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說「卯」解「奅」:「奅」的本義是產婦分挽

2024-01-02文化

潘朝暉/文

近日,跟發小重新學福州話,有點個人思考,分享一下。

在福州話(閩東方言〉中,「吹牛皮、說大話」是「講奅」(福州土音guong pa)。

查了一下,從北到南的許多地方方言中都有「奅」,而且都是表意「說大話」。

再一查,「奅」字的歷史還很悠久,東漢的許慎在【說文】中已收錄,其小篆字型從上「大」下「卯」。

東漢許慎在【說文】釋曰「奅,大也」。

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註】註曰「奅,此謂虛張之大」。

那麽,老祖宗造「奅」的初衷到底是什麽?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漢字「卯」的造字本義。

「卯」,是十二地支之一,也是最古老的漢字之一,在甲骨文中已大量出現。

【說文】釋曰「卯,冒也」,「象開門之形」。

個人解讀「卯」的本義:

1.表諸於物,「卯」表意的是「種子生根發芽,分開土壤向上生長,直至破土而出」,故「卯」有「冒」意。

2.表諸於身,「卯」表意的是「胎兒孕期滿後,產婦子宮頸口逐漸漲開(俗稱開指),直至胎兒娩出」,故「卯」也有「冒」意。

表諸於身之「卯」意,後來分化(另造)出了「奅」字來表達。

「奅」,上「大」下「卯」。此「大」形如「產婦大張雙腿之狀」。

也就是說, 「奅」是「卯」的分化衍生字,專門用於「表諸於身」——「產婦分娩時的開宮口」,為達到順產要求,宮口要漲開10cm以上(俗稱「開十指」),故「奅」有「大」意,而且是「虛張之大(暫時的)」。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利用器械將石頭拋射出去,這「石頭」被稱為「砲」。

根據史料記載,在先秦就已經利用投石器打仗——秦始皇派李信率20萬大軍攻楚,楚軍利用大量投石器擊敗秦軍。

投石器是利用杠桿原理,「砲」表意的就是「石頭從蓄勢到拋射出去的過程就象生孩子一樣」。

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麽「奅」又能通「砲/炮/礟」了——「投奅」即「投砲」——投石器在發射前的蓄勢很辛苦費力,就象分娩。

總結

1.「奅」的本義是「產婦分娩時宮頸口漲開」,故有「虛張之大」;

2.「奅」與生孩子有關,故被假借為「砲石的拋射」(如嬰兒之娩出),即「奅」可通「砲」;

3.「虛張之大」被引申為「張大嘴」→說大話;

4.「放砲」也常用於比喻說大話;

5.北京俚語「老炮兒」其實應該是「老奅兒」——喜歡說大話的老油子老混混,後來居然被人美化成了「行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