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2024-05-07文化

【道德經】裏有句名言: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意思是當一個人得到寵愛時,他會感到驚喜和不安;而當失去寵愛時,他也會感到驚慌和不安,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清朝的時候有一個考生考了很多次試都考不中,一直考到了中年竟和兒子同一屆考生。到了發榜的一天,兒子看榜回來知道已經被錄取,趕快回家報喜。他的父親正好關在房裏洗澡,兒子敲門大叫說:"父親我已考取秀才了!"老子在房裏一聽便大聲說:考取一個秀才,給點什麽這樣沈不住氣大呼小叫!

兒子一聽嚇得不敢大叫,便輕輕地說:"父親你也是考取秀才了!"老子一聽突然開啟房門一沖而出,大聲呵斥說:"你為什麽不先說"。那時他竟然忘記自己正在洗澡,竟然一絲不掛地出來了。可見這個父親在得到和失去的時候心裏都是充滿不安的,只不過得到時是驚喜而失去時是驚慌。

如果一個人能在榮辱面前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那才是灑脫的人生。人生得而復失,失而復得的變化其實就是常態。升官發財後得意忘形,最後人財兩空的事例比比皆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願我們都能以謙遜的態度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得不喜,失不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