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書寫與傳播——【何以中華】學術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2024-05-21文化

5月16日,「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書寫與傳播——【何以中華】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民族博物館舉行。研討會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主辦,四川民族出版社、中國民族博物館承辦,四川出版發展公益基金會協辦。專家學者和相關領導共聚一堂,圍繞闡釋和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就本書在積極構建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的大眾化歷史敘事、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大眾傳播的作用等開展座談討論。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中國民族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顧群;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孟華;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青等領匯出席。王延中、史金波、降邊嘉措、喜饒尼瑪、班班多傑等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和交流。四川民族出版社社長澤仁紮西主持研討會。

1

領導致辭

研討會上,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鄔書林認為,這是一本從政治、歷史、文學、文化、科技等多角度論述中華民族的圖書,這本書很好地體現了一部有價值的學術著作的基本要素,那就是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文獻支撐。由此,本書的說服力、感染力也就不言而喻。這本書立意高遠,從民族團結的角度來論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內容精湛,精選了100件重要文物,都是在國內外各類文物中非常有說服力的;制作精良,整本書圖文並茂,從用圖的精美、文字的精練、選取的精當等各個角度來說,都是非常卓越的。

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孟華談道,【何以中華】將考古資料和歷史研究成果轉換成了文學性表達、大眾化表述,以物史互證的方式構建出「物」的譜系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呈現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的歷程和歷史必然性,對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2

作者發言

【何以中華】主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鄭茜介紹了創作初衷和思路。中華民族是一個面對歷史上各種曲折卻最終凝聚不散、不斷走向聚合的民族,需要以實物實證的形式還原其形成發展的歷史。作為國家級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依托長期開展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實物表征體系」研究課題,圍繞「物」「史」互證,編纂而成【何以中華】,以一百件文物,構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完整歷史影像,完成中華民族歷史觀理論的文物譜系和創新性表達,為加快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而努力做出貢獻。

3

學術討論

在學術討論環節,專家們暢所欲言,對【何以中華】的價值和意義給予高度肯定。

為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解的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延中高度評價【何以中華】。他認為,該書用精美的考古實物,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連綿不斷、傳承賡續的歷史基因,揭示了中華大地上的各族先民心系「中國」、內聚發展、自成「天下」的精神密碼,完成基於「物」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敘事,解碼共同體的歷史基因,深化對中華民族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建設尤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該書構築了一套「物」「史」互證的話語體系,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解讀中華民族發展史的獨特角度,對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有效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建設,推動現代化的教育傳播體系有效發揮教育引導作用,都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西夏學家、民族史學家史金波認為,【何以中華】的編纂科學嚴謹,架構脈絡清晰,內容精粹紛呈,用一百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從多角度地呈現了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的歷程,詮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豐富的歷史內涵。同時,本書考鏡源流,深入淺出,文史貫通,實作了「物」與「文」的有機串聯,可讀性較強,真正做到了使文物「活起來」,展現了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壯麗圖景,在新時代視域下有利於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鞏固和提高,有利於凝聚認同,開拓新視域,增強文化自信,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降邊嘉措認為,【何以中華】圖文並茂,不僅僅是文物圖書,更是理論著作,其以文物支撐理論,以理論統率文物,透過知識的敘述體系轉化為物質文化和考古學敘述方式。本書立足於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的創新和發展,以極高的完成度呈現了中華民族從「自在」走向「自覺」的歷史行程,描摹出歷史上各族群及文化之間往來互動、交流融合的軌跡樣態,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系列論述具有創新意義、典型意義的優秀成果,無疑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研究普及、創新表達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喜饒尼瑪認為,【何以中華】非常吸引人的三個特點是:第一,與歷史對話,出乎史,入乎道。透過細節、局部的珠聯璧合,把一件件無聲文物背後的歷史事件、歷史背景以及整個中華民族文明史貫通起來;第二,真正讓文物「活起來」,讓讀者看到、觸摸到文物的溫潤,體會到其精妙精深的學術性,其文字通俗易懂且不失科學嚴謹,這就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做了非常好的示範,值得稱道,具有推廣性;第三,編撰方式上,透過100件文物深入淺出地講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機制。書稿以其難能可貴的創新性和典型性,充分體現了編撰者和出版者「既在江邊站,就有望海心」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學界和出版界做出了榜樣。

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班班多傑指出,【何以中華】書名本身就閃爍著哲學思辨的光輝。此大作達到了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歷史和邏輯的統一、傳統和當代的統一、具象和抽象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存在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此大作一以貫之的主題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它經歷了自然孕育與起源、自在發展與昇華、自覺凝聚與形成的歷史過程,從而達到了「探本以求末,推末以至本」的目標。古人雲:「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此大作是一部優秀的理解、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通俗理論讀物,圖文並茂,雅俗共賞,對推動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學」有重要的理論貢獻。它既體現了作者的深厚學養,也反映了出版人的慧眼識珠,是兩家默契配合、通力合作的智慧結晶。

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喻靜認為,【何以中華】作為闡釋和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通俗理論讀物,立意高遠,闡述精當,通俗易懂,該書透過文物揭示了中華民族的自在發展和自覺實體形成的完整歷史過程,對於深刻理解和把握中華文化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傳承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記憶,無疑都是具有重要的意義。她表示,這是她最想讀的書,也是最需要的書,更是當下中國最需要的書。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維忠表示,用文物闡釋歷史是學界的熱點,也有一些透過文物來介紹中國歷史的出版物,但是用文物來呈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發展史,這本書還是首部,它實際上兼具了學術研究和大眾普及的雙重作用。選取100件文物來呈現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史,是需要豐厚的學術素養的。該書是特別適合大學生使用的宣傳和普及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配套教材。

【中華讀書報】原總編輯王瑋認為,【何以中華】堪稱出版精品,不僅有重要的主題意義,還有很高的學術含量,文字很精彩,很傳神,書中透過巧妙的組織、精當的文字介紹,把艱深理論轉化為大眾易於接受的語言,來講述中華民族共同體宏大主題,字字珠璣,讀來賞心悅目,適合普及推廣。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杜永彬認為,【何以中華】是難得的精品佳作,是一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成果。其有三大亮點:第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華民族「四個共同」「四個與共」的重要論述為理論支撐貫穿整部書,牢牢把握住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工作主線;第二,使用了歷史學、考古學和民族學/人類學的三重證據法,達到物史互證、有機結合的理想效果;第三,充分運用了傳播學的理論,展覽先行,圖書昇華,透過報紙、雜誌、研討會廣泛擴大影響,並明確通俗理論讀物的定位,突出可讀性,面向大眾來講好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形成與發展史。該書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書寫和傳播的一個極好實踐。

中央民族幹部學院研究員劉寶明認為,【何以中華】是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的精品之作,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的精品之作,是宣講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中華民族故事的精品之作。該書以物史結合的形式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了深度解讀;透過具有高度表征力和準確敘事力的物化見證,以物史互證的方式呈現了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的壯闊歷程。本書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創造性書寫,可以作為廣大幹部群眾開展正確中華民族歷史觀宣傳教育的必備參考書,可以作為廣大幹部群眾認識和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必備參考書。

【文物天地】主編朱威認為,該書是一部簡明的中國歷史。這些年讓文物「活起來」、以物證史、以物補史的出版物很多,但大部份是歷史和文物結合,從民族這個角度來闡述的則很少。只有從事民族文物工作的人,才有這個視角和視野。精心挑選的百件代表性文物,與大歷史緊密嵌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物為骨、文獻為血的闡述形式。文物的選擇地域廣泛,具有代表性。這是一部讓文物「活起來」的非常好的佳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資訊情報研究院社會政法編研室副主任徐超認為,該書選題新穎,邏輯清晰,科學嚴謹,通俗易懂,有四大特點:第一,政治站位高,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指示和論述精神為基本遵循;第二,問題意識強,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以理論的闡釋和文物的實證,回答了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的歷史追尋;第三,在方法層面,該書融合了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客觀系統呈現;第四,在內容方面,以100件文物為主軸,內容通俗易懂,讓更多的受眾群體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切身感受中華文明的根脈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歷程。

中央電視台【讀書】欄目主持人兼制片人李潘認為,作為一部通俗理論讀物,【何以中華】做到了四個「精」:主題選擇很精,用物史互證的方式,來闡述我們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源流,來闡述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怎麽形成、發展的。這個角度是非常新穎的,到目前為止是我們看到的第一本。文物選擇很精,地域、民族覆蓋面廣。敘述非常精,簡練獨到,對於中華民族共同體這麽宏大的敘事,該書用小切口和生動細節來讓讀者感知我們中華民族共同體是怎麽走過來的,我們中華民族是怎麽走到一起的。在通俗表達上獨具匠心,每一件文物開始前都提出了一個問題,直達讀者的心裏,用一種懸念式的內容設計,吸引讀者去了解這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印制非常精,讀【何以中華】就如逛「紙上博物館」,有閱讀快感,是一部我們中國人共同的家史。

四川省委宣傳部出版處處長余波,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董事羅軍參加研討會。

圖書介紹

【何以中華:一百件文物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於2024年1月出版發行,中國民族博物館編纂,鄭茜主編,是闡釋和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史觀的通俗理論讀物。

該書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等歷史文化資源,遴選一百件承載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記憶的文物,建構出「物」的譜系的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史,有力地呈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走向自覺的歷程和歷史必然性,詮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內涵。

該書入選2024年3月「中國好書」推薦書目,是國家民族文字出版專項資金資助專案、四川省年度重點出版專案、四川出版發展公益基金專案。

該書還被轉譯成英文、藏文、彜文,出版了中英雙語版、漢藏雙語版、漢彜雙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