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突破台閣體藩籬——明代李東陽書法【天錫之行帖】全卷欣賞

2024-05-08文化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份,其發展歷程,不僅記錄了文字的變遷與演進,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取向和審美的轉變。在明代初期,書法藝術的發展逐漸陷入一種僵化的模式。當時台閣體盛行,在文人群體當中有著很重的地位,台閣體以其規整、工整的風格深受官方的推崇。然而,正是由於這種規整,使得書法藝術在當時較為僵化。

李東陽不滿於台閣體規整的風格,尋求較為自然、表情達意書寫方式。李東陽的書法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宋代「尚意」書風的影響比較多。在書法創作上,李東陽取法廣泛,整體立足於二王一脈,雖然李東陽的書法未能在書法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但他的作品具有獨特的個性,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徐祖謨對李東陽的書法評價極高,他所看重的是李東陽在書法藝術上打破樊籠的精神。沈德潛在【說詩晬語】中提及明代台閣體書法,並且他認為李東陽在明代的書壇是「力挽頹瀾」的代表性人物,他打破了台閣體過於僵化的書風,對明代的書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本文所錄,為明代李東陽書法【天錫之行帖】,此帖為行書刻本,由於是刻帖,與墨跡相比,有著一定的差距,且該版本一些地方字跡較為不清晰,可做欣賞借鑒。【天錫之行帖】從整體來看是書寫是較為流暢的,字與字之間上承下接,是較佳的書法作品。

【釋文】

天錫之行,予興濟之出崇文門,俴於月河寺,馬上得二首,北至於東嶽嶺乃別遂入朝陽,門因談寺之勝,乘興徑往時諸君,皆已散去,獨佩之元勛,在焉過海,子憩予舊鄰,陳氏稍沿楊格灣,菜園觀稻田,乃入寺記。馬上所作得四首,卻登陳氏樓數酌佩之,又去予三人散坐,西涯暮始上馬。二君復枉過予家,呼燭續錄又得三首,回念,天錫已若在萬裏外,故篇中多及之並錄一通,奉寄舟中以見。吾人之不能忘情者如此也。八月十一日西涯李東陽識。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