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看懂【格列佛遊記】的諷刺,你就不會再抱怨現實的殘酷

2024-06-13文化

18世紀初,英國出了部奇書。

這本書剛出版,便震撼了整個英國文壇,受到無數人的熱議追捧。

英國詩人約翰·蓋伊感慨道:「上至內閣議會成員,下至幼稚園孩子,幾乎沒有人不在讀這本書。」

很快,該書被轉譯成幾十種語言,流傳世界各地。

如今300多年過去,書中的故事仍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各國學齡前畫本、小學讀本和中學課本中,成了世人心中永恒的經典。

這部名揚四海的奇書就是【格列佛遊記】,是英國著名諷刺作家莊拿芬·斯威夫特的代表作。

書中,外科醫生格列佛四次出海,先後落難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骃國,經歷了種種匪夷所思的冒險。

年少時,總被精彩的童話故事所吸引,不解其中真正寓意。

多年後重溫,原來小時候看不懂的童話,句句諷刺的都是現實。

世事無常,人心難測。

生活猶如一場打怪升級的歷練,有人心錯雜的角逐,有暗箭難防的洗禮,更有算計權謀的博弈。

如果你也時常覺得心力交瘁,不妨看看【格列佛遊記】。

1

  • 小人國:生活充滿骯臟的鬥爭,處處都有勾心鬥角。
  •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輪船外科醫生。

    1699年,他隨船出海突遇強風暴,輪船瞬間觸礁解體。

    6名船員僅他一人,被風浪沖到小人國,奇跡般地幸免於難。

    小人國人身高不足6英寸,對巨人般的格列佛充滿了敵意和戒備。

    格列佛卻以耐心與友善,贏得了他們的信任。

    尤其在鄰國大軍壓境,小人國生死存亡之際,格列佛冒著箭雨,以一己之力擊退入侵者。

    一時間,格列佛成了救國大英雄,被皇帝授予最高榮譽稱號。

    然而,榮光背後,嫉妒與陰謀也悄然滋長。

    原本風光的海軍大將等人,懼怕失去皇帝的寵信,於是密謀陷害格列佛。

    恰巧鄰國大使來和談時,慕名拜會了格列佛,並邀請他擇日出訪。

    這原本是一次友好交流,海軍大將卻趁機散布謠言,汙蔑格列佛為鄰國間諜。

    緊接著,對方又勾結陸軍大將、掌禮大臣等人,指控格列佛欲借出訪之名,圖謀叛國。

    他們還危言聳聽,說格列佛只手能救國,反掌也能覆國。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在眾大臣的挑撥下,皇帝也疑慮頻生,下令射瞎格列佛雙眼,再逐步餓死他。

    格列佛聞訊如雷擊頂,對虛偽的皇帝與自私的大臣失望至極。

    他當即涉水渡海,逃離小人國,歷經艱辛這才回到家鄉。

    想起【增廣賢文】的一句話,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人這一生,誰不是走著走著,就突然被暗箭所傷,被詭計所絆。

    身處泥沙俱下的世界,多的是步步為營的算計和處心積慮的利用。

    職場上多少人因競爭,費盡心機互相傾軋;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因私心,用盡手段你爭我奪。

    為了自身利益,每個人都在謀劃,或明或暗,或狡或詐。

    笑顏如花背後,可能暗藏刀光劍影;蜜語甜言之中,或許隱匿陰謀詭計。

    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充滿勾心鬥角與骯臟算計。

    只有認識到了人性的本質,學會洞察人心,保持警惕,才能保全自己,不被小人所傷。

    2

  • 大人國:瞧不起你的人,處處打壓排擠你。
  • 從小人國歸來不久,格列佛因生計所迫,再次揚帆出海。

    誰料一場颶風連刮20多天,將水盡糧絕的他,卷入一片未知海域。

    為尋找淡水,格列佛誤入大人國,被一個20米高的農民捕獲。

    農民見他能言善辯,模仿能力驚人,便帶他四處巡演,掙得盆滿缽滿。

    王後聽聞後,好奇心大起,急召格列佛入宮。

    幾番交談之下,王後大贊其才,不惜重金買下,將格列佛納為新寵。

    不過備受寵愛的格列佛,因體型太小,屢受他人排擠欺壓。

    特別是之前深得王後寵愛的侏儒,對他更是百般刁難。

    每當格列佛跟人聊天,侏儒就故意在他跟前晃,譏諷他的渺小。

    見格列佛不以為意,侏儒又心生惡計。

    一天,王後吃完大骨頭,隨手將其立在盤子裏。

    侏儒趁人不備,捏起格列佛就往骨頭縫裏塞,幸虧保姆發現及時,這才把他解救出來。

    後來,格列佛去花園散步,侏儒又故意搖晃蘋果樹,把他砸得遍體鱗傷。

    更為驚險的是,有天吃晚飯,侏儒一把將他扔進盛著芝士的大銀碗裏。

    若非格列佛擅長遊泳,恐怕他早已命喪黃泉。

    一次次被捉弄,格列佛倍感苦澀,可身處巨人世界,他只能默默忍受。

    直到受困三年後,格列佛才意外獲得轉機。

    那天,他被仆人提到海邊散心,老鷹誤以為裝他的小屋是龜殼,叼起小屋就飛向高空。

    結果飛出沒多久,小屋不慎墜入大海。

    幸好小屋是木質結構,漂泊數日後,被路過的船只打撈起,格列佛得以獲救返鄉。

    回望這一程,格列佛吃過苦,受過罪,始終在困頓中掙紮求生。

    尤其當他觸碰到別人利益時,來自身邊人的惡意,更令他膽戰心驚。

    可成年人的關系,就是這麽微妙現實。

    一旦利益受損,很多人會瞬間變臉,露出冷酷猙獰一面。

    就像伏爾泰說的, 「人是可以變得無情的,當他們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或者不願失去某樣東西的時候,他們會不擇手段。」

    與其仰頭,期待別人善待;不如低頭,潛心藏鋒蓄力。

    真正能成事的人,是受得了冷眼,咽得下委屈,耐得住風雨。

    哪怕被排擠到社會底層,身處暗黑旋渦,也決不輕言放棄。

    只要你沈得住氣,就一定能在山重水復中,等到屬於自己的柳暗花明。

    3

  • 飛島國:比無知更可怕的,是偏見。
  • 大人國的歷險,讓格列佛心有余悸,他本不想再出海。

    可好友極為看重他的航海經驗,以雙倍薪酬,多次登門懇請。

    盛情難卻,格列佛應邀啟航,不料途中慘遭海盜劫掠。

    在他苦苦哀求下,海盜饒他不死,給了他一艘獨木舟,任他自求活路。

    可惜命運弄人,格列佛拼命劃槳,卻始終不見人煙。

    就在他絕望無助之際,一座飛島從天而降,格列佛意外獲救。

    他乘著滑輪車,登上飛島,見到了奇特的一幕:

    飛島國人的腦袋一律都是歪的,不是偏左,就是歪右。

    眼睛一只內翻,一個朝上直瞪天頂。

    他們的外衣裝飾,全是幾何圖形和天文符號。

    就連食物,都切成等邊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樣式。

    更為奇特的是,飛島國人不管男女老幼,個個都思慮重重。

    有的擔心地球被太陽吞噬,有的憂慮太陽光會耗盡,還有的害怕彗星將撞擊地球……

    為此,他們日夜研究天文和數學,試圖發明救世神器。

    國王更是廢寢忘食,他的寶座上放滿了各種計量儀器。

    然而,理想很美好,造出來的東西卻東倒西歪,連直角都做不直。

    可即便這樣,國王仍舊一意孤行,容不得任何反對意見。

    他還對所有質疑的人,嗤之以鼻,視其為無知、愚蠢的化身。

    在國王的推動下,飛島國從貴族到平民,都興起了科研救世狂潮。

    從黃瓜裏提取陽光,把人的糞便還原為食物,將冰煆燒成火藥……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層出不窮。

    面對這個瘋魔般的國度,格列佛迅速雇了名精靈,踏上回國旅程。

    飛島國人的種種行徑看似荒誕,可這又何嘗不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

    生活中,多的是這種人,總是自以為是,總愛把偏頗當真實。

    他們深信自己那套理論,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世界和他人。

    殊不知,人一旦帶上預設想法,就很容易束縛在自己的視角裏,像井底之蛙般,看不到廣闊的世界,更不知天外還有天。

    心理學中,有個 「自我驗證效應」。

    意思是,當人們持有某種信念時,只會傾向於選擇與之相符的資訊,同時忽略與之相反的證據。

    哪怕事實並非如此,也會透過臆想,設法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久而久之,人的思想逐漸僵化,視野日益狹隘,甚至失去客觀判斷能力。

    正所謂, 偏見比無知,距離真相更遠。

    很多時候,限制一個人成長的,並非能力邊界,而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桎梏。

    被偏見裹挾的人,跳不出自我局限,到哪兒都是囚徒。

    4

  • 慧骃國:人性總是一半光明,一半黑暗。
  • 離開飛島國後,歷經5年艱辛跋涉,格列佛終於重歸故土。

    他離奇的航海經歷,成了家鄉美談。

    有人慕名而來,力邀他擔任船長,並許以優厚待遇。

    格列佛心動了,他滿載貨物,自信滿滿地出發。

    誰知貪婪的水手們為私吞貨物,將他拋入荒島淺灘後,揚長而去。

    眼見潮水上漲,格列佛只得深入荒島,不料又被一群野人圍攻。

    危急關頭,一頭灰馬趕跑了野人,還將他帶到馬的王國——慧骃國。

    在慧骃國,人類是供馬驅使的 畜生 ,像野人般聚居在河對岸,俗稱野胡。

    慧骃,則是有智慧的馬,是這個王國的主宰,生活在井然有序的城池中。

    人不如馬?

    格列佛疑惑不已,但隨著了解的深入,他驚呆了!

    在慧骃國,沒有嫉妒、偏愛和爭吵,更沒有背叛、算計和陰謀。

    金錢和法律在這毫無意義,戰爭和罪惡更成了遙遠傳說。

    格列佛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他渴望永遠留在這兒。

    然而,慧骃們拒絕了他的請求,並令他限期離開。

    格列佛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遇到野胡。

    那天,格列佛與警衛員小馬外出,走過河邊,他想洗個澡。

    不巧河對岸有只母野胡,見格列佛脫光後,欲火中燒,沖進河裏摟著他又咬又叫。

    直到小馬趕來,母野胡才戀戀不舍地松手。

    格列佛這才知道,野胡雖未開化,卻有著數不清的人性汙垢。

    為獨占食物,野胡成群結隊地掠奪,偷搶無果,便內鬥不休。

    年輕體胖的野胡,沒生病卻躲在角落裏,又是嚎叫又是呻吟。

    田野裏的閃光石頭,明明無用,野胡們卻瘋狂挖搶……

    一樁樁一件件,野胡卑鄙齷齪、貪婪好鬥、好吃懶做等醜陋本性暴露無遺。

    格列佛心中五味雜陳,也理解了慧骃國人的顧慮:

    遠離世俗的野胡尚且如此,更何況身處紛繁世間的人呢?

    正如書中說的: 「理性的墮落,比殘暴本身更糟糕。」

    人,說到底是欲望產物,自私和貪婪,更是骨子裏帶來的天性。

    尤其在這物欲橫流的世間,扒開外表華美的袍子,每個人都有一堆欲望虱子。

    沒有的想要占有,得到的害怕失去,擁有了還渴望更多。

    如果任由貪念蔓延,放縱欲求生長,那麽人將不可避免地滑向墮落。

    索提那克禪師曾說:「人生欲望,如樹上雜枝,你無法完全消除,卻需要定期修剪。」

    人這一生,其實就是不斷與人性較量的過程。

    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才能回歸簡單與本真,活出極致的清歡。

    一部【格列佛遊記】,說的是寓言,諷的是人性,照出的是殘酷現實。

    書中,人與人之間的猜忌背叛、打壓排擠、算計權衡……這些人性中的暗流,從未遠去,甚至融進了每個成年人正在經歷的生活。

    蕭伯納曾說: 「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誌。」

    真正的英雄主義,不是憤世嫉俗,而是認清生活真相,仍舊保持熱愛。

    不是牢騷滿腹,而是學會與黑暗共生,與惡意共存。

    點個 贊吧 ,願我們了解人性,超越人性,看透現實的殘酷,依舊清醒而又熱忱地活著。

    作者:洞見·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