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影響伊本-西納的三個亞里士多德概念

2023-12-15文化

伊本-西納是如何受到亞里士多德影響的?

我們將看看他關於靈魂的觀點,以及他關於智力如何獲得的理論。

伊本-西納是一位極具獨創性的哲學家,在他寫作的時代,需要以非凡的氣度來平衡理性與信仰的要求,從而使自己感到滿意。

同樣,他對自己欠哲學前輩的債也很有自知之明,這種自知之明只有歐洲的學者才能比擬,自那以後也從未有過。

希望解釋他從亞里士多德那裏借用的一些概念。

首先簡要介紹伊本-西納的生平糊思想遺產。

探討的第一個概念是伊本-西納,從亞里士多德那裏獲得的靈魂的基本結構,並考慮了這一概念是否適合人類,既是被造物又是自由人的宗教概念。

第二個概念是 "理論智慧",以及伊本-西納,從亞里士多德那裏借鑒的觀點對感知地位的影響。

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概念,是伊本-西納的智力獲得理論,它也源自亞里士多德的幾個概念。

伊本-西納在布哈拉的半身雕像

伊本-西納是誰?

伊本-西納是波斯哲學家、政治家和詩人。

他寫作的時代,正值一小群哲學家,挑戰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宗教機構,並試圖將伊斯蘭教的某些元素,與源自希臘哲學的概念相調和。

伊本-西納所處的時代正值政治劇變,波斯受到土耳其人的挑戰並逐漸被土耳其人吞並。

描繪伊本-西納的微縮畫

因此,他的一生是漂泊不定的。由於政治環境的變化,他不止一次入獄或被迫逃離定居的城市。

他曾多次從政,樹敵無數。他的著作也同樣遭到同時代人,和後來哲學家的強烈反對。

然而今天,他被認為是一個異常豐富多樣的,哲學傳統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對後來的歐洲哲學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一張描繪伊本-西納的明信片

1. 靈魂結構與人類自由

伊本-西納對靈魂的定義遵循亞里士多德,分為以下三個部份。

首先,靈魂的植物成分是 "擁有器官的自然軀體的第一個熵(完美或現實性),只要它能繁殖、生長和滋養"。

'其次是動物的部份,它是'擁有器官的自然軀體的第一要素,因為它能感知個別事物並透過意誌活動'。

'第三也是最後一個部份是人的部份,它是'擁有器官的自然軀體的第一內部結構,就其實施理性選擇和透過觀點進行演繹的行為而言;就其感知普遍事物而言'。

人類生命的兩個決定性特征,也是將我們與非人類動物區分開來的唯一東西,就是我們的推理能力和理解普遍概念的能力。

然而,當我們面對復雜性時,這兩個特征可能會被理解為相互矛盾,因為復雜性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的理性策略都無法將其想象出來,而我們又無法透過復雜性感知任何可普遍化的事物。

伊本-西納陵墓銀瓶上的伊本-西納題詞

人類靈魂是有先決條件的,但其功能卻超越了先決條件。

我們可以靜下心來觀察,亞里士多德的靈魂理論,是如何從宗教的角度吸引人的,因為它既保留了人作為被造物的角色,其本質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而是上帝為我們創造的。

又保留了人作為自由人的角色,其本質並非一切都已完全確定。

這種對 "先決條件 "本性的超越,似乎為人類的自由提供了可能。

動物靈魂的兩種能力是 "動機 "和 "感知"。動機又可細分為 "主動 "和 "沖動"。

產生沖動的動機是食欲能力的運作,又可細分為欲望和憤怒。

當動機是主動的,它就是一種力量,運動的力量。

保羅-高更的作品【亡靈守望】,1892 年

感知能力也有內感知和外感知之分。

伊本-西納在【蒂邁歐篇】中詳細駁斥了柏拉圖的視覺理論:"眼睛是眾神制造的第一個器官,用來傳導光線。

他們把眼睛固定在頭部的原因是這樣的。他們設計讓那些不是用來燃燒,而是用來提供柔和光線的火變成一個身體,適合每一天。現在,我們體內的純凈之火,表親之火,他們讓它們流經眼睛"。

事實上,在亞里士多德之前,所有哲學家都傾向於,以一種被動的方式來對待感覺,即感覺器官被外物所改變。

亞里士多德將其視為 "潛能的實作",伊本-西納駁斥了這一觀點,回歸了更為傳統的感覺概念。

伊本-西納反駁了這一觀點,他回到了更為傳統的感覺概念,"所有的感官都將它們的形象傳達給感覺器官,並印刻在器官上,然後被感覺器官感知"。

一些內感官感知被感知物件的形式,而另一些則感知其意義或目的。

伊朗伊斯法罕謝赫洛特芙拉清真寺

2. 理論智慧

理論智慧是從物質中抽象出普遍形式的能力;這與亞里士多德的批判性論點有關,即普遍性並不存在於其自身領域,而是可以從物質世界(即我們所感知的世界)中推斷出來。

理論智慧消除了這些形式的物質起源的任何痕跡;它們完全脫離了物質起源。

在此,我們也不妨承認亞里士多德思想結構的某些特點,因為它與任何特定的理論無關,而是與一種世界觀或認識論精神有關。

我們的感知是使抽象思維成為可能的工具,但在進行抽象思維並由此對普遍性做出推論的過程中,這些普遍性本身與其物質起源並無相似之處或跡象。

這就使我們在感知以及其他任何一種直接,或直接的理解方面處於一種相當奇怪的境地。

我們知道,對抽象真理的理解如果沒有經驗,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但盡管如此,我們同樣清楚地意識到,這些真理與經驗是完全可以分離的。

只要經驗有其自身的結構,反復、對比、強烈或麻木,這些就與任何抽象真理無關。

伊萊休-維德的【束縛中的靈魂】,1892 年

這種對與經驗截然不同的真理的渴望,以及對經驗不能被完全否認或忽視的認識,是許多哲學的特質的核心所在,這些哲學將自己定位為希臘思想傳統的一部份,稱其為 "西方 "哲學。

首先,它鼓勵一種非整體的的經驗方法。重點不在於調和全部經驗,而在於利用經驗為抽象真理服務。

其次,從哲學的角度來看,身體被視為一種牢籠,也許比柏拉圖更甚。

在柏拉圖看來,物質世界只是虛幻的,我們必須把它放在一邊,才能理解普遍性。

從伊本-西納所持的亞里士多德觀點來看,如果我們想了解普遍概念,那麽身體,至少是其感知機制是無法解決的,然而我們從身體本身,所能了解到的東西卻完全具有誤導性。

3. 智力的獲得

我們要討論的最後一個概念,涉及上述理論智力的獲得過程。

伊本-西納從亞里士多德那裏學到的,是人類發展的目的論或漸進觀。

人類或 "理性 "靈魂有兩種內在能力,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

理論智慧分階段發揮其功能。首先是 "物質潛能 "階段,這可以在嬰兒身上找到。

其次是 "相對 "潛能階段,此時接收現實的工具已經發育成熟。

第三階段是我們在第三階段,發現的原始物質潛能得到完善的階段。

伊本-西納透過一種非亞里士多德式的分類,描述了理論現實與抽象物質的關系。

這種關系始於物質潛能階段,構成了一種每個人都擁有的智力。

然後,這種關系發展到獲得智力,透過這種智力可以從外部世界獲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