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簡析:世界名畫【年輕女子】和【懺悔者抹大拉】所反映的現實

2024-10-06文化

深夜的燭光中,她獨自凝視著銅鏡。沒錯,就是經典的【抹大拉的瑪麗亞】,這位在藝術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女子。拉圖爾筆下的她,此刻正沈浸在內心激烈的鬥爭中。

銅鏡的反射的燭光在她的臉上跳動,那些火焰似乎揭示著她內心充滿了波折。這幅畫讓人不禁聯想起由維萊斯描繪的年輕女性,兩者雖來自不同時代,但她們的眼神中都流露出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這兩幅畫雖然表現手法完全不同,但它們都在講述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們應該如何做自己。這可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因為它並不簡單。

維萊斯的一個年輕女子,駝著背坐在那裏,空洞的眼神望著窗外。她被困在一個整潔的房間裏,那些齊整整的橫豎線條就似無形的牢籠。

然而,抹大拉的瑪麗亞選擇了一條全然不同的道路——一條充滿質疑和自我探索的路。

它們所描繪的故事,最終都是關於尋找真實自我的。

瑪麗亞手中的頭骨、明亮的銅鏡以及跳動的燭光,都在無聲地訴說著生命的意義。維萊斯筆下的年輕女子則透過沈默展現出另一種生命狀態。

這一問題在現代同樣引人深思。在這個人人都在經營人設的時代,找到真實的自己似乎比登天還難。然而事實上,這一問題自古以來就存在,只是形式不同罷了。

高情商的角度來看,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從低情商的角度來看,我們現代人面臨的困境可能比這兩位女性還要復雜得多。

要解讀維萊斯筆下的這個年輕女子的故事,就必須考慮到她所處的一個特定時代——啟蒙運動。那時候,理性和秩序是被贊揚的,而情感,則被視為不太重要、甚至沒有在主流價值觀的考量範圍內。

畫面中的空間設計非常出色,墻壁和地板的接合處、窗戶的框架、裝飾用的棕色條紋,這些看似普通的橫豎線條,卻巧妙地構成了一個無形的牢籠,讓人置身其中且不自覺地感受到壓迫和束縛。

這個所謂"井井有條"的空間中,那位女性被困住了。身姿違背她的意願,那個微駝背的樣子分明就是被壓抑狀態的直接呈現。

這幅畫讓人聯想到大衛的另一幅新古典主義名作【霍拉斯的誓言】,兩幅畫作采用了相同的理性構圖,強調的都是秩序和自我犧牲的主題。

然而,這位年輕女子並沒有霍拉斯那種慷慨激昂的赴死之心,她所經歷的是沈默的壓抑與惶恐。

畫中的顏色配置相當柔和、和諧,觀者甚至會感到舒適。然而,這"舒適"的背後隱藏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嚴肅問題:社會正在以最溫和的方式讓人們接受其規則。

最絕的是窗外的場景,那對戀人的身影如同畫卷般呈現。女子的目光與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能透過窗戶觀望外面的世界。

這不是在暗示:盡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對不起,你必須待在這個用理智構築的籠子裏。

看著她的雙眼,空洞且充滿渴望,我的內心被深深觸動。我們今天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在朋友圈內展示著完美人設,實際上內心卻早已麻木。

維萊斯透過這幅畫提醒我們:如果一個人完全服從社會價值觀,不去探索內心世界,就會永遠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成為一具精致的木偶。

嘖嘖,這位生活在幾百年前的姐姐,是否與現代人有些相似?她似乎在預言:如果我們不敢打破規則,尋找真我,我們可能都會成為理性牢籠中的囚徒。

從維萊斯筆下的理性牢籠來看,再看拉圖爾的【懺悔者抹大拉】,簡直是天壤之別!這位大師可太會玩光影了,整個畫面充滿戲劇性,黑暗中的一束光打在瑪麗亞身上,就像聚光燈下的獨角戲。

瑪麗亞的故事其實挺復雜的。在皈依之前,她是個"浪姐",過著放縱的生活。畫面中的她正坐在那裏,背對著觀眾,但你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掙紮。

拉圖爾扔掉傳統的蠟燭,他在右側掛了一系列非常態的物體,包括一面明亮的鏡子,一個反光的黃銅架子,以及一個躺在她腿上的骷髏。

這就是典型的藝術家的作品,拉圖爾用這些物體象征著瑪麗亞內心的激烈波動,這太高級了!。

在談論到這兒時,其不得不提到卡拉瓦喬的【聖馬太的呼喚】。它們都是巴洛克風格,都在玩光影處理,同樣講述了一個人的覺醒之路。

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換成了瑪麗亞。有趣的是,這兩位藝術家都喜歡把宗教題材融入到日常景象中,使人物顯得更真實自然。

最絕的是,盡管瑪麗亞處於糾結之中,但她還是選擇了面對自己的內心。那個時代,教會正面臨新教的挑戰,人們開始質疑天主教的權威。

瑪麗亞的形象讓我們明白,真正的信仰並非他人強制灌輸,而是發自內心的選擇。

你看那個火焰,在黑暗中顯得格外明亮。這不就是在暗示:只有經歷過內心的黑暗,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嗎?

如此一對比,突然發現:維萊斯筆下的女子是被柔和的光線所環繞,而瑪麗亞卻在強烈的明暗對比中掙紮著尋找自我。這就像是被生活溫柔掌控與主動選擇人生方向的巨大反差。

這幅幾百年前的畫看起來太有感覺了,比現在的網紅大片還要真實!

如果要說這兩幅畫最直觀的區別,那就是兩位女主角的坐姿!維萊斯畫的姐妹,那個駝背的樣子,看起來讓人心裏難受。

再看看瑪麗亞,同樣是坐著,但她那腰桿筆直,姿勢一看就是內心剛毅的證明。

最神奇的是畫中細節的安排,維萊斯用一個整齊劃一的房間展示出女子被束縛的境況,而我們現在也被各種社會規則束縛著。

三個道具:銅鏡、火焰、骷髏在拉圖爾的手中,將瑪麗亞的故事娓娓道來。

說到這兒,忍不住要誇一下拉圖爾的藝術手法。他把瑪麗亞的臉畫成背對著觀眾,這手法真的太高明了!他不是不會畫正面,而是在暗示:姐妹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麽看她了,她只想跟自己對話。

再來關註瑪麗亞那邊的火焰吧,她在黑暗中原初火種般迸濺出熾熱的光輝。維萊斯那邊的光線則是柔和的,象征著溫柔的壓迫。

然而,瑪麗亞的火焰卻像一顆不安分的心,在黑暗中執著地燃燒。

最絕的是,拉圖爾運用了對角線構圖。畫板以對角線的方式放置,這種新穎的方式直接打破了外部世界那些刻板的橫豎線條。

你們發現了嗎?,兩幅畫都描繪了獨處在獨處的場景,但給人的印象卻完全不同。維萊斯的女子像是被孤立在中,而瑪麗亞卻主動選擇了獨處,以認識自我。

人的狀態總是復雜的,有些人被迫宅在家裏,會感到壓抑;而有些人卻正好相反,會把宅家當作是充電的休息時間。

說實話,這麽想來,幾百年前的藝術家真的太懂人生了!他們透過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覺醒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但總比一直低著頭、行屍走肉好。

我們現在所處的常態就是被各種規則困住,完全喘不過氣來。與其這樣,為什麽不試著挺直腰桿,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呢?。

現在再看這兩幅畫,簡直就是一部"覺醒指南":這幅繪畫中的人物,從被動到主動,從駝背到挺直,這部作品展現出了我們應有的人生姿態。

此刻,你是否有一絲察覺到,兩位女主其實就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

維萊斯筆下的女子處於一個永恒的困境中。她那雙空洞的眼睛一直望著窗外的情侶,卻連走出去都沒有勇氣。

這不就像現在的我們嗎?一邊看著朋友圈,羨慕著別人的生活,一邊又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瑪麗亞在糾結下,反而選擇了去尋找真實的自己。

它們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兩位女性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時代,卻面臨著相似的困境。一個是在啟蒙運動時期,被理性主義壓得喘不過氣,另一個則在宗教和世俗之間尋找平衡。

實話直說,看著這兩幅畫,我感到特別戳心。

維萊斯的作品提醒我們,永不停歇的屈服會讓人生陷入困境。而相反,瑪麗亞的故事告訴我們,雖然選擇覺醒會很艱難,但這才是真正尊重自己生命的方式。

這兩位藝術家真是洞察人心啊!他們不僅描繪了兩個女子之間的微妙關系,作品更像是一面鏡子,揭示了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矛盾。

最後,再次回到那個深夜的場景:瑪麗亞坐在鏡前,火光映照在她側臉上。

說實話,這個畫面實在讓人頭皮發麻,想象一下在深夜裏一個人手持鏡子對著骷髏,多麽詭異。可是這不也是最真實的認識自己的方式嗎?當所有的社交面具都卸下,只有自己面對面。

拉圖爾這波操作真是絕了!他透過強烈的明暗對比,暗示了一個真相:想要找到真實的自己,必須經歷內心的拷問。

那個火焰,仿佛是一道照亮內心黑暗的光芒。

對比維萊斯的畫作,那位被困在柔和光線中的女子,永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

有趣的是,這兩幅畫至今看起來依然聳人聽聞。看現在的社交媒體,就像維萊斯畫中的那個房間一樣,有條不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他們「應該」的角色。

但真正的自我,可能更像瑪麗亞那樣,需要在孤獨中尋找答案。

最後,我必須說出這樣的話:真正的完美不如真實更重要!維萊斯筆下的女性雖然完美,但卻失去了靈魂。瑪麗亞雖然在掙紮,但至少她是真實的。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兩幅畫最重要的啟示是:與其沈溺於他人對你的期待,不如積極地去做自己。就如同故事中的瑪麗亞,她選擇無畏地去探索未知的黑暗,借此為自己燃起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

說實話,看完這兩幅畫後,突然覺得那些天天在朋友圈玩「完美人設」的人,顯得有些可憐。

這個幾百年前的故事真的很吸引人,是不是?藝術家們早已洞察,人生最難的恐怕便是做真實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