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姓氏:中國人的血緣圖騰,尋根問祖的活化石,歷經5000年依舊清晰

2024-02-06文化

在中國,歷來十分重視自己的姓氏,往往沒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是不會改變它的。所以相沿數千年的姓氏,是用文字記錄的「血緣密碼」,是尋根問祖的「活化石」,也是民族與文化認同的符號,國與家的見證。但觀察現在中國的姓氏分布,可以發現每種姓氏的人口數量各不相同,人口少的姓氏往往只存在某些地域,而人口多的姓氏往往遍布全國,甚至是海外,那麽姓氏是怎麽來的,又是形成如此格局的呢?

中國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姓氏的國家,從上古的伏羲氏時代開始中國人就有了姓氏,至今已超過五千多年,可謂源遠流長。而在別的國家,大多直到公元1000年後才有姓氏,如英國,其姓氏出現在17世紀,而日本則在1875年才出現。漫長的姓氏歷史,讓中國至今擁有超過3500個姓氏。

河南濮陽戚城遺址中華第一龍貝殼化石

姓氏作為一個人家族血緣關系的標誌和符號,最初來源可以追溯到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所謂「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規則。早期的華夏先民由於血緣關系的不同而自然形成一個個部落,各個部落為了相互區別而用不同的標誌表示自己,這種標誌無疑就是姓氏的雛形。

中華姓氏圖騰

所以中國上古的八大姓氏,如姬、姜、妘、嬴、媯、姚、姒、妊,在寫法上都從女旁,說明它們是原始社會母權制時代的產物。它的作用主要是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系的婚姻制的轉變,是華夏文明進步的重要裏程碑。

不過姓氏剛形成時,一姓一氏只限於具有共同血緣關系的宗族之間,分布範圍也不是很廣。在河南安陽殷墟的百家姓墻上,講述了華夏先人對於「姓」和「氏」的圖解。姓,代表著氏族的血統,最早起源於母系氏族社會,即一個氏族名下的成員都出自同一個母系祖先。「姓」的造字屬於會意,由兩個象形字「女」和「生」組成,意為女子所生,生而有姓。

氏則是姓衍生的分支,是古代貴族標誌的宗族系統稱號,應當起源於父系氏族的原始社會。「氏」的造字方法是象形,早在甲骨文中就有,可解釋為木本,即植物之根;後來轉註為姓氏的氏,即取水之源頭、木之根本的意義。

如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據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後來五帝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先祖契、周族的先祖農神後稷、秦族的先祖伯益等,都是黃帝的後代。

其中後稷承繼姬姓,其後代建立了周朝。周朝初年周天子姬發分封諸侯,王族貴族子弟封土建國,諸侯可建立自己的宗廟,其中姬姓國53個,其余從原族姓集團中分化出去的諸侯,需要單獨立氏。因此,周代是中國姓氏發展的重要階段。如今姬姓雖然僅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但由姬姓演支出411個姓,占【百家姓】總姓504姓的82%。

中華姓氏圖騰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祝融為炎帝之子,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姜姓還是許多姓氏如呂、謝、齊、高、盧、崔等姓氏的重要起源之一。至於妘姓則起源於帝嚳高辛氏、妊姓起源於太昊伏羲氏風姓、嬴姓起源於少昊金天氏、姚姓與媯姓均起源於帝舜、姒姓起源於大禹。

姓氏的發展與命名

最初姓和氏有著不同的含義和社會職能,姓是決定能否通婚的依據,而氏則用來區別貴賤;先秦時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姓、氏才開始混合;漢朝以後,從太史公開始,對姓和氏不再有嚴格的區分。

春秋時期各諸侯

於是中國人的姓氏便開始從最初的以姓為氏(如上古八大姓氏)、以國為姓氏(如齊、魯、晉、宋、鄭、吳、黃、越、秦、楚、衛、韓、趙、魏、燕、陳、蔡、曹、胡、許等)和以封邑為氏(如尹、魏、韓等近200個),發展到以鄉亭為氏(如裴、陸、閻、郝等)、以居住地為姓(東郭、南郭、東門、西門等)、以先人的字為氏(此類多復姓,如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其孫以祖父字為氏,漢代時改皇父為皇甫)。

還有以官職為氏(如常見的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還有如籍、諫、庫、倉、軍、廚等)、以職業為氏(如巫、蔔、陶、匠、屠等)。當然也存在少數民族中文化後的改性,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將拓跋氏改為元姓、叱盧氏改為祝姓、獨孤氏改劉姓、丘穆棱氏改穆姓,後世還是瓜爾佳氏改關姓、佟佳氏改佟姓、鈕祜祿氏改郎姓、葉赫納拉氏改葉和那姓等。

當然,還有一些改姓則是因皇帝賜姓或避諱皇帝姓的緣故,如唐朝賞賜有功大臣李姓,明朝則賞賜朱姓等。而且當個人和宗族遭遇到滅頂之災、古人也會千方百計改姓,隱藏並延續祖先的血脈。雖說「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和名不能隨便更改,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古人改姓的「身段」實際上比想象得柔軟許多。

額外一提的是,中國人的姓氏雖以單姓為主,但也存在不少復姓,甚至是多字姓。據【中國姓氏大辭典】顯示,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復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最長的多字姓有17個字,名為「魯納婁於古母遮熟多吐母苦阿德補阿喜」。是不是有點非洲奧德彪名諱的意味?

中國姓氏父系傳承與染色體遺傳的巧合?

這其實也跟中國人口眾多、民族眾多有關。從中國歷史的特殊性來看,與歐洲社會依靠城市作為主要經濟社會活動單位不同的是,中國幾千年來依靠的都是宗族,這意味著擁有共同姓氏和祖先的人嘗嘗會聚居在一起,所以也保證了中國的姓氏群體傳承和穩定。而中國人的姓氏依照父系傳承,即只是在男子中一代代地相傳,也與遺傳學中的Y染色體的傳遞方式相一致。

我們知道,人類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X和Y染色體控制性別。男人的精子含有一對XY染色體;女人的卵子含有一對XX染色體。當XX相結合便會生女孩,XY結合便會生男孩。當這個男孩再生男孩時,一定是這個Y染色體再一次地被選中。除極個別情況外,若一個家族一直有男孩誕生的話,那麽這個家族的Y染色體就會一直流傳,而且是同一條祖先染色體的復制品。

姓氏這種父系傳承方式,一方面保證了群體延續的穩定,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重男輕女」的陋習。因為如果說生女孩會斷了姓氏傳承,那改姓避禍豈不是也斷了子承父姓的傳統?所以姓氏之言,往大了說是中國人的血緣符號,往小了說就是一個人的名諱標簽,畢竟同為劉姓,有開兩漢四百多年法統的劉邦,也有販夫走卒的無名之輩。

上期回顧: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600年前明朝大移民從這裏出發

備註:本文是【華北山河四省】合集的第17章原創作品,僅為一家之言,轉發請註明【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及出處】,抄襲必究。另文中配圖部份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