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呂洞賓的一首"雲雨詩",本意是勸人戒色,卻被【金瓶梅】選作開篇詩

2024-06-26文化

本文內容均基於權威歷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參照來源,請知悉。

相傳仙人呂洞賓,曾寫下一首詩,這首詩將男女情愛描摹盡致,畫面直白露骨,被譽為雲雨詩之首。

後來此詩還被【金瓶梅】選作開篇詩,很多人對此津津樂道。

不過也有人疑惑,呂洞賓既是仙人,本該行善濟世,怎會反其道而行之,寫一些淫詞俗語蠱惑人心呢?

究竟此事真假如何?要了解這首詩的來龍去脈,還要從呂洞賓本人說起,他究竟是傳說中的人物,還是歷史上真有其人?

歷史上的呂洞賓,他是傳說中人物還是真有其人

關於呂洞賓,歷史上記載很多,比如【列仙全傳】這樣描述:

「金形木質,鶴頂龜背……身長八尺二寸,喜頂華陽巾。」

後世呂真人的形象,很多來源於此。

後來的神仙傳記,也有很多參照這段話。但列仙傳畢竟不是正史,最多只能算民間傳說,難免有誇大之詞,不足為憑。

除了野史傳說,在唐宋正史中,沒有呂洞賓的單獨傳記,只在【陳摶傳】中,有幾句話提到了呂洞賓其人:

「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百余歲而童顏,步履輕疾,頃刻數百裏,世以為神仙。」

陳摶傳屬宋史,還是比較可信的,也能從中找到一些端倪。

從陳摶傳這段話來看,呂洞賓會劍術,鶴發童顏,這說明他養生有道,而且武術造詣比較高。

所以大家都把他看作神仙一流的人物。

如此看來,呂洞賓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不是虛構人物。

而真實的呂洞賓,很可能是一位山林隱士,通曉養生奧妙,異於常人,很受世人崇敬。

至於神仙之說,恐怕只是後人的美好向往。

除此以外,呂洞賓還是一位詩人。

全唐詩收錄了他的詩詞兩百多首。

要知道李白也只有九百多首詩。

可是呂洞賓活到一百歲,還能身輕如燕。說明他遠離世俗,潔身自好,他寫詩也只能是修身之類,又怎會寫情愛詩詞,迷惑世人呢?

要了解其中狀況,讓我們看看呂洞賓的詩到底是些什麽內容,答案自然明白。

雲雨詩是否為呂洞賓所寫,這首詩又有什麽含義?

既然呂洞賓是一位隱修高士,除了修身養性,自然還要濟世救人。

相傳宋朝的一位官員滕子京,因直言不諱而觸怒皇帝,被貶到巴陵擔任太守。

一天,滕子京在巴陵的石橋上遇到了一位蓬頭垢面的老人,老人被差役無禮對待時,他及時介入,將老人搭載自己的官轎中,並命令隨從將老人帶回府中治療。

到府後,老人神秘消失,留下了一把寫有勸言的紙扇。

這一事件啟發了滕子京深入了解和解決百姓的困苦。

在一系列的改革和公共工程之後,滕子京的名聲和地位在民間得到了顯著提升。

然而,個人的悲劇也接踵而至,他的夫人在一次自然災害中病重。

在他四處求醫救治期間,再次出現了神秘的救助,一個老道士救活了他的夫人,並再次神秘消失,只留下一把紙扇,上面寫著「太守與民同憂,可親可敬」。落款是「華州二口仙」。

「二口」就是「呂」,再結合當時老者的自稱「回道人」,所以透過這些超自然的體驗,滕子京最終領悟到救人者為呂洞賓。

他的這些經歷和呂洞賓的勸誡深刻影響了滕子京的治理方式,使他更加註重民生與公正。

除了這些關於呂洞賓濟世救人的小故事外,縱觀呂洞賓的詩詞作品,修道濟世的內容比比皆是,而情愛故事卻很難找到。

比如: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又有: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要想從中找到一首雲雨詩,的確很難。

世間傳言雖然不會電洞來風,也多有歪曲情節。

原來傳言詩句出自呂洞賓的【警世】詩,因詩名為【警世】,所以很難將其與雲雨情愛聯系在一起。

細看其詩句如下: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教君骨髓枯。」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年輕貌美女子,體態曼妙,動人心魄。

世上凡夫多為女色迷惑。

雖然沒有人頭落地,淫欲也好比利劍一樣,耗盡精氣,變成一具枯骨。

從內容看,和詩的標題並不違背,這是一首警世詩。告訴人們沈迷女色,百害無一利。

這和雲雨情愛,絲毫不相幹。

由此可見,呂洞賓寫雲雨詩,可能是一個誤會。

詩的內容沒有露骨描寫,主題也是勸誡。

如果單論這首詩,還不至於讓人們產生誤解。

只不過【金瓶梅】的開篇參照了呂洞賓的這首詩。而這部小說後來被列為禁書,這才讓很多人以為這是一首雲雨詩。

金瓶梅書中有很多男女情愛的細節描寫。

既然書是艷書,其中詩詞也必定是艷詩。由此便產生了誤會,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是世俗一般的看法,其實真實情況遠不止於此。

【金瓶梅】作者,選這首詩為開篇詩,想必不是隨意為之,必然有它的道理。

金瓶梅為什麽要選這首詩為開篇詩,後人多誤解

在很多人看來,【金瓶梅】是情愛小說,情節露骨,子弟禁讀。

其細節描寫過於直白,對於世俗教育適得其反。而人們也容易被書中名色所迷惑,爭相仿效,導致世風日下。

近代李叔同曾有言:

「各地新聞中,殺盜淫妄等事,記載最詳。而淫欲諸事,尤描摹盡致。雖無淫欲之人,亦必受其熏染。」

不過凡事也要一分為二的看,雖然這本書有不少失當之處,飽受非議。但它的主旨還是勸誡為主。

開篇警示詩就是明證。

勸告人們不要沈迷女色,否則書中人物便是例子。

這是其正面意義所在。

然而讀者只記得那些艷辭俚語,卻忽視了那首開篇詩。甚至把這首詩也歸於不雅之列,這實在是一個誤解。

其實除了警世詩,【金瓶梅】還有很多情節,都有積極意義。

比如西門慶閑散浪蕩,不安本分,最後酒色過度,重病而亡。

再如龐春梅驕狂作態,荒淫無度,最後也是死在淫字上。

這都是作者良苦用心,拿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千萬不要誤入歧途。

小說和詩,都是從反面角度告訴大家淫欲的後果。

這樣來看,呂洞賓警世詩和【金瓶梅】主旨還算匹配,怪不得作者要選用這首詩作為開篇詩。

如果能識得其中真意,迷途浪子也能懸崖勒馬,平常人更應該警醒。奈何世人不解作者用心,錯解了金瓶梅,也誤會了呂洞賓。

凡事都有兩面性。

不管是金瓶梅還是警世詩,它們本意都是教化眾人。

雖然會有一些反面教材的痕跡,我們也要善於分辨,不可本末倒置。

古人雲:「宜識其意,勿泥其跡。」就是這個道理。

好比金瓶梅這本小說,固然有一些瑕疵,有偏有正。

更多也是讀者心不正,這也罷了。

卻不該將呂洞賓也連累進來。警世詩短短四句話,可謂是字字珠璣,金玉良言。

如果這樣的話也要被錯疑,那是我們現代人的悲哀,而非古人的錯。

參考資料:
1.【金瓶梅】

2.古詩文網【警世】呂洞賓

3.齊魯壹點【移宋入唐的呂洞賓】202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