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真正孤篇壓全宋的一首詩,意境之美讓人心醉,作者竟是一位僧人

2024-03-17文化

在浩如煙海的詩歌長河中,有沒有哪位詩人是以孤篇傳世的,也就是說一生只作一首詩,或只流傳下來一首?

對於這一問題,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聯想到被譽為「孤篇壓全唐」的那首詩,對,說的就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確實屬於詩人高光時刻。但事實卻是,張若虛並不是這一問題的完美答案。

因為他還有一首名為【代答閨夢還】的詩流傳了下來,所以,排除他,而且捎帶一句,「孤篇壓全唐」的說法也不算嚴謹。

或許有人會說,元代詩人唐珙和他的「孤篇」【題龍陽縣青草湖】可以與問題中的表述嚴絲合縫。

對,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中的「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確實美如畫境,美到讓人心醉。

但事實卻再一次證明,他和他的【題龍陽縣青草湖】因為人工無法幹預的原因而無法成為該問題的答案,因為他有九首詩流傳了下來,包括【貓】【墨蘭】【澄碧堂】等。

此外,寫過「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張繼,他和他的【楓橋夜泊】也同樣因為人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無法入選,張繼至少有54篇詩文傳世。

宋詩裏的傳世孤篇

小話詩詞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一首詩,可以說是該問題的最佳答案,沒有之一。

這位詩人名叫誌南,與其說是他的姓名,還不如說是他的法號。因為他是一名僧人,誌南是他的法號,真實姓名不詳。

宋代詩人誌南,真實的身份卻是僧人,誌南一生只留下一首詩,堪稱孤篇傳世,卻成為了描摹春風、贊詠春天的詩歌天花板。

詩中洋溢著動人心扉的春天的旋律和味道,詩中充滿著含蓄雋永的生活的情趣和哲理,讀來如同春風拂面,讓人心曠神怡。

且聽小話詩詞細細道來。

三月的桃花水,舞動著綺麗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點點灑上了河面,有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回旋。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

是啊,三月的桃花水,如同編織在流水中的音符一樣,隨著水流的波動,而蕩漾起曼妙的身姿,和水波一同演奏出動人唯美動人的春天的旋律。

其實,在春天的諸多旋律中,不只有桃花水在演繹著它的獨奏,還有杏花雨和楊柳風,還有破土而出的如綠寶石一樣發出賞心悅目的光彩的嫩草,還有在明媚的春光中舞動著和弦般的翅膀的各種飛蟲。

它們為了能夠登上春天的舞台並出演春天的旋律,醞釀了整整一個冬天的時光,它們攜手登台,傾情聯袂,共同演奏出一曲令人心曠神怡的春天的交響曲。

在這場春天的交響曲中,如果說誰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誰是舞台的C位。那麽,這一定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就好像宋代詩人盧梅坡筆下的【雪梅】一樣,梅花和雪要比誰更白,詩人也覺得它們難分伯仲,於是「騷人閣筆費評章」。

而在小話詩詞看來,杏花雨那「沙沙沙、沙沙沙」的落在枝葉與花瓣上的聲音,才是春天的奏鳴曲中最動人心扉、最讓人心神搖曳的唯美畫境了。

杏花雨、楊柳風,是春天特有的,也是春天的象征,連徐悲鴻先生也情不自禁地說「白馬西風塞上,杏花煙雨江南」。徐悲鴻筆下的江南是詩意的,唯美的,宛如畫卷般繾綣動人的。

元代詞人虞集【風入松·寄柯敬仲】也有名句「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春日的江南,杏花盛開,煙雨蒙蒙,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

詩人誌南,孤篇傳世

是啊,詩詞中的杏花雨被文人墨客賦予了更多的韻味,正是因為這些唯美的意象,千百年來溫潤著時光,感動著世人。

在中國古代詩歌的長河中,描寫杏花雨的名句不勝列舉,其中有一句千百年來被人們贊不絕口,被認為抓住了杏花雨的神韻,可謂是描寫杏花雨的詩句中最為出彩的。

這句詩就是「沾衣欲濕杏花雨」 ,那麽這首詩是誰寫的呢?這句詩或者說這首詩妙在哪裏呢?

原來,「沾衣欲濕杏花雨」出自一首叫做【絕句】的詩歌裏,原詩題目就是【絕句】,共四句,是一首七言絕句,原詩如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鑒賞詩歌、閱讀文章時,了解作者是很重要的。「知其人,論其詩」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詩人在創作詩歌時的內心世界。

雖然詩無達詁,但是我們在了解了詩歌的創作者後,可以無限接近詩歌本身,這也是鑒賞詩歌的一個好方法,所以還是先從了解這首詩的作者開始吧。

開篇明義,【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選自清代文學厲鶚編撰的【宋詩紀事·卷九三】。

【宋詩紀事】總共100卷,收錄宋代詩人3812人,書中對宋詩的作者列有小傳,用「以事存詩,以詩存人」的方式記錄宋代詩人和他們的生平軼事。

【宋詩紀事】的章節編排很有特色,有關詩人傳記的事情,列於作者小傳之後、詩之前;有關詩的本事,列於詩後。可以說這是一本研究宋代詩人和詩歌的重要文獻。

根據【宋詩紀事】的記載:這首詩的作者是一位僧人,宋代人,誌南是他的法號。關於誌南的其他生平資料,書中沒有更詳細的記載,而且書中也僅僅記載了誌南的這一首詩。

眾所周知,研究古代文學是建立在大量占有古典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的。

所幸的是,南宋趙與虤在【娛書堂詩話】卷上中記載了一件事情,可以對誌南的資料做一個補充。

據【娛書堂詩話】記載:僧誌南能詩,朱文公嘗跋其卷雲:‘南(誌南)詩清麗有余,格力閑暇, 無蔬筍氣’。如雲:‘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予深愛之。

這段引文中的「朱文公」就是南宋著名儒學大師朱熹。「蔬筍氣」是宋代詩學理論探討的一個術語,也就是書生氣十足的意思。朱熹欣賞誌南的詩,所使用的標準是有無「書生氣」。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誌南的這首毫無炫技修飾的風格,詩意詩清新自然,很接地氣。

從以上資料文獻記載,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建立在文獻資料基礎上的結論: 【絕句】這首詩的作者是誌南,誌南是一位僧人,生活在宋代,是善於作詩的,也可以說是一位詩僧。

誌南的詩很有特點,既有清新的一面,又有流暢自然的一面。朱熹很欣賞誌南的詩,並贊賞他的詩沒有書生氣,尤其是朱熹很喜歡誌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

誌南的生平狀態已不可詳考,他也僅有這一首詩存世,但就是這短短的一首詩,把詩人的名字載入了宋代詩史。

正所謂「詩因人而名垂青史,人因詩而揚名千古」,誌南孤篇傳世,卻寫出了充滿情趣與哲理的意境,尤其是最後兩句,唯美動人,可以說是描寫美好春天的詩歌中的天花板。

巧解詩意

誌南的這首詩自然流暢,字面本身也沒有太生僻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去解讀詩歌,有必要對詩中出現的一些名詞做出合情合理、符合詩意、符合語意的解釋。

首先要解釋的就是「短篷」。篷是指船帆,短篷也是船的代稱,由此可知,短篷就是指一種帶有帆的小船。

唐代詩人陳翊寫過一首【短篷】的詩,詩中有描繪這種小船的詩句:「水屋入花嶼,春山來畫圖。片帆齊遠樹,落日半平蕪。」這可以與誌南詩中的「短篷」相佐證。

其次要解釋的就是「杖藜」,藜是草本植物,一年生,莖直立,嫩葉可吃,長高長大的莖稈可以用來做拐杖,是全國各地都很常見的一種植物。

從古漢語的語法來看,杖藜其實是藜杖的倒裝形式,詩人為了格律和音韻的和諧而采用的一種形式,意思就是用藜做成的手杖,如宋代詞人秦觀在【寧浦書事】一詩中有「身與杖藜為二,對月和影成三」的句子。

接下來要解釋的名詞就是「杏花雨」,還需要解釋的名詞就是「楊柳風」。先說杏花雨。

清明前後杏花盛開時節的春雨,叫杏花雨。杏花和春雨這兩樣春天物候現象在中國古代的詩歌中就經常出現。

如唐代詩人杜牧【清明】詩中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再如宋代詩人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中就有「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可以說,「杏花雨」是清明時節的代稱了。

楊柳風其實就是花信風的一種,古人把不同花期的風稱為花信風。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從小寒到谷雨的八個節氣共二十四候。

人們挑選一種花期最準確的花為代表,以期與這一節氣相匹配、相吻合,被選之花就被當作這一節氣的花信風,意思就是能帶來開花音訊的風候。

每一候對應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其中清明節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

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六帖】中寫道:「三月花開時,風各花信風。」

宋代詩人陸遊【遊前山】一詩中也寫道「屐聲驚雉起,風信報梅開」,這些都是中國古代詩歌中關於花信風的描繪。

妙手天成,千古絕唱

透過對作者誌南的介紹和對詩中詞語的註釋,我們已經對詩歌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那就是這首詩是誌南在清明時節寫的一首詩,是對二三月裏的春天的細膩感受和真切描摹。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著拐杖春遊,春風和煦,詩人的心情也是非常愜意的。

據【宋詩紀事】記載,這首詩沒有實質性的題目,只是因為詩歌內容才配上了「絕句」這樣一個題目。

更令人感到驚喜的就是: 誌南唯一的這首詩詩句短小、簡潔,詩的意境高遠,詩風恬淡自然,讀來很有清新明快的感覺,這首詩的美妙之處也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一)排篇布局,章法自然
  • 這首詩在寫法上是很有特點的,首句「古木陰中系短篷」,用白描的手法呈現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去處:有參天的大樹,樹木已然濃蔭,而林中的小河邊,一只小船停泊在河邊。

    「系」字,是詩中唯一一個動詞,說的是這只小船用纜繩拴在河岸邊的一棵樹上,畫面反而呈現出一種靜態美。

    「杖藜扶我過橋東」這一句明顯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藜杖人格化了,把藜杖寫成是一位和詩人同來春遊的朋友,一位值得依賴的心思細膩的朋友。

    杖藜攙扶著詩人一路賞春遊春,這使得畫面出現了親切自然的感覺。

    沒有人會總是用追趕的腳步,如果累了,放慢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也許這種體驗會比想象中的更要美好更要真切。

    詩人興致勃勃地透過小橋,悠閑自在地向東邊前行,迎面而來的是和煦的春風,春風在古詩文中往往被「東風」替代。

    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東風」代表的是生機,是活力,是春意盎然。

    最為傳神寫意的就是詩的後兩句,杏花雨和楊柳風這兩個意象的出現,既是浪漫的,又是詩情畫意的。詩人沐浴在春風裏,杏花也沐浴在春風裏,大自然的一切都沐浴在春風裏。

    詩人扶杖東行,映入眼簾的是綻放的杏花,微風中搖曳的楊柳,春天的美景盡收眼底;詩人感覺到的是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拂面而來的春風,是和煦的、輕柔的,沒有一絲寒意的。

    「沾衣欲濕杏花雨」一句,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更見詩人體察之精微,描摹之細膩。

    「吹面不寒楊柳風」又加入了詩人對春風的感受,和煦的春風迎面吹來,沒有一絲兒寒意,楊柳枝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著身姿。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是詩人的視覺體驗,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生活的積累,閱歷的豐富,人們會具備憑借視覺體驗而獲得事物整體感知的能力。換句話說,人的眼睛具備了通感體驗。

    這次遊春的主題情感和視覺體現都出來了,這是詩人誌南對這次春遊的評價,這是一次令人身心愉悅的春遊,這也是本詩在排篇布局這一層面上妙不可言的地方。

  • (二)人景合一,物我交融
  • 人與景的契合,物與我的交融,是這首詩的第二個妙處,也是全詩最為傳神的地方。

    透過前面的介紹,我們知道誌南不光是一位詩人,他還有一名僧人,僧人對事物的認識更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如果將詩中的場景用畫面展現出來的話,這就是一幅典型的強調以人的感官體驗為主題的傑出畫作,也可以說是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如果進行精準概括的話,那就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人的畫筆下,杏花雨似乎具有了靈性,「沾衣欲濕杏花雨」這一句就將雨的靈性與詩人的思想感情結合了起來,詩人的感覺是一種「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

    沾衣欲濕的杏花雨,是這樣輕微,是這樣細膩,一個「欲」則體現出了雨的靈性,若有如無,如隱如現;吹面不寒的楊柳風,是這樣和煦,是這樣輕柔。

    詩人的體驗則是感同身受的,這是人與景的契合,這是自我靈性與杏花雨、楊柳風的自然靈性的結合,這是詩人真真切切的感受。

    詩人抒發的感情是他對自然的認知與感悟:天人合一,也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這其實就是參禪悟道的境界。

    沾衣欲濕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在「似與不似之間」,在「要」和「將要」之間找到了平衡點,讓整體的詩意達到了高度契合。

    當自然界和詩人的審美意識完美地結合了起來,賞心悅目的春景和詩人的主體情感也就自然而然地融為一體了。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杏花雨是似濕未濕,濕而不沾,這就是處於「似與不似」之間的一種微妙而美好的狀態。

    生活中也是這樣,參禪悟道也是這樣,傳統繪畫中也是這樣,這正是杏花雨帶給人輕柔如夢一般的愜意和融洽。

    再加上那吹在臉上輕柔愜意的春風,真正構成了一個如詩如夢的境界,如詩如畫的境界,是充滿詩情畫意的。

    探訪、追尋生活中的美好,體驗、品味生活中的詩意,似乎成為了詩人誌南的生活常態。

    詩人置身在這樣的春景裏,人與景高度契合,是人與大自然的高度契合,是詩人對大自然的特殊感情。

  • (三)詩意盎然,充滿哲理
  • 從前文參照的文獻資料可知,朱熹對誌南的這首詩是非常欣賞的,他使用的評判標準是有無「書生氣」,這實際上是宋代詩學理論探討的問題之一。

    比如蘇軾在【贈詩僧道通詩】中說:「語帶煙霞從古少,氣含蔬筍到公無。」

    蘇軾還在詩中還做了註解:「謂無酸餡氣也。」「書生氣」三字的含義在前文已經解釋過,就是指詩作不自然,不接地氣的意思。

    再如南宋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說:「近世僧學詩者極多,皆無超然自得之氣,往往反拾掇摹效士大夫所殘棄。又自作一種僧體,格律尤凡俗,世謂之酸餡氣。」

    綜合朱熹、蘇軾、葉夢得的話語,從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僧人是有作詩的風氣的。

    但是很多僧人在學作詩的時候落入了「書生氣」的窠臼,他們為了寫詩而寫詩,結果就是少了詩意,少了哲理。蘇軾就明確表達了對僧詩書生氣很重的反對。

    宋人論僧詩,「無蔬筍氣」、「無書生氣」似乎是詩歌成功與否的考量標準和最高境界。他們認為誌南的這首詩符合標準,也贏得了凡事講究標準的朱熹的稱贊。

    拋開宋代的評判標準,從詩本身去看的話,誌南的這首詩風格自然,在極平常的景物中寫出了一種哲理和雅趣。

    杏花雨、楊柳風的柔美清麗,既是平常的,又是飽含詩味與哲理的,而詩的風格又是清新可人的、恬淡自然的。這種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詩歌,讀來讓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

    小話詩詞

    宋代僧人誌南的這首詩清新自然,是一首很有意境的詩歌。文章結尾,再看一下詩歌的情境。

    詩人乘小船沿溪水而來,將小船系在岸邊的樹下,拄著拐杖來到了一個景色宜人的地方。這正是遊春賞春的理想之處,他沿著小橋向東緩步前行,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杏花雨和楊柳風讓詩人多了一份對自然的感悟。

    其實人生何嘗不像一場旅行啊,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認真、細致地呵護旅途中的心靈,讓心靈去旅行,這樣的人生不正是詩意生活的寫照嗎?

    宋代詩人誌南,真實的身份卻是僧人,誌南一生只留下一首詩,堪稱孤篇傳世,卻成為了描摹春風、贊詠春天的詩歌天花板。詩中洋溢著動人心扉的春天的旋律和味道,詩中充滿著含蓄雋永的生活的情趣和哲理,讀來如同春風拂面,讓人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