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作家申賦漁:有些遇見會讓心靈一層一層的開啟

2024-01-19文化

尋回溫和沈靜的大地之心,在故鄉、田野與記憶的「私人化敘述」中感受省思時代、療愈心靈的紀實寫作。1月16日下午,知名作家、文化學者申賦漁【一只山雀總會懂另一只山雀】新書分享沙龍在蘇州東太湖畔的上書洲書院舉行。

旅居法國十年後,申賦漁回到故鄉南京,住進當時已經殘破不堪的郊外居所。他修整院落,看鳥、種花,本想過上「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日子,心裏卻被貓、魚、樹、鳥填得滿滿當當。他結識鄉鄰,遇見處境截然不同,卻同樣生機勃勃的人們:找不到工作而欠繳房租的大學生,人到中年仍「沒個家」的石匠,辭掉鐵飯碗回鄉幹體力活的知識分子,因恐懼黑暗而不敢熄燈的空巢老人……時代如刀鋒般掠過,在所有人身上留下銘印。本書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世界最美的書」設計師朱贏椿親自操刀封面,收錄了申賦漁在此期間寫作的三十二篇隨筆及一篇引子,聚焦主流視野之外的鄉村鄰裏,重新看見大時代下「一個一個人」的獨特故事。

「來到鄉下,你變成一只山雀,只希望能有另一只鳥兒和你好好說話,彼此什麽都懂。」申賦漁表示,這個書名,除了字面意思之外,也含著「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每一個此時此刻,都匯聚著全部的過往時光,又蘊含著似乎漫長的未來。生命不可分割,以為會忘記的,永遠也不會忘記。只是說不出來,或者不想再說。個人命運如此,家國歷史亦如是。

申賦漁同時圍繞自己的創作實踐以及在法國旅居的生活經歷展開漫談,並以對自己寫作影響最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為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從中可以體味人世間深沈厚重和明亮靜美的「兩面」。「偉大的作家、作品一定是關心靈魂的,而每一個人也終要思考和面對自我靈魂的安放」,對於文學來說,寫作者最重要的是回到簡樸誠懇的姿態,「山雀」在某種意義上是「自我」的意象,「懂」也是這本書的核心,申賦漁坦言。

「讀書不能單一化,盡可能多元涉獵」,申賦漁強調,要不斷提升內心更多層次的感知能力,重新去發現看待世界萬物的角度與方法,「看似平常無奇的生活,可能有著常人不會用心靈去綻放的東西」「有些遇見會讓心靈一層一層的開啟,可以無窮無盡,如此豐富的細膩會讓人生變得沈靜、溫和、更加美好」

申賦漁,作家、文化學者。199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後從事記者工作二十年。2016年赴法國巴黎專事寫作。著有「個人史三部曲」【匠人】【半夏河】【一個一個人】;「中國人的歷史」【諸神的蹤跡】【君子的春秋】【戰國的星空】;非虛構文學【寂靜的巴黎】【一只山雀總會懂另一只山雀】【不哭】【逝者如渡渡】【光陰】等,2023年,其作品被日內瓦大學漢學系選用為碩士研究生教材。(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