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是你奪回生活的唯一方式:

2024-10-02文化

疲憊。倦怠。沒有實感。

我發現自己好像過上了一種「二手」生活,三餐外包給了外賣,家務外包給了阿姨,連看天都外包給了網友。

上次我看到的最美的景色,是北京的晚霞,但是在網上刷到的。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我遺失了真實的生活,聞不見花香,看不見夕陽。眼睛只盯著那些更有價值的事情,工作、考證、內卷……卻也不住地抱怨著生活的乏味。

生活只能這樣了嗎?

前不久,我們發起了一個特別的活動——「爆改生活」,邀請大家奪回日常, 給一成不變的生活來次「換新」

我們看了好多動人的故事:

一位媽媽把家裏的大白墻改成了一個積木墻,彌補了兒時的遺憾。

一個女孩離婚後,在自己租的新房裏,改造了一個新中式的書桌,奪回了生活的自主權。

一位大學生把宿舍上下鋪變成了一個文藝「書房」。這也是她擁有的第一個獨立空間。

看完所有的征集,不禁感嘆:在生活這件事上,果然每個普通人都是藝術家啊。

我們挑選了一些故事,把它們做成一個線上展覽, 希望把這些最原始的生活熱情,透過這場小小的展傳遞給你。

展品簡介

今年,讓我們全家最有幸福感的是入手了這台大電視。

我們的房子是新裝修的,之前也買的電視太小了,我和老公也商量過要不買個投影機,但最終還是作罷,覺得還是電視好,有「家」的感覺。

新電視機尺寸很大,視野開闊,追劇很爽,在我家的使用率很高。

我兩個孩子一個上幼稚園,一個上小學,我不太想讓孩子用iPad、手機,怕影響視力。平時,我會用電視放點動畫片,讓他們一起看。

我和老公也會一起追一些老劇,【甄嬛傳】【陳情令】等,把它當作一個增加交流,促進夫妻感情的機會。要是兩個人在家各玩各的手機,時間長了,也沒什麽共同話題了。

我是大姐,家裏有兩個弟弟,小時候,爸媽為了生計奔波,沒太有時間布置家裏,也很少時間陪伴我們,等我成了家,我就想我一定要有一個舒服、溫馨的「家」。

每次,我和老公、兩個孩子一起宅在沙發裏一起看電視時,都讓我感到很治愈。

展品簡介

離開一段不合適的感情後,我便開始租房生活,這個老破小是我1000塊租下的。它沒有之前的新,之前的大,也沒之前的漂亮,但卻讓我很有歸屬感,也越來越有創造力。

從前住在別人買的房子裏,裝修風格不是我喜歡的,也沒有自主權,我想改變下床和桌子的位置,都被拒絕了。

我改造的是房東的老舊梳妝台,在上面墊了幾個紙箱加寬,把它變成了一張國風書桌,墻上的很多裝飾品都是我自己手工制作或臨摹的。

只是這很小的一方天地,卻藏著我的理想世界。

展品簡介

我28歲,閨蜜32歲,都是單身,這個年紀,逃不了被家裏催婚的命運。

我不想妥協 ,就這樣按照父母的期望,結婚生子,過一輩子。

經過和閨蜜的數次長談,我們住進了一個毛坯房,搭夥生活。因為預算不夠,我們決定自己動手改造房子。

在這期間,我們兩人搬了三百多塊磚、三十幾袋100多斤的水泥,還學會了開吊機、美縫、攪拌石灰。

天天和裝修師傅一起早7晚5,閨蜜嘴上喊著「累死了,幹不動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但第二天又起床,又是一頓幹,上班都沒這麽積極。

我們裝了兩個房間,一個衛生間,就入住了。住進起來的第一天,我們吃了頓小龍蝦慶祝,說,以後就在一起養老了。

房子裏沒有客廳,沒有電視,卻有兩個快樂的女孩子。獨自生活不是為了保持單身,而是讓我們擁有可以單身的權利。

展品簡介

上大學後,是我第一次擁有一個徹底屬於自己的空間,雖然它只是一張床。但在這裏,我完全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裝點一切。

一開始,我只是擺了一些畫和燈花,後來給桌子貼了貼紙,買了一塊洞洞板,把我所有的「記憶符號」貼上去——拍立得、車票、演出票根、一些重要的人、組織 、時刻我留下的符號。我最美好的三年全部都濃縮在這裏了。

emo 的時候,我喜歡偎在沙發裏,戴上耳機,仿佛與世界隔絕,就這樣呆呆地盯著桌面,看著搖曳的燈光,回憶一些美好的人和事,這讓我感到幸福!

展品簡介

我們的房子在海邊,有山,濕氣很重,家裏還沒有陽台,我們就買了一台洗烘一體的洗衣機,但沒想到,它完全沒辦法烘幹。衣服洗完之後,摸著是熱的,但實際上還是濕的。

我只能弄了一個大的晾衣架,在屋裏晾衣服,占地方不說,還難看。

我和老公之前在國外上學、生活,在異國他鄉,舒服的家居環境是很重要的,它會給人安全感。

我一直在意家裏的布置,回國生活後,我在新家做了咖啡角,老公養了許多綠植。我們把家布置得很漂亮,醜醜的晾衣架在家裏很紮眼,看著人心煩。

前不久,我實在忍不了,做了好多攻略,最終入手了這台新洗衣機。它烘幹效果很好,洗完衣服,可以立即掛進衣櫃,還節省了家務時間,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每天看見那個亂糟糟的晾衣架了。家的顏值又回升了。

展品簡介

我和老婆是三年前結婚的,剛裝修婚房時,覺得書房是「大老板」或遊戲愛好者才需要的空間,所以,只花了200塊錢淘了個二手桌子,上面擺了個電腦,放在側臥,當作一個簡單的辦公空間。

但新媒體人在家辦公的需求太高了,經常要出現兩個人都要工作的情況,所以,我就打造了這個家用版雙工位。

顯示器讓視野更開闊,方便我們剪影片,升降臂節約桌面空間,升降桌可以任意調整高度,也讓辦公變得更舒適。

之前,一個人加班,另一個人躺床上玩手機,會讓加班的人產生不平衡感,容易找茬,影響夫妻關系。

有了雙工位,一個人加班,另一個人即便坐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也會讓工作的那個覺得沒那麽孤單,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我們兩個都是i人,幾乎沒什麽社交,大部份時間都呆在家裏,把空間收拾得好看、舒適些,讓人更有安全感,更放松。

為什麽普通人爆改生活、換新的故事這麽打動人呢?

我想,或許是因為他們身上一直擁有著對生活的熱情。

很多年輕人爆改的第一個物件是大學宿舍的上下鋪,這也是很多人擁有的第一個獨立空間。

這本是一個沒太有想象力的地方,集體宿舍,整齊劃一的配置,簡陋的床——一個鐵架子搭了一個木板,但有些年輕人卻能把它變成了一個有格調、個人化的「桃花源」。

在改造者@ 白粥 發給我們的照片裏,他和室友甚至在宿舍裝了一個投影機。

跟隨這些爆改故事,你也能看到一個普通年輕人的成長軌跡。

從爆改大學宿舍,到爆改出租房,再到爆改自己的房子……他們或獨居或結婚,享受家庭溫暖或再次走向自由,「家」的模樣一直在發生變化……

但他們對生活的熱情一直未變,他們以爆改的方式始終保護著自己內心最柔軟的部份。

就像歷史學家王笛所說:「在宏大敘事下,普通人變得是那麽渺小和卑微,許多人不喜歡日常,期盼著波瀾壯闊,驚濤駭浪。

但我想說的是,日常生活的意義,不亞於那些宏大的敘事。因為只有日常和我們密切相關。」

一次小小的「爆改」,也是給生活註入了新鮮血液。

活在自己定義的生活裏,是普通人最大的勇敢。

撰稿:阿珍

實習:交交

設計:路遙

責編:梁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