一位善於辭令者,請安後說:「貴方寵愛的姑娘早已許配給我們的兒子為妻,擇取今日這個良辰吉時前來迎娶新娘,請接受聖潔崇高的迎親之禮。」

女方嫂子中口齒伶俐者上前答話道:

何為崇高聖潔的象征?

哪是安樂幸福的吉兆?

這些珍貴的禮物

可給我們姑娘帶來了嗎?

迎親者答道:

清晨擠的鮮奶

正當午時凝縮

傍晚時刻分離出

濃郁芳芬的鮮奶油等眾多禮物全帶來了

女方嫂子問:

要娶仙女般的姑娘

準備的坐騎在哪兒?

可趕草原羚羊?

能捉梅花野鹿?

迎親者答道:

聖主成吉思汗的駿馬中

挑選了這匹寶馬

日行千裏見日

夜走八百戴星

……

雙方這樣進行一番禮俗對答後才邀請迎親的人們進屋,嫂子上前解下新郎的弓箭撒帶。婚禮雙方的親家代表們互相請安,行過對舉哈達、交換鼻煙壺的禮節後才一一入座。

新郎方面的兄婿和弟婿的迎親者們帶領新郎向女方的竈神和其他供神叩頭、敬獻哈達、供品,然後向嶽父嶽母、叔、伯、姑、舅等親屬獻哈達和敬酒,行磕頭禮。新郎行禮時男女方的親家代表要致迎親詞:

……

酒色如萬裏晴空

美麗清澈光亮

味如南山檀葉

散發著濃郁芳香

杯是千年樹根雕制

酒是百年老窯特釀

在這盛大的慶典

特向父老兄妹敬上

讓您們聰穎智慧的新婿

穿戴錦緞袍褂

坐乘疾風似的走馬

佩帶精弓神箭

向救世神佛叩拜

經泰山嶽母的恩許

敬獻聖潔的哈達

擺上雪白的整羊

斟滿瓊漿般的德吉

新婿向親家們行拜見之禮!

致迎親詞後,新郎依次給席上的人們敬酒。敬酒時,新郎的兄婿為新郎指點敬酒順序和禮節,弟婿為新郎提壺斟酒。敬酒完畢,新郎到招待新郎的整羊席就坐。司酒者由整羊的羊背兩側(薦骨部)各切下一條肉,左右交換放置後請客人食用,以示尊敬。

這時新郎的隨從人員會趁機搶走羊的脛骨,迅速剝下羊踝骨,包在哈達裏塞入自己右靴的腰裏。

羊踝骨是萬不可被姑娘們搶走的,倘若新郎不慎被搶走了羊踝骨,就得向搶去羊踝骨的姑娘敬酒獻哈達,以至磕頭行禮才能索回。接著讓新郎卸羊寰椎。

當新郎在眾目睽睽之下吃力地為卸開難卸的寰椎而作難時,眾姑娘們便借機七嘴八舌地奚落新郎說:「六個頸椎骨節都不知道,一百以內的數你不會數呀?……」

有時還故意給新郎出難題,在頸椎內嵌入紅柳條。若遇到口齒利索、膽大心細的新郎便很快抽出柳條來個反唇相譏:

家人家真稀奇,

牲畜有木脊髓。

本想嘲笑討便宜,

反倒淩辱是自己。

使姑娘們無以對答。整羊宴快要結束時,嶽父家要給新郎穿衣。女方的眾嫂子為新郎系腰帶和掛「萬」字海藍(約二尺長,三寸寬的白布上縫好紅色「卐」字的帶子,左右腰側各掛一條)。

嫂子們為新郎系腰帶時不免也開個小玩笑,將腰帶系得鐵箍一般,使新郎喘不過氣來才肯罷休。然後給新郎穿靴子。

整羊宴一結束,迎親的一位長者宣布迎親者即將動身。嫂子們為新郎佩戴弓箭。

之中,有一個與新娘屬相合的人到新娘席上向新娘和眾姑娘報請新娘上馬,而扶擁蒙臉的(在帽沿上縫著的藍色遮臉綢子或藍紗)新娘起身時,伴隨新娘的眾姑娘們總要纏結一番才放新娘起身。

這時迎親者們牽著新郎、新娘的乘馬讓新娘上馬後在院內繞三圈才可起行。因為蒙古族先前有「搶親」的習俗,所以新娘起身時仍沿襲搶奪的儀式。

接著,裝有新娘嫁妝的篷車也隨同送親的隊伍向新郎家進發。所陪嫁妝娘家總是盡力為之,最貧窮的人家也要陪嫁一箱子衣物。那些官宦富豪之家要陪大量的牛、馬、羊等牲畜。

迎親的人們在歸途中,若要路經新娘的叔、伯、姑、舅家的門前,要登門請安,舉行向其供佛叩頭、敬哈達的禮儀。

新郎方面的婚禮習俗 女方的婚禮結束後,娶親的人們要趕在送親者前面回到新郎家裏。在途中如果有新娘的親屬居住,還必須登門由新郎向其親屬的長輩們和供佛敬獻哈達叩頭。當送親的人們到達距離男方家附近時,男方將派出一個騎馬的人帶上糕點、熟羊頭、芝士等前去迎接。

送親的隊伍中由領隊(正親家代表)在馬上接過托盤的熟羊頭,嘗過送來的酒、糕點和芝士等食物後,將羊頭向左右兩側扔掉,把盤子還給來者。送羊頭的人要選騎一匹好馬,接過盤子,便向送親者說幾句諷刺話掉頭就跑。

這時送親的人中早有準備,為了搶他的帽子即刻拍馬追趕。如果送羊頭的人在返回院子前被搶去帽子,就得向送親者們敬酒施禮,經過再三央求才能索回。這叫送羊頭禮和搶帽子禮。送親的人們到達後,男方的男女親家代表及眾親友們都要熱情做好未進新房前的一切準備。

這時新娘臨近新郎院落時立即下馬,然後,有人將新娘扶上原來的騎馬進入院中。新娘下馬時連人帶鞍一起搶下,接著由請來的喇嘛為站立著的新娘行凈手潔面的洗禮儀式。

婆婆為新娘嘗奶後,讓新娘暫時到專門準備的帳蓬或房間裏等候新婚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