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如何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來看看這場圓桌交流會

2024-09-14文化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婧 羅怡

近日,由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指導舉辦的大運河文化傳承與社區營造學術研討會在杭州拱墅區祥符街道召開。各專家學者齊聚祥符橋畔共議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之策,助力拱墅區祥符街道品牌文化建設和社區治理現代化。會議由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拱墅區祥符橋社區文化特派員徐偉兵主持。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查誌強,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軍,杭州市文明辦副主任羅來庚,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主任江山舞,浙江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劉朝暉,浙江省委黨校研究生部主任董敬畏,浙江警察學院楓橋經驗研究院院長邵安,浙大城市學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錢塘特聘教授倪建偉,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綜合處處長蔡峻,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曹福然,杭州日報區縣(市)新聞中心采編(記者)許卓恒,浙江省社科院智庫建設和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周盛,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袁新國以及祥符街道相關負責人等二十余名嘉賓參會。

大運河文化傳承與社區營造學術研討會暨圓桌交流會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許軍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許軍認為大運河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重要標誌,對於浙江省的文化構建具有深遠的影響。他提出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研究相結合,註重中國特色和浙江特色相結合,以及將研究成果套用於社區營造等。同時,他期望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能夠發揮其智庫作用,與各專家學者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大運河文化傳承和社區營造的工作。

浙江省委黨校研究生部主任 董敬畏

浙江省委黨校研究生部主任董敬畏深入分析了文化賦能的概念,他認為文化賦能的目的是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並在城市化過程中促進社區的成熟和提升居民的歸屬感。要實作文化賦能,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性轉化,使之與現代生活相融合,讓文化真正活躍於社區之中。他表示,希望未來能夠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並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激發出社區的活力和凝聚力。

浙江警察學院楓橋經驗研究院院長 邵安

浙江警察學院楓橋經驗研究院院長邵安提到,文化可以分為「無用之用」和「有用之用」兩種類別,前者雖然不直接產生生產力,但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後者則直接關聯到社會治理實踐,如透過文化營造治理環境。他以「楓橋經驗」為切入點,介紹了文化在柔性治理中的作用,以及人性化解決糾紛的重要性。

浙大城市學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錢塘特聘教授 倪建偉

浙大城市學院幸福城市研究院錢塘特聘教授倪建偉教授深入探討了文化與社區營造的動態關系,以及人的參與性、互動性和交融性在文化傳承與社區發展中的重要性。此外,他分析了大運河文化在不同地區的差異化特點,認為每個地區都應挖掘和利用自己的文化特色,以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名片,從而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綜合處處長 蔡峻

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綜合處處長蔡峻提出了對大運河文化傳承與社區營造的深刻見解。他以上海、蘇州的遊船體驗為例,指出城市中親水性活動對於提升居民生活質素的重要作用,並認為杭州在這方面有提升的空間。此外,他分享了對社區營造的看法,社區營造不僅是硬件建設,更是文化和精神的建設,對於社區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研究員 曹福然

杭州日報區縣(市)新聞中心采編(記者) 許卓恒

浙江省社科院智庫建設和輿情研究中心主任 周盛

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 袁新國

浙江省大運河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曹福然認為運河工業遺產在社區建設中的至關重要,它們是連線歷史與現代、激勵年輕人參與社區發展的紐帶。杭州日報區縣(市)新聞中心采編(記者)許卓恒分享了媒體在文化傳承和提升社區文化認同感中的作用。

浙江省社科院智庫建設和輿情研究中心主任周盛指出了政府在社區營造中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在營造公共空間和啟用社區資源方面的重要性。浙江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袁新國探討了地方誌在文化記錄與傳承中的關鍵角色,並提出了利用地方誌資源促進社區文化發展的方法。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查誌強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查誌強作總結發言,希望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整合更多外部資源,並充分發揮文化特派員的橋梁作用,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到祥符街道,持續推動祥符街道的品牌文化建設和社區治理的現代化行程。

接下來,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將致力於將大運河文化傳承與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拱墅區乃至浙江省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