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論地名詞「巒」

2024-04-17文化

江西地名研究

摘要:山體類地名詞「巒」的釋義最早見於【爾雅】,晉郭璞註曰:「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巒」具有狹長的古楚方言義。地名詞「巒」較早融入通語,在湖北省現今地名系統中較為少見。地名詞「巒」在中國多省均有分布,不同地域的分布也呈現出不同特征:湘語和西南官話區中可見「巒」用為專名,為方言記音詞,表圓義;雲南傣族聚居地的「巒」地名表山巒義,但在內部結構上與漢語地名有所區別,具有通名「巒」前置以及傣漢語言融合的特點;又叢林義的地名詞「巒」,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西、湖南等贛方言區。

關鍵詞:地名通名「巒」;詞義演變;地域分布;古楚方言

「巒」是用以指稱山體類自然地理實體的通名,作為地名詞使用主要分布在中國湖南、安徽、江西、雲南、廣西、浙江等省。「巒」的釋義最早見於【爾雅·釋山】的「巒,山墮」,晉郭璞註曰:「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荊州,即楚國都城「郢」所在地,在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為避免與現今地名荊州相混淆,文中需表述郭璞所註「荊州謂之‘巒’」之「荊州」時,皆稱為古荊州。)【王力古漢語字典】將「巒」解釋為「小而銳,狹而長的山」「山的泛稱」。【現代漢語詞典】對「巒」的釋義較為單一,僅為「山(多指連綿的)」。「巒」是具有豐富表義功能的山體類地名通名,論文將結合百度地圖和各類方誌探討地名詞「巒」的語意演變以及「巒」在現今地名系統中的分布使用情況。論文語料皆出自陜西師範大學漢籍全文檢索系統,第三版。

一、「巒」的古楚方言義

「巒」郭璞註曰:「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古荊州作為春秋戰國時期古楚國的都城,是古楚文化的發祥地,「巒」具有狹長的古楚方言義。

「巒」在漢代之前的文獻記載僅見六處。四處與楚地楚人相關,其中三處出自【楚辭】,如【楚辭·九章·悲回風】:「登石巒以遠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楚辭·七諫·自悲】:「登巒山而遠望兮,好桂樹之冬榮。」【楚辭·九思·守誌】:「陟玉巒兮逍遙,覽高岡兮峣峣。」一處出自楚國隱士以其名號命名的【鹖冠子】,如【鹖冠子·能天·第十八】:「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苓巒堙溪、橐木降風是也。」此外,「巒」在漢代之前的另兩處「巒」文獻記載分別可見於【爾雅·釋山】:「巒,山墮。」【世本八種】卷第二:「渭水東逕巒都城北。」

由此可見,「巒」在漢代以前的文獻資料中,大多與楚辭、楚地相關。「巒」字形又作「䜌」,【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一〇二】:「新都南陵大宰䜌。」【包山楚墓文字全編·一九三】:「鄟邑人䜌脡。」以上䜌、䜌脡,皆為楚人名。又戰國青銅器「䜌書缶」,據黃錫全考證,為楚國器具,其上所用的銘文皆為楚文字。綜合以上,「䜌」「巒」二者皆與古楚地域、古楚方言相關。

高明【古文字類編】收錄周晚期伯司簋「巒(巒)」為。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䜌,亂也,一曰治也,一曰不絕也。」清段玉裁註曰:「䜌,治絲易棼,絲亦不絕。」據段註,「䜌」具有治絲之意。而絲線狹長、細長的外形特征,與【王力古漢語字典】的釋義「狹而長的山」與郭璞所註「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這一古楚方言義同。

又絲線狹長、細長,並且治絲須達到一定的長度才能綿延不絕或治之紊亂,「連綿不絕」義應為「巒」本義「狹而長」的引申。中國現今仍有「參巒疊嶂」的用法。臧勵龢【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有地名條目「參䜌縣」,其釋義為:「漢置,晉廢。故治在今甘肅省青陽縣西北。」「參䜌縣」後皆作「參巒縣」。此外,以「䜌」為聲符而演化的系列字族「欒」「鸞」「灓」中均有連綿義的表義蘊含。

二、「巒」的詞義演變

除了具有以上提及的狹長義、連綿義、小銳義,考察歷史文獻資料可知,「巒」還具有以下義項:1.山脊義,如【楚辭·九思·守誌】「陟玉巒兮逍遙」,東漢王逸註曰:「玉巒,昆侖山也,山脊曰巒。」山脊指山最高處,像動物脊骨隆起的部份,亦是山勢連綿的輪廓之形,可見「巒」的山脊義與其古楚方言義「狹長義」相關。2.山高義,如【楚辭·九章·悲回風】「登石巒以望遠兮」,東漢王逸註曰:「昇彼高山,瞰楚國也。」【初學記·地部】:「山狹而高曰巒。」即「巒」有「山高義」。3.山峰義,「峰巒」一詞的使用最早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僅見三例,如【全三國文】卷五十九:「壁立林麓,峰巒如畫。」「巒」的山峰義與「峰巒」一詞在歷史文獻中的大量連用有關。4.圓峰義,「巒」圓峰義產生於宋朝,宋戴侗【六書故】指出:「巒,圓鋒也。」筆者認為「巒」的圓峰義來自【爾雅·釋山】中的「巒,山墮」,【說文系傳校錄】曰:「嶞,小者也,孔疏以狹長釋之,天文家凡狹長者謂之橢圓形,亦曰鴨蛋形。知嶞橢一字。5.山的統稱義,「巒」在秦漢時期已經由地名專名轉化為通名,後成為一般詞匯,形成了大量的「巒」字詞語,如巒丘、巒穴、巒谷、巒紋等。如【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諭以封巒。」「巒」從古楚方言義「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到連綿義、小銳義、山脊義、山高義、山峰義、圓峰義、山的統稱義,皆與山體類表義相關。

「巒」在漢朝時期有連綿義用於北方地名「參巒縣」,表明此時期的「巒」已融入通語之中,使用廣泛。因此,本文未對地名詞「巒」進行歷時分布的考察,下面將探究「巒」在現今地名系統中的分布情況和使用特征。

三、「巒」的湖北地名分布

郭璞註「巒」曰:「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巒」在古荊州今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的使用情況不甚明了。又「巒」在湖北現今地名系統中的使用甚少,利用百度地圖對湖北省的「巒」地名進行檢索。僅見巒道溝村、巒峰村、柳巒村、柳巒堤、竹巒村、巒大灣6處。

巒道溝村,地處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因「溪溝狹窄,山巒起伏,道路崎嶇,故名」。此處「巒」取山巒義,「山巒起伏」仍保存有由古楚方言義「狹長」所引申的連綿義。

巒峰村,地處今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巒峰大隊」為【湖北省當陽縣地名誌】所收錄,其釋義為「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根據大隊境內山巒重疊、高峰聳立的地理特點,改為巒峰大隊,沿用至今」。山巒重疊用來指山勢的連綿之形,此處「巒」取山巒義,仍保留連綿義。

柳巒村、柳巒堤,位於現今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但【通城縣地名誌】中並未見有「巒」地名的使用。「柳巒村」「柳巒堤」在【通城縣地名誌】中所對應的書面書寫形式為「柳大隊」「柳堤」,這兩處地名皆因其駐地楊柳茂盛而得以命名。由此可見,通城地名中「巒」可對「」進行轉寫。又【通城縣地名誌·本縣地名主要通名簡釋】有收錄:「」方言,指村在樹竹繁茂的山坡、港邊、山彎內。」因此,「巒」「」二者釋義有所區別。

竹巒村,地處今湖北省鹹寧市崇陽縣,【崇陽縣地名誌】未見收錄,但其境內有「竹下」「竹王家」「竹楊家」等,其釋義皆為楠竹茂密處。「巒」應為第一次地名普查之後,對較生僻的地名詞「」的規範化覆寫。

巒大灣,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查閱【湖北省監利縣地名誌】,巒大灣未見收錄,但可見「蠻大灣」,其命名理據為「村處內荊河U形大灣口上,東、西均距河沿300米,人稱蠻大灣(‘蠻大’即非常大之意)」。蠻大灣,隸屬於紅城公社周庵大隊,為現今的紅城鄉周庵村,地圖檢索周庵村附近僅見巒大灣,並且監利縣在地名系統中未見以「大灣」命名的其他地名,據此斷定「巒大灣」的「巒」應為「蠻大灣」中「蠻」的覆寫。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盡管晉郭璞註【爾雅】曰:「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但是「巒」地名在湖北現今地名系統中卻並不常見。據臧勵龢的【中國地名大辭典】,參巒縣「漢置,晉廢」。這說明在漢代古楚方言地名詞「巒」已融於通語,這應是「巒」地名在今湖北地區並不常見的原因之一。

四、「巒」的全國地名分布

利用百度地圖,對「巒」地名的現今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可得到以下數據(相同行政區域內的地名重名編以下標序號以示區別):

湖南省共有83處:邵陽市,新寧縣巒山村1、巒山村2、巒竹山、巒塘邊、巒山上、巒山邊、巒山坳、巒古裏;邵東市的巒山弄子、巒山嶺、獅巒村、巒興村、巒峰井;邵陽縣巒塘1、巒塘2、巒山、巒嶺上、巒山村1、巒山村2、巒塘沖、巒塘上、巒山鋪、巒山院子、巒家沖;洞口縣巒山1、巒山2、巒山3、巒田、巒山沖、巒山嶺;武岡市巒山、巒山裏1、巒山裏2、巒山裏3、巒山腳、巒嶺上1、巒嶺上2、巒山鋪1、巒山鋪2;隆回縣巒塘、巒山邊、巒山寨、巒丫嶺、巒嶺上;城步苗族自治縣巒山裏;綏寧縣路巒沖。永州市,冷水灘區巒山嶺、巒山1、巒山2、巒嶺上、下巒、巒丘頭村、巒山嶺村、巒井邊、巒山嶺林場、巒山陳家、巒坵頭村茶場、巒井眼組、巒丘頭、巒山嶺、雙巒嶺、巒井邊;零陵區巒石山、巒嶺腳、巒石山村;祁陽市巒山1、巒山2、巒沖、巒山村、巒山井、巒塘沖、黃巒塘;雙牌縣的巒山東巷、巒山西巷、巒山村;藍山縣巒對角、巒嶺腳;東安縣巒山仔;江華瑤族自治縣巒山背。株洲市,炎陵縣巒山路、巒山裏、巒山;攸縣巒山鎮。

安徽省共有55處:安慶市,宿松縣楊樹巒、老巒、寨下巒、松樹巒1、徐家墳巒、徐家文巒、松樹巒2、牛荊巒、楓樹巒1、矮腳巒、寨下巒、占巒村、範巒、松樹巒3、株樹巒、油樹巒、朱樹巒、羅巒、朱樹巒、朱巒、徐家文巒、楓樹巒2、苦竹巒1、牛荊巒、徐家墳巒、黃荊巒、沈屋巒、栗樹巒1、竹巒2、松巒棵、牛巒、竹巒3、蘇巒、曹竹巒、竹巒4、大巒、尹團巒、檀樹巒、株樹巒、松巒村、墳巒屋、栗樹巒2、竹巒屋1、竹巒窩、竹巒屋2、竹巒棵、栗樹巒3、栗樹巒4、竹巒窠1、高家栗巒、竹巒窠2、竹巒窠3、竹巒屋3;太湖縣陶家巒1、陶家巒2。

江西省共有41處:九江市,都昌縣巒裏、巒下1、老巒、栗巒、巒下2、巒下3、巒下村、黃喜巒、觀音巒、王虎巒、遮風巒、觀巒村、廟巒裏、老屋巒、西莊巒、蓮花巒、芭茅巒、竹巒窩1、竹巒窩2、竹巒村1、竹巒村2、下竹巒、竹巒村3、竹巒村4、竹巒村5、竹巒村6、竹巒周家、上竹巒陳家、栗巒村1、栗巒姜村、栗巒村2、株巒牛家、株巒劉、下松巒、松巒村1、松巒村2、松巒村3;廬山市竹巒陳;彭澤縣的竹巒張家、上竹巒;濂溪區杉樹巒。

雲南省共有31處: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南巒、巒亮、芒巒1、芒巒2、巒營山、巷棒巒、巷棒巒、弄過巒、巒冒坡、巒康齊山、巒谷壩山、芒巒上寨、芒巒下寨、巒冒坡頭山、南磨崗巒山;梁河縣那巒傣族寨;芒市帕巒、巒杏、巒家寨、雷帕巒;瑞麗市巒門、巒蒙山、巒堂山、巒巖勞山、巒崗果山、巒廣別山、帕巒秀山、巒令崗山、巒蕩翁山、巒帕良山、巒廣帕良山。

廣西壯族自治區共有15處:南寧市,橫州市九巒村、巒城鎮;馬山縣六巒。來賓市,興賓區巒山、巒村、瓦巒山。桂林市,永福縣巒山、巒山口、巒塘屯;臨桂區巒山;荔浦市巒山沖;龍勝各族自治縣上巒山、下巒山、巒山屯;恭城瑤族自治縣大巒山。

重慶市共有15處:榮昌區巒堡村、巒石盤、巒倉房子;涪陵區巒團寺;開州區巒洞村、巒包;萬州區巒沖;巫山縣松巒、松巒街;豐都縣巒寶山;潼南區巒塘;大足區巒坡、巒塘壩;合川區巒山梁子;南川區林巒路。

四川省共有6處:成都市,金堂縣巒梁子。宜賓市,江安縣巒山包、巒寶山、巒包山;翠屏區巒坡、巒井坡上。

湖北省共有6處:鹹寧市,通城縣柳巒堤、柳巒村;崇陽縣竹巒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巒道溝村。宜昌市,當陽市巒峰村。荊州市,監利縣巒大灣。

貴州省共有4處:銅仁市,思南縣巒塘、巒山;松桃苗族自治縣巒老寨;石阡縣巒老寨。

楚人建國之初,地域偏遠、人口稀少,僅為子男小國。春秋初期楚國開始強大並對外實行疆土擴張,逐漸吞並了鄰近的蠻夷部落和諸侯各國。至戰國時期,楚國地域進一步得到擴張,達到鼎盛時期,如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地方五千余裏,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其疆土占據今湖北、湖南全省,陜西、四川、河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等省部份地區,幾乎囊括了長江中下遊及淮河流域所有的區域,並直達黃河流域。古楚方言的地域範圍不僅僅局限於古楚國的疆域,而且指伴隨著楚國地域的擴張,楚方言影響到的地域。「巒」在現代地名的分布中則呈現出向南部擴充套件的趨勢,其分布區域以湖南、安徽、江西、雲南四省居多,但皆在古楚方言區的範圍之內。

五、「巒」的地名使用特征

吳郁芬等主編的【中國地名通名集解】並未收錄地名詞「巒」,「巒」地名的現時使用及其分布情況並不可知。下面將根據以上「巒」在全國的地名分布為基礎,結合各類地圖以及地名誌書,對「巒」地名的使用特征進行聚類探討。

1►

「巒」在湖南、四川、貴州地名中的

使用特征

「巒」作為地名通名使用時,其「專名+通名」的格式表現為「專名+巒」,但是根據以上的分布數據可以看到,主要在湖南、四川、貴州的部份地區存在與地名一般格式相悖的「巒+通名」的用法,如:巒塘邊、巒山嶺、巒山、巒嶺秧、巒田、巒山包、巒山、巒山腦等。以這些地名為依據,檢索地名誌書可見以下釋義:巒山嶺,村內田壟中有一圓形小山嶺;巒塘邊,李姓院子前有一圓形塘,故名巒塘邊;巒嶺秧,因為山較巒,山下有秧田,故名;巒山,山呈圓形。巒潭,村前有一水潭很園(即「圓」),方言曰「巒」,得名。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有:「巒(巒)luan35〈形〉完整。西南官話。雲南永勝[luãŋ31]雞蛋吃~的。」又詞條「」,與「巒」音同,在西南官話和湘語中皆表「圓的」。「巒」表圓義的地名分布與【漢語方言大詞典】中提及的區域相一致,因此,「巒」具有圓義,實為漢字書寫的方言記音。在這類地名結構中,「巒」仍為專名,表示圓義,其後接有山、塘、潭、嶺等通名。

2►

「巒」在雲南地名中的使用特征

雲南地名可見大量漢字字面無法理解的地名,如雷帕巒、帕巒秀山、巒冒坡頭山等,這些地名大多為傣族人民的聚居地,是傣語地名。從雲南地名的分布數據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類別的地名格式:一為「巒+專名」,如巒相、巒亮、巒杏、巒門等;一為「巒+專名+通名」,如巒營山、巒蕩翁山、巒廣山、巒蒙山等。這些格式與漢語地名的一般格式為「專名+通名」相悖。下面根據【雲南省盈江縣地名誌】【雲南省景洪縣地名誌】探究其釋義。

巒相(盈江):傣語。巒,山。相,寶石。巒相即寶石山。

巒冒坡(盈江):傣語。巒,山。冒,新。巒冒坡意為新的山坡。

巒營山(盈江):傣語。巒,山。營,兵營。巒營意為兵營山。

巒西山(景洪):傣語。巒,山包。西,〈方〉獅子。巒西即獅子山包。

巒安山(景洪):傣語。巒,山包。安,凹。巒安意為馬鞍山包,山頂兩山間呈鞍部得名。

巒康齊山(盈江):傣語。巒,山。康齊,獅子。巒康齊山意為獅子山,以貌似獅子得名。

巒允宋山(盈江):傣語。巒,山。允,城鎮。宋,高。巒允宋山意為高城山。

透過以上地名條例可知,「巒」的字音在傣語中的意思也為山巒。傣語地名的內部結構較漢語地名「專名+通名」而言,呈現倒裝狀態為「通名+專名」,在以上地名中「巒」皆為通名的前置,如巒谷、巒允、巒營等地名。而巒西山、巒安山、巒康齊山、巒允宋山等這些地名,其最外層的重疊通名「山」,應是在傣語地名「通名+專名」形成之後附加而成,是傣漢民族融合而產生的地名形式。傣語地名采用漢字記音,單單從字面無理據的組合上看,並不能一眼知曉地名的屬類,而附加通名「山」,語意羨余使其「通名定類」的功能更為顯現。「巒」的山巒義在雲南的傣語地名中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

3►

「巒」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部份地區

地名中的使用特征

觀察「巒」的現代地名分布,以下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巒」與植被名稱聯合命名的地名: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江西省九江市的都昌縣、濂溪區、彭澤縣,湖北崇陽縣、通城縣。這些用植被名與通名「巒」聯合命名的地名呈現出來的區域性特征較強,所涉及的植被種類較為豐富,以柳、竹居多,此外還可見楊樹、松樹、楓樹、荊棘、栗樹、株樹、蓮花、芭茅、杉樹、檀樹等。針對以上地名命名的特征,結合【通城縣地名誌】,考察湖北通城縣雋水鎮的現今地名柳巒村、柳巒堤。【通城縣地名誌】收錄了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後的相關地名柳堤、柳大隊,柳堤、柳大隊命名的緣由為「河堤上楊柳茂密」,由此可以看出,通城縣地名柳巒村、柳巒堤中的「巒」並無山巒義,實則為「」。

【漢語大字典】釋「」為:同棽,唐元結【引極·望仙府】中有「雲溶溶兮木」。【說文解字】:「棽,木枝條棽儷兒。從林,今聲。」徐鍇【說文系傳】曰:「繁蔚之兒。」王筠【說文句讀】又有:「棽儷者,木之長枝四出,亭亭如車蓋。」由此可見,「」並非為「巒」,實則表示樹木繁茂義的「棽」的異體字「」。

【中國地名通名集解】收錄有與「」同音同義的地名通名「埜」,其讀音皆為luan51,釋義皆為「山間小片茂密樹林」,二者的使用區別僅在於分布地域,其中「」主要分布於湖北省,「埜」主要分布於湖南省。盡管湖北省的現今地名系統中已經看不到「」地名,但是使用地圖搜尋,湖南嶽陽市臨湘縣地名中可見「埜」類地名栗埜、柳埜、竹埜、竹埜屋、楠竹埜、朱家埜、杜馬埜、松樹埜、栗埜村、竹埜劉家等共計10處。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和【漢語方言大詞典】皆無收錄叢林義的、埜。筆者認為,「巒」的植被密集分布區的義項,即叢林義,應來自方言詞「」「埜」,因其音近,且「」較為生僻,所以逐漸為「巒」所替代,使「巒」具備叢林義。

此外,查閱【江西省波陽縣地名誌】,波陽縣即今鄱陽縣,可見直接以「巒」表示植被密集處的地名有柳巒、竹巒裏施家、巒下、櫧樹巒。以上地名中的「巒」的叢林義來自方言詞(埜)無疑。又從方言分區上看,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和上饒市鄱陽縣、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和崇陽縣、湖南省嶽陽市臨湘縣皆屬贛語區,因此初步斷定「巒」的叢林義用法應來自贛方言。

山體類地名通名「巒」,從【爾雅·釋山】中的「巒,山墮」到郭璞註釋的「山形狹長者,荊州謂之巒」,「巒」的使用範圍由荊楚地域擴大到了中國現今地名系統中的大部份地區。盡管「巒」在湖北的現今地名系統中較為少見,但也仍較好地保存了與其古楚方言義「狹長義」密切相關的「連綿義」,地名詞「巒」是印刻古楚方言與文化的珍貴刻痕。又地名詞「巒」在中國現今地名系統中的地域分布和使用特征不盡相同,它不僅有與古楚方言義一脈相承的山巒義,在部份區域還可為湘語、西南官話的方言記音詞,並在地域分布上稱呈現贛方言的特征。地名詞「巒」具有彌足珍貴的地域語言文化價值。

文章作者:唐磊,張寶蘭

文章來源:【湘南學院學報】2023年 第6期

選稿:耿 曈

編輯:劉 言

校對:黎淑琪

審訂:鄭雨晴

責編:楊 琪

(由於版面有限,文章註釋內容請參照原文)

往期精彩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