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古建築之美—鴟吻(一):大同華嚴寺鴟吻

2024-06-19文化

大同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是國內僅存的遼金建築典型代表,依契丹族崇日習俗坐西向東而建。寺內現存的薄伽教藏殿、大雄寶殿為遼金遺構,其殿宇宏偉壯麗,造像嚴謹俊美,壁畫莊重秀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研究價值。

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築,大雄寶殿為廡殿頂,為中國古建築中最高型制,這種建築形式常用於宮殿、寺廟一類的皇家建築。大雄寶殿正脊兩邊分立黃綠琉璃釉鴟吻,因年代久遠,靠近屋脊部份的兩塊綠色琉璃瓦出現褪色。兩尊鴟吻年代不同,兩吻頭部體寬均約2.97米,高寬比近於3:2,單體總面積約9.66平方米。

鴟吻,傳說龍九子之一,喜歡東張西望,做張口吞脊狀。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之意。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盛行,摩羯魚傳到了中國,便叫做鴟魚。晚唐以後,鴟吻由原來的魚尾演變成了獸頭形,尾巴比較短,張大口,正吞著屋脊,尾部卷起上翹。

北側鴟吻

宋朝的鴟吻將裝飾重點放在了獸首,尾部變小。與隋唐時代的鴟吻相比,宋朝的鴟吻背部多了一個小獸首,這點在後世保留了下來。到了金朝,鴟吻逐漸脫離了魚尾形狀,而更接近龍的形狀,這種變化在華嚴寺得到了充分具體地展現。鴟吻是中國建築物重要的組成部份,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

其中北側鴟吻為金代原物,高4.5米,上寬2.6米,下寬2.8米,厚0.68米,八品對接而成。據碑碣記載,結合其造型、質地和色彩等分析,北側鴟吻為金代原作,造型挺拔,色彩以黃、綠為主,兼飾黑色。

北側鴟吻

由吞著正脊的龍口,吻頭後部的龍鱗、用力支撐的龍爪和向上卷起的青尾等幾個部份組成。其張口吞脊,露出較長的舌頭和鋒利的龍牙,牢固的銜住正脊,龍須粗壯蜿蜒,龍眼巨大,雙眼怒目,尾曲前伸,如一朵魚尾盤花形象。

北側鴟吻

頭上雙角粗壯,向後平彎成犄角狀,耳後長須向上飄卷,雕刻成卷草紋樣。腿、膝自體內突出,爪向下抓,踏在屋頂之上,支撐有力。身內飾魚鱗片。其背部(實為體內側)呈水波紋,由下至上整齊排列白色脊椎狀物,層層向上出挑,宛如魚背骨刺,脊梁部份由頭後至尾端飾單行圓形連珠體。這兩點與其他遼、金建築中鴟吻相比較,尤為獨特,頗具異趣。

北側鴟吻

南側鴟吻據記載是仿照北側鴟吻形態,為明代補鑄,鴟吻高4.55米,寬2.76米,厚0.5米,由二十五品拼接而成。兩吻雖然外形輪廓相近,但南吻色彩更為艷麗。其細部手法甚殊,整體輪廓更顯硬朗。

南側鴟吻

吻頭更偏向獸型,龍角上翹,龍須裝飾淡化似獅鬃毛,花紋不再繁瑣。雙目瞪視前方,爪部也明顯的獸化,上不見類似龍爪的小毛刺裝飾,不似北吻粗壯碩大,類似獸爪,在整體造型中所占比重下降。尾部寬大,線條粗獷,上有些許龍鱗裝飾,簡潔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