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紅樓夢】賈政:讀懂他,你就懂了世故與滄桑

2024-06-29文化

今天,我們不談那些風華絕代的女子,也不論那些才子佳人的愛情悲歌,

而是將目光投向一個常常被誤解、甚至忽視的角色——賈政

賈政,

這位家族的中流砥柱,

用他的一生勾勒出了封建社會士大夫階層的復雜面貌。

讀懂賈政,或許就是讀懂了生活的真實與無奈,

也是對歲月的一種深刻體認。

如果說青春讀【紅樓夢】是為寶黛的純情落淚,

那麽,

當你開始品味賈政的苦澀與無奈,

或許,

這正說明你的心境已悄然成熟。

因為,能理解賈政,往往意味著你已不再是那個初涉世事的少年,

而是歷經風雨、洞悉人情的老成之士。

權力與責任的沈重枷鎖

賈政作為賈府的實際掌權者,他的一生似乎總被「責任」二字壓得喘不過氣。

作為賈府的頂梁柱,承擔著家族興衰的重任。

他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周旋,犧牲了個人的情感與追求,努力維系著賈府的榮耀。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元宵夜宴上,

賈母命賈政點戲、講笑話,賈政卻因心系家業,

笑言「為官做宰」的不易,其背後是對家族衰敗的深深憂慮。

這一幕,是賈政作為家長的無奈與沈重,

他必須犧牲個人情感,扮演好那個不茍言笑、嚴苛持家的角色。

他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

在封建禮教的框架下,即便是位高權重,也難逃命運的枷鎖。

這種犧牲,讓人看到的不僅是個人的悲劇,更是封建家族制度下個體命運的無奈。

父子關系的糾葛與和解

賈政與寶玉的關系,是【紅樓夢】中最引人深思的情感線索之一。

提及賈政,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形象便是那個對寶玉嚴苛至極的父親。

寶玉的叛逆與不羈,常常觸怒賈政,

而這種矛盾的根源,實則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在大觀園題詠時,賈政對寶玉詩作的挑剔與不滿,表面上是對其才華的否定,實則蘊含著深沈的父愛與期望。

他希望寶玉能夠成為家族的棟梁,而非沈迷於詩詞歌賦之中。這種看似無情的嚴格,實則是對現實社會規則的一種妥協與適應。

最典型的莫過於第三十三回,寶玉因金釧兒之事遭賈政毒打,

賈政雖然痛下重手,但事後卻在王夫人的勸說下,流露出內心的柔軟與後悔,這正是他對兒子深藏不露的愛。

這場沖突表面是因寶玉的「不務正業」,實質上是賈政對傳統仕途觀念的堅守與寶玉追求個性自由之間的激烈對抗。

這種愛恨交織的復雜情感,對映出父輩對下一代既想保護又想塑造的矛盾心理。

理想與現實的斷裂

賈政年輕時也曾懷揣著治國平天下的宏大理想,但在官場的摸爬滾打中,這份理想逐漸被現實磨平。

作為朝廷命官,賈政的形象也反映了封建社會官場的復雜與矛盾。

他雖心懷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卻不得不在現實中妥協,面對腐敗與不公,他的內心是掙紮的。

賈政在處理賈雨村案時,雖有心公正,卻因種種權勢交織,不得不做出讓步。

這一情節,不僅是對賈政個人性格的描繪,更是對整個社會風氣的深刻批判。賈政的無奈,是那個時代許多正直官員的共同命運,他的堅守,則是在困境中對正義的最後一點堅持。

透過第七十五回中秋賞月時賈政的感慨:「咱們這樣人家,原不必頂著虛名,到底怎麽樣呢?」

可見,

他對自己的仕途成就並不滿意,

甚至有些許自嘲與無奈。

賈政的轉變,是許多理想主義者在面對現實殘酷時的共同縮影,

讓人不禁思考:在權力與理想的夾縫中,個人的選擇與妥協,究竟值不值得?

當我們在賈政的故事裏看到自己,或許會發現,

讀懂他,不僅僅是年齡的增長,更是對生活復雜性的接納與理解。

賈政的一生,

是對封建社會士大夫悲劇命運的深刻描繪,

也是對每一個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徘徊者的溫柔提醒:

成長,就是學會在責任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即便前路艱難,也要勇敢地走下去。

【紅樓夢】之所以經典,不僅因為它描繪了一個時代的輝煌與衰落,

更因為它讓我們在每一個角色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讀懂了人生的多重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