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當家中親人離開的時候

2023-12-08文化

文章來源 / 懷左

最近讀過的兩部小說裏,都寫到了家人離開的場景,我看的時候,都不敢共情。一部是【罪與罰】,另一部是【滄浪之水】,前一本裏面寫到主角的母親離世,後一本開篇就寫了主角父親離世到下葬的種種細節。

讀來,讓人無法喘息。

十七八,二十多的時候,我基本不會去考慮死亡問題,可三十以後,父母偶爾也會突然說起。基本這樣的話題,我會聽,但都不敢接話,快速用一句「沒必要聊這個話題」搪塞過去。

最主要的其實還不是自己的年齡,而是父母的日漸衰老,提醒後來人,別忘了死亡那個大課題。

小時候我和我爺爺住在一起,村裏的一個大南窯,冬暖夏涼,但采光不好。在我小學階段,爺爺和爸爸花錢請人做好了一副棺材,但因為沒地方可放,後來就放在了住的那個大窯洞裏,墊高,蓋上塑膠布,上面再放些較輕的東西。

可能也是年齡小吧,一開始我也不怎麽害怕,習慣之後,漸漸遺忘了棺材的存在。但如果專門去註意時,總覺得屋子裏有一種壓迫感,只得快速轉移視角。也許,這也算另一種意義上的直面死亡。爺爺十二年前去世後,我基本沒再進過那個窯洞,院子逐漸荒蕪,封存在了記憶裏。

親人陸續離開的感受,異常悲痛,仿佛人生的支柱在一根根崩塌,而且那種傷痛並不是瞬間性的,此後會慢慢蠶食一個人的精神。活著的人,得去依賴其他支柱,有幾根算幾根,牢牢抱住。

【三國演義】裏,關羽去世的訊息報到劉備那邊時,劉備悲痛欲絕,等張飛來問他,為什麽不為二哥報仇時,他再次破防。而那時候的張飛,也已經方寸大亂,被小人殺害後,劉備整個人也失去了往日的鎮定,後打吳國未果,隨兩位兄弟而去。

創業未半,中道崩殂。

電視劇裏最大的一場葬禮,是為諸葛亮辦的,秋風五丈原,丞相永遠地離開了蜀國。

我以前一直不理解葬禮,還有過年過節時候的燒香拜神,基本就是家人讓怎麽做,我就怎麽做,但要問所以然,說真的,我並不知道,其實很多大人也不知道。

上個月有次晚上我往家裏走,看到街邊有人畫圈燒紙錢。火焰閃動,空氣裏都是灰燼的味道,那一瞬間,我突然理解了其中的原因和人們心中的悲痛。

蘇軾的【江城子】裏寫過,「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那些不思量,自難忘的哀痛,只能透過一些約定俗成的儀式去寄托。想念去世的親人時,這些儀式,就給了人發泄的渠道。

悲痛到無法言語,像夜奔在無人的荒野上。

人這一輩子,或早或晚,都會經歷巨大傷痛。想來這就是人的宿命,來世間這一遭,該經歷的都得經歷一遍。

用各種方式紀念離開的親人,還有一個深層原因, 即給家庭中成員以凝聚力,避免大家因為親人的死亡而崩潰,導致家庭的瓦解。 尤其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個人的獨立性與自足性比現在弱,人們更需要抱團取暖。如果是家庭或者家族中的頂梁柱人物離世,會給活著的家庭成員帶去巨大的傷痛,隨後,就是長期持續的迷茫。

接下來該怎麽辦?

方向在哪裏?

以後遇到事時該找誰?

無數次會想起那個人,有時候以為就在家中,可話還未出口,卻驚醒,想起已然不在。那個稱呼你再也沒法那樣叫了,像終止符一樣,在生命中戛然而止。

永遠失去。

從這個角度看葬禮,還有之後的各種紀念先人的儀式,除了讓人緩解悲傷,本質上也是一次次增強血緣關系凝聚力的過程,在教育未普及的年代,為其賦予神聖的特征。

再去看葬禮上的一些儀式,比如超度亡靈,是建立在人們相信靈魂存在的基礎上,透過傳統方式,為死者提供靈魂迅速進入天堂的途徑;再比如燒紙錢、紙房子、紙鶴、花圈等,是為了讓死者在另一個世界,也不愁吃穿,能安詳幸福……所有的這些,都是建立在相信基礎上的,非經驗儀式和手段。

給生人以慰藉,給群體以凝聚力。

這並不是科學能解釋的事情,一方面科學本身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傳統自有傳統的力量,而人的情感,也真的需要寄托的渠道。

我想起我結婚那年,婚禮第二天,我爸媽讓我對著我爺爺奶奶的相片磕個頭,讓我告訴他們,說你們的孫子結婚了。往下跪的時候,我心裏還帶著輕松,再擡頭時,已淚流滿面。

寫到這裏淚水出來了,先這樣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