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品格超逸的山水畫,生機盎然

2024-02-08文化

龍瑞,1946年生於成都,長在北京。筆名大龍、蜀人。1966年畢業於北京工藝美術學校,之後從事工藝美術設計10余年。198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生班,受教於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畢業後於中國美術家協會工作,1985年調中國畫研究院為專職畫家,曾為該院業務處副處長,副研究員。2001年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2003年,改任中國畫研究院院長;2006年,中國畫研究院更名中國國家畫院,龍瑞任院長。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文化部高級職稱評委會美術組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要回到傳統的文脈上去,在這個大前提下,我們的文脈應和時代精神相結合,探索我們中華民族文脈的時代精神,千萬別小看中國畫,那裏潛藏著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傳統文化。中國畫講求精神、韻致,而西畫講求科學,各有不同。我們必須將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挖掘出來並擴大到畫外。也就是說要充分認識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建立起中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龍瑞

提起山水畫家龍瑞,相信是大家很熟悉的。龍瑞先生曾擔任山東國際美術博覽會形象大使,先生的畫氣象沈雄活脫,他打通了山水、人物、花鳥原有門類界限,在散亂的節脈中蕩起形象的生機。龍瑞不是一個滿足現狀、吃老本的人,他有著活躍的思想,悟性高、能力強、眼界開闊。用評論家郎紹君的話說:龍瑞是為數不多,極有希望取得突破性成就的畫家。因為他走過了一段曲折與反復的路程,對東西方藝術的整體有更明晰的認識,且更加自覺和成熟。加之他那鍥而不舍的發奮精神和遠大目標,我們相信,龍瑞自有吼天之聲。

——【鍥而不舍、金石為開——記著名山水畫家龍瑞】

龍瑞十分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繪畫藝術中的精品,是藝術家高度諳熟藝術規律之後由「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真情流露;它是一種心態,一種祛除世俗雜念,敢於按自己對藝術真諦的認識與駕馭,最充分地釋放內在精神本體的產物。

近年來他多次出國存取,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各國和地區。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之後,龍瑞更加堅定了為發展和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決心與信心。李可染當年所題跋的「東方欲曉」已在他們這一輩身上初現希望的霞光,而龍瑞無疑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

——朱理存【龍瑞印象】

我相信,龍瑞先生在創作時,一定是驅毫維艱的,不然,在他的紙面上,不會生發出那股自然氤氳之氣。在他創作時,要有這種味道自然的感受,一定是需要走萬裏路、讀萬卷書的,概言之,是需要大量的藝術實踐的。廢畫三千,沒有這種磨礪,不可能筆墨精湛。黃賓虹與李可染,雖然是龍瑞山水早期的兩個主要取徑,但從他近期的畫面上來地分析,就可以發現,龍瑞已經越來越多地把握住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具體而微,而其中的關鍵所在,就是造境手法的出新。

——崔自默【讀龍瑞山水——驅毫維艱知造境】

他深入探究筆墨的內在精神,領會傳統文人畫的真諦,尤其對山水畫「遊於藝」的審美理想頗有感悟。他的山水畫從筆墨到圖式,全面向黃式畫風復歸,在題材、立意、構思和筆墨語言上,更為自由、隨意和率性,其旨意是他自己一再表述的「貼近文脈,正本清源」。所謂文脈,我理解為是傳統山水畫的寫意精神;所謂正本清源,即用傳統山水畫「以心觀物」取代「以物觀物」的方法。

——邵大箴【以心觀物遊於藝——龍瑞山水畫的審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