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南懷瑾先生:諸子百家還只是陪襯,中國文化的道統在此

2024-06-21文化

我們歷史文化的根本基礎上,幾千年來一仍不變的重心所在,就是傳統文化中王道的精神,也便是孔孟一系儒家學術思想的道統。嚴格說來,這種文化維系續絕的道統所在,倒並非因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緣故。實際上,是因為我們這個民族先天性地愛好人道和平,重視接近天則的王道教化,而薄視巧取豪奪的權謀所致。

因此,在我們的文化史上,盡管有非常可愛、非常重要的諸子學說思想,但也只能把它用來作為文化學術的旁通陪襯,而不能認為是正規的文化中心思想。更何況如蘇秦、張儀之流的縱橫謀略之學,只是從個人的權利思想出發,圖得個人平生的快意,他的用心動機,並沒有為國家天下長治久安作打算。因此,雖然在當時的現實政治上煊赫一時,風雲了二三十年,但畢竟要被歷史的天秤稱量下去,並不予以重視。

再說,我們雖然只是簡略地讀了前面引述蘇秦出處的那些資料,但在大體上,已可了解他是深受當時的時代環境、社會風氣和家庭背景所影響。他並不能像孔子、孟子那樣具有「確然而不可拔」的特立獨行的精神修養。所以他始終只能成為一個大謀略家,一個聰慧的凡夫,絕對無法成為一個超凡的聖人。那麽,在這裏我們對於凡夫與聖人的分野,又如何來下一個定義呢?很簡單:

在現實的人生中,只為自己一身的動機而圖取功名富貴的謀身者,便是凡夫。

在現實的人生中,如不為自己一身而謀,舍生取義,只為憂世憂人而謀國、謀天下者,便是聖人。

所以我們只要看蘇秦的傳記上,當他學成再要出門時的豪語——「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的幾句話,就可以看出他的器識誌量只在財勢而已。……

在戰國的後期,國際上所有盛極而衰的強國,盡是一片紛紛擾擾的局面,都畏懼崛起西邊的強秦,沒有哪一國真敢和秦國抗手爭衡的。即如孟子所見最大的、最古老的齊國之君齊宣王,也不例外。那麽,蘇秦這次的再次出門遊說,要想實施他合縱抗秦的聯合國計劃,實在也真不容易。不要說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如此之難,即如後世的歷史上,以一介平民的書生,毫無背景,毫無憑借,要想掌握整個天下於股掌之間,成立一個空頭聯合戰線的王國,除了蘇秦以外,實在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

我們讀歷史,不管從哪種角度來衡量,隨便怎麽看不起蘇秦的作為,但他畢竟還是有他對當時時代貢獻的功績存在。他後來能夠南北奔走,把國際間聯合戰線組織成功,身佩六國相印。在私的方面,果然耀武揚威地讓他家人和嫂子們羨慕不已。在公的方面,他也著實做到了嚇阻強秦而不敢輕易發動侵略的戰爭。因此而使當時戰事連綿的天下時局,能夠由他手裏一直安定和平地過了二十多年。不但當時的六國諸侯深受其利,間接地使當時天下各國的人民,能夠喘息安居,半生免於戰爭戎馬的禍患,實在也是很大的功德。雖然他只為現實利益,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但是他所造成事功的偉業,豈可輕易地抹煞。事實上,孟子在當時,也有所未能。

如照孔子評論管仲等人物的語調,假如孔子遲生在蘇秦之後,也許會給他一句「可謂能矣」的評語呢!……

但是,蘇秦是屬於豪傑之士的人物,豪傑也是凡人,不能以他的一個人生,來遍蓋一切的人生觀念。另外如孔孟一系的儒家聖哲們,他們的人生哲學,一開始發心立誌,便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如各個大宗教教主們的救世淑世主義者,當然又比蘇秦的人生境界,超越了許多。其他如道家的隱士們,那種遺世獨立的情操,又是另一種人生類別的風格。

因此,我們在現實的人生社會裏,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例如宋人陸仲微有一段對人生觀的名言,實在可作為熱衷於富貴中的清涼劑。他說:「祿餌可以釣天下之中才,而不能啖嘗天下之豪傑;名航可以載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陸沈天下之英豪。」

——南懷瑾先生【孟子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