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們曾坐在井中看過流星】:你懷念那時候的自己嗎?我也是

2024-01-26文化

你好,我是橙子,一個喜歡CityWalk的滬漂人,透過讀書寫作與旅行實作自我成長,點選右上方「關註」,每天為你分享【讀書寫作+旅行感悟】幹貨。

你好呀,繼續讀張皓宸的【擡頭看二十九次月亮】,今天是第二十篇章【我們曾坐在井中看過流星】。

有沒有覺得,我們好像越來越沒耐心看完一部劇,經常是看完前幾集知道個大概就棄了。

電影也是,節奏稍慢下來就想玩手機,甚至一度覺得,那些UP主(上傳影片的人)五分鐘總結的劇情,都比電影本身精彩。

為此困擾過,與朋友分享,得出結論,不是我的問題,因為現在的東西的確很無趣,過去比現在更有未來感。

我這個年紀的同齡人,即使對各自的現狀再不滿,但一定不可否認的是,「過去的東西」的確精彩。

那是新世紀的初始,諸多盈月與破曉組成的千禧年,我們都有幸參與。

記憶中,學生時代的劇是看不完的。幾百集的【皆大歡喜】【搞笑一家人】可以在吃飯的時候反復看,港劇、台偶、韓劇當正餐,新番動畫是甜品,【人間四月天】和【大明宮詞】這樣的佐餐酒拿出來,細品之下有陳舊的美感,值得日後時常回味。

除了劇集,電影在那個時候更接近造夢,成龍的【神話】,電影頻道放幾次我就看過幾次,永遠會為襲白衣的玉激公主死守在秦始皇陵那幕流眼淚。

恐怖片絕對是青春氣氛組的標配,一個人的時候,看林正英的搞笑僵屍片,人多就看日本的正經鬼片。朋友們嚇作一團, 自此走夜路頻頻回頭,洗澡睡覺時閉眼就是猛鬼貼面殺,都市的異聞傳說越說越真實,而後的話題可以聊上好幾天。

大人對愛情閉口不談,而我們對愛的啟蒙,全靠自學。

感謝2000年後的一眾愛情片。孟克柔推開那扇【藍色大門】,睜眼看不見的人,閉上眼見到了;英俊的木匠寫下【戀戀筆記本),一見鐘情的表白足以支撐一生;重逢於【愛在日落黃昏時】的舊愛,只想狠狠聊天;紙短情長的信件,訴說著決不忘記你,足以驗證【李米的猜想】。

原來愛一個人的感覺,像坐上遊樂園的海盜船,心勝會來回失重。見不到面就想念,想多了會覺得無力與悲傷,再見面,又充滿力量,如此迴圈往復,痛並快樂著。

直到我上高中,小城才有了第一家電影院。

我在那裏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不能說的秘密】,後來收藏了藍光碟,前前後後看了十三確,今年是第十四遍。即將打破這個紀錄的,是每年的聖誕儀式【真愛至上】和後坐力強悍的【鐵達尼號】。

電影是光影魔術,有操控時光的能力,總能在觀眾善變的心境中,照映出不一樣的情緒。同樣的劇情和台詞,在不同的年紀看,又多了新的意味。

反觀現在的影視作品,仍然在努力造夢,只是這夢境索然無味,還有條條框框牽絆。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探討作品審美的標準,變成了一場關於價值觀正確與否的討伐,即使是從前被視作經典的作品,近年也能看到「三觀不正」這樣的短評被頂上熱門。

回望那時看這些作品的我們,星光滿眼,身心都被充盈,希望銀幕裏的他們可以有萬種生活,只是千萬別活成我們能一眼望見的樣子。

現在的觀影審美太現實,風來了,它是正確的風,才有心之所向。是我們親自釀成了可笑的諷刺。

寫到此,有關過去的回憶湧來,想起我老家的那個童年小屋。

床頭櫃的兩個抽屜裏,第一層塞滿了月刊雜誌的贈品,【漫友】【當代歌壇】【大眾軟件】【最小說】……如數家珍。

這些紙卡禮品是寶藏,雜誌裏的故事和連載是精神食糧,我唯一要做的, 就是規劃好零用錢,看這個月是哪幾天又要吃不上早飯了。

那個名字很長的Beta斯曼書友會,會非週期性寄來書單。想在那兒買本書特別不容易,半個月才郵寄到,一本書全班同學輪著翻,喜歡哪位作家的都有,就是不喜歡上課偷看書被老師沒收。

現在物流便利,當日下單的書,第二天便能收到,可是拆封的熱情寥寥。

那些記憶中的紙質刊物接連停刊,編輯含淚作別。本以為青春是個永恒的動詞,直到【冰川時代4】裏,那只叫斯基利特的樹駒,終於吃到了那顆一直追尋的橡果。

還有什麽是不會結束的?

抽屜的第二層,是磁帶和CD。

上學那會兒,最期待的是中午廣播站放的音樂。如今總會有個畫面在腦中反復出現,那是周杰倫發行【七裏香】當日,我前桌作為鐵桿歌迷,早早杵在音箱底下豎耳聆聽,當【發如雪】那句「紅塵醉」的高音出來時,他轉向我,閉著眼用力打了個激靈,像是偷嘗了一口大人的白酒。我們距離太遠,我又近視,但看到了很多只蝴蝶從他心口飛出來。

買實體專輯是一種儀式,從預售拿到回執單開始, 計日以俟,度日如年。

臨近上市,每天放學都會往音響店裏跑,老板已經認識我了,我還沒開口,就回,還沒到呢。

那個時候,我們癡迷的或許不是一張專輯,而是從學校跑到音響店那段閃著光的期待。

長長的耳機線穿過校服袖口,與同桌在晚自習偷偷聽歌,磁帶放完A面,取出來翻到B面,舍不得快進一首。

夜裏的教室帶著秋天雨後的泥土青草味,耳朵裏裝滿了盛夏,粉色的春日掛在喜歡的人臉上。

當時的我們我們不會知道,二十年之後,人們還在聽那些歌。

2021年的綜藝節目裏,王心淩穿著水手服唱跳【愛你】,登上熱搜,越多人懷念,越證明華語音樂已經停留在冬天很久了。

千禧年出現的明星,像是下了一場紫微星雨,每個人都值得喜歡好多好多年。

他們才華橫溢,大腦性感,愛憎分明,與記者唇槍舌制,微博當朋友圈發,管你是誰,最煩裝那個的人。現在只要有藝人發個LIVE圖,寫兩句吃喝拉撒,就叫內娛活人。

不怪他們,因為虎視眈眈的行銷號擅長掐頭去尾,大量的網絡警察好像沒有自己的事,輕易論斷他人,是他們的日常。

現在娛樂活動多,可人們還是覺得清閑,那會兒就那麽一兩樣玩樂,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哪兒有工夫聲討他人。

追星看劇之外,我喜歡打遊戲,網遊出現之前,單機遊戲是要裝碟的。

推進光驅裏的每一塊光碟, 都是亟待拆開的禮物,看著緩慢的安裝進度條,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暗自搓手,垂涎三尺。突然蹦出一個提示失敗的對話方塊,以為是遺留的「千年蟲」 危機,於是用金山毒霸殺了好幾遍的毒。

那時的電子產品都很脆弱,不像現在的手機,不僅抗摔,還會遛人,用一根看不見的繩索,捆住它們的人類寵物,你點開一個App就帶你去一個地方, 速食投餵,在成為超人和禽善之間,讓你產生永無止境的依賴。

手機能拍照之後,我有很多黑歷史。

可惜的是,當時的照片無法保存,否則應該能找到很多非主流的自己一現在不能稱為非主流,有一個更高級的詞叫「Y2K",是一種極具個性, 帶著機能風、漸變色和科技感的潮流。潮流就是個真香的圈。時間會讓曾經被詬病的文化,變成後來的亞文化。

自私的90後,看見自我又自信的00後,羨慕不已,而當初群嘲他們的80後,早已過上了自閉的生活。

所以誰也別瞧不上誰,存在即合理,如果再以俯身向下的姿態看世界,就只能證明你不再年輕。

常在想,或許2012年的世界末日真實發生了。瑪雅人的預言將我們帶到了另一個平行世界,從那一年開始,藝術的步調放緩,生活的七零八碎復興,人類走向新的現實紀元。

看到一個科普UP主說,未來或許是確定的,就像諾蘭的【信條】一樣,從另一個維度上看,我們以為時間的流逝其實是逆流,「過去」的金字塔是「未來」建的,那我們已經抵達了未來。

近日讀過一條微博很是感動,浙江某地的電台主持人收到了一封來自日本的信件,是一個居住在日本東廣島的老人奇來的。

信中講述老人在在七月收到遠在浙江台州的綜合廣播的訊號,前後持續了七分鐘。老人是收音機愛好者,希望給他一個收聽證明,還妥帖地準備好回執和十元人民幣的郵資。

神奇的是,這個有時連台州本地都收不到的脆弱訊號,卻漂洋過海在遠方微微響起。

像是宇宙的奇跡,那是離星空最近的地方大氣料落天體的塵灰,制造了一小片電離層,反射的訊號讓此岸路聽彼岸,異國不再是他鄉,在同一時刻,我們成為繁星的孩子。

信的末尾,老人寫著:「請確認我的收聽,則幸甚矣。敬候您的回音。」

我從來不知道還有收聽證明一說,看到這裏,從前那些數著秒,等待廣播節目播出的孤獨夜晚,那些寄出的信中未竟的紙短情長,也都有了綿長的回應。

【人間四月天】的徐誌摩說,如果看過月圓的美,你會有足夠的耐心等候二十九個日子,只為等那一個月圓夜。即使到那天,不幸有雲遮住了她,閉上眼睛你還是能見到她在雲背後的光華。

世間的浪漫都藏在等待裏,那是想念不匿於夜的亮光。

如若是最接近未來的樣貌,在我的想象中,是大家都在聊一種用新的東西,藝術作品目不眼接,有意思的產品即使吃再多土川也要買。

大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這是來路,也會變成我們的去路。

攤開世界這張地圖,每一寸都是希望, 人們躍躍欲試想要成為明天的寵兒,對嶄新的知識攻城略地。

不自卑,不自傲,談及愛和理想,不再消耗過度的謹慎,因為我們曾坐在狹小的井中看過流星。

最後,很開心你能看到這裏,留個足跡和我一起搭子式讀書和旅行,或者留下來關註陪伴,每天都會分享一些有意義的內容給你噠~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