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宋詞裏的元宵節,離我們那麽遠卻又那麽美

2024-02-27文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其起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根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已經受到較為廣泛的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不論官員還是黎民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宋代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人們對傳統習俗、市井生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關乎百姓世俗生活的傳統節日特別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元宵節當仁不讓成為每年的重大節日。

宋代元宵節這一天,重頭戲就是夜間的逛夜市賞花燈,而且,男女老少,全無禁忌,即便平日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待字閨中的妙齡女子,在這一天也可以結伴出門,賞燈遊玩。

今天,我們無緣親眼目睹宋代元宵節的盛況了,但值得慶幸的是,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關於元宵節的文學作品,在這些作品裏,我們不僅可以領略那時元宵節的盛景,而且還可以感受它的浪漫。

在所有關於元宵節的文學作品中,有兩首詞膾炙人口,歷來被人們傳誦,每逢元宵節到來之際總會被人們想起。

因為許多人都耳熟能詳,我不再對詞句做過多註釋,以免畫蛇添足。

一首是北宋時期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詞中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迷人的畫面,即使在千年後的今天,依然令人心動不已。

另一首是南宋時期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詞中的「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早已定格為一個歷史的美好瞬間,成為千古名句。

文化隨筆

圖文|褚延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