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道德經】帶來深思(十)

2024-06-13文化

「科社」理論的哲學認識

姚文俊

本文旨在用老子「德治」思想與馬哲「科學社會主義」(簡稱科社)理論進行比較研究。

一、「德治」思想與「科社」理論的由來

(一)、理論來源

1、「德治」思想的理論源泉

「德治」思想,是老子透過「柔弱與剛強」的方法論,與「道與德」的社會觀相結合,運用「否定之否定」的辯證法規律,揭示出了「柔弱與剛強交合為和」,即「德治」政治。

可見,這是老子透過哲學思辨得出的結果。

由於「柔弱與剛強」作為連線陰陽觀和社會觀的「中介」,極具抽象性、合理性、普遍性,因而,由此產生的結果理應正確。

2、「科社」理論的理論源泉

馬哲的「科社」理論來自於「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即源於資本社會的「生產方式」及其矛盾。

可見,馬哲是著眼於社會「物質」,透過分析生產方式的矛盾而得出的結果。

這種分析方法應該是有道理的。但是,由於西方哲學的缺失,故使馬哲也不可幸免。

西方哲學的影響如下:

一是黑格爾「中介」理論的缺失。

黑格爾等人至今沒有找到聯系「自然」與「社會」的橋梁和中介。故其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只能是圄圇吞棗,不可能揭示社會歷史發展眾多規律。

二是費爾巴哈為避免科學滑入神學而提出「物質」,並在「世界是物質的」的理念下認識世界的物質性。這是正確的。但是,當其用「物質」來認識社會歷史,並將其絕對化時,這時就不免產生片面性。

上述兩點,在馬哲的「科社」理論中都存在,這就難免出現認識上的偏頗。

(二)、研究方向

1、老子研究方向:自然生命

老子哲學立足陰陽論,註重辯證法,即從「柔弱與剛強」這一範疇中,衍生出了「剛強勝柔弱」、「柔弱勝剛強」、「柔弱與剛強交合為和」。可見,其研究的是「柔弱」與「剛強」的變化,及其條件。從中,表明老子研究方向是自然生命。

所謂「自然生命」,指的是事物從低階到高級的變化發展過程、條件,和歸宿。

老子這個研究方向,可以很好把握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因、動機、過程、結果,可以很好把握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向和趨勢,故合符歷史觀,且極具革命性。

2、馬哲研究方向:自然物質

馬哲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影響,在堅持「唯物」論時,故把研究的方向定格在了「自然物質」上。

所謂「自然物質」,指的是事物的物質性,即事物內部結構及其動因。

正是如此,其在對社會歷史認識的時候,它看到了「經濟」,進而看到了社會物質結構,進而看到了「生產方式」,進而看到了生產方式所蘊藏的「矛盾」。

二、「德治」思想與「科社」理論的關系

老子「自然生命」著眼於事物的「動態」認識,而馬哲的「自然物質」則著眼於事物的「靜態」認識。

而只有「動態」與「靜態」相聯系、「自然生命」與「自然物質」相統一,這種認識,方才能夠全面的把握社會的動因和動向,以利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正是如此,老子在認識社會矛盾的時候,早就有了「自然物質」思想。【道德經】一句「上食稅甚多」,就反映出了「經濟」即「生產方式」的問題。

然而,單有「自然物質」,即「靜態」認識,則僅具有可能性。

而要將「靜態」和「動態」認識相統一,就必須要看到「政治」,看到「人」。

因為有了人,有了政治,才可能「引爆」物質性的動因,並將可能性變為現實性。

如果是這樣,就做到了「靜態」和「動態」的統一。這就納入了老子「自然生命」的認識範疇了。

但是,西方哲學割裂了「自然生命」與「自然物質」有機統一的關系,並誇大了「自然物質」的作用,從而導致了見物不見人,和以偏概全的錯誤。

三、「德治」思想與「科社」理論的得失

「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直接反映為「階級剝削」、「階級對抗」。

面對階級剝削和壓迫,歷史上出現了兩種思維、兩種態度:

一種思維和態度是「妥協」。

「妥協」,即「和」的思想源於老子所揭示的「柔弱與剛強交合為和」規律。認為:只有統治者向百姓妥協,在政治立場上與百姓一致,才有望實作對歷史的巨大推動。

因此,「妥協」的本質,在於統治者的意誌服從百姓的意誌。

歷史上,西漢初的「無為而治」的實作,就是明證。

在近代西歐,「妥協」以【英國大憲章】為標誌,之後,其以「文藝復興」、「人文精神」、「人權」、「契約」、「法制」等為洗禮,從而逐漸開始了社會的進步。其途經,就是由「妥協」而產生了老子所說的「玄德」;由「玄德」而進入了老子所說的「德治」社會。

老子的「德治」社會不是一個夢。

今天歐美等國都實作了「德治」。

在「德治」社會中,「玄德」思想以契約化的政治制度固定了下來,並註重社會的公平正義;資本家和工人都還原成了社會分工的必要成員,均為社會的「公民」;公民選舉總統,而總統對公民負責,並接受社會的監督;國家提供社會公益、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等;企業有著契約化、人性化的管理,而且,今天代替工人勞動的機器人大量湧現,等等。

在這種狀況下,「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就不可能大爆發。當代「經濟危機」的可控性愈來愈高,這就是明證。

另一種思維和態度是「鬥爭」。

以前蘇聯為例。

前蘇聯特別增強了「政治」宣傳,激化了「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爆發了十月革命。勝利後,實行公有制。但歷經近百年,於20世紀90年代初解體了。

為什麽公有制沒有救得了蘇聯呢?

究其原因,固然多種多樣,但歸根結蒂,則是人性的缺失所致。

因為,人性的缺失導致了專制主義、官僚主義、特權思想,和貪汙腐敗橫行,遭來了百姓極度不滿。這恰恰就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提高」遠遠沒有達到公有制的要求所致。可見,雖然蘇聯統治者借用了「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這一矛盾來說事,但是,最終卻又栽倒在了這一矛盾之中。

兩相比較,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政治,如德治;人性,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提高;科技,如機器人,等等,這些都可以制約,或者說,控制「生產社會性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

第二、「德治」社會就是老子所謂的「大同」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歸宿。

第三、老子的「德治」政治的實作與「所有制」沒有大的直接關系。因為老子在揭示「德治」和「力治」範疇的時候就規避了「所有制」問題。

歐美等國的「德治」政治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之上的。隨著人性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如果公有制出現,其反映的則是「德治」的高級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