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史上公認燒制「最難的瓷器」,明代龍缸究竟是用來幹什麽的?

2024-02-07文化

明萬歷年間,景德鎮禦窯廠接到一個特殊的燒造任務,任務下達後,卻無論如何都燒不出來。為啥呢?因其燒制工序復雜,而且技術難度大,屢燒屢敗,屢敗屢燒。

這就是明代的「大龍缸」。

明萬歷 青花加黃彩雲龍紋大缸 大英博物館藏

為什麽叫龍缸

龍是古代帝王的圖騰,皇帝是真龍天子,龍缸是禦窯廠專門為皇帝燒造使用的,所以把皇帝專用的這種瓷器大缸叫龍缸,其中以青花飛龍龍缸居多。

明早期 大龍缸 上海博物館

明代皇帝格外珍視燒造龍缸這件事,特意設立了龍缸窯,專門用於燒制這類巨型瓷器。目前存世的龍缸以嘉靖朝居多,口徑最大可達70cm以上。

明正統 青花雲龍紋青花大缸 (殘) 1988年景德鎮珠山禦窯遺址空白期地層出土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燒制龍缸的工藝非常難,拉坯的工匠需要三到五個人分段拉坯,制坯20天左右,然後再上青花釉 ,而且成品率極低。因此為滿足宮廷的需要,禦窯廠內還設定一個燒制龍缸的部門,到處網羅出色的工匠和各種夫役,專門燒造龍缸。

龍缸修復件 1988年景德鎮正統地層出土 北大塞克勒博物館藏

除了制作瓷器時需要進行拉坯上釉的工序外,還需進行入窯燒造,這一過程耗時費力。在小火中燒制七天七夜,並在大火中進行兩天兩夜的燒制。

定陵出土 明嘉靖青花大龍缸

直到缸匣變得紅色而又變回白色,同時表面前後都呈現明亮的狀態,才能停止火燒並封閉窯門。古人在沒有溫度計的情況下,主要依靠經驗和觀察力來判斷適宜的日子和火候,以保證龍缸胎體被充分燒透而不易開裂。

因此,往往入窯十個龍缸,出窯時的成品能有一兩只,就是非常不錯了。

明代龍缸是幹什麽用的?

1.明代龍缸瓷器的用途具有多種解釋,沒有統一的答案。然而,從萬歷定陵出土的三個龍缸來看,主要是放在皇陵、太廟等皇家祭祀重地使用。 它們被用來盛放萬年長明燈。

明定陵地宮中庭

2.觀賞器物的龍缸通常尺寸都非常大,然而這在明代皇家來說意味著浪費,因為這些龍缸主要被用來儲物。

3. 為了防止明代皇宮這些多木質房間易於起火的問題,他們使用了龍缸作為儲水防火的工具。

4.明代皇宮經常飼養金魚,所以他們研發了一種特殊的瓷器缸用於養金魚,這種缸就被稱為金魚缸。

明嘉靖 青花雲龍紋大缸

由於青花大龍缸的體積和重量都過於龐大,因此非常不易於搬運。再加上瓷器的易碎性,使得這種大龍缸能夠保存到現在的非常的少。正是由於存世稀少,才使得它更加的珍貴。